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姚余栋: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将形成“鲶鱼效应”

金融界银行 2018-05-21 15:48:05

早在2015年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姚余栋就曾说过全球流动性出现不足,在三年后的今天这已成为现实。姚余栋表示,阿根廷最近出现货币危机、境外出现美元荒、新兴市场面临巨大压力,同时欧央行缩表、日央行也将要缩表,将来可能会出现欧元荒和日元荒,全球流动性不足可能会持续十多年的时间,但这其中并不包括中国。随着人民币加入SDR,其国际属性越来越强,人民币国际化是全球央行的逆回购,人民币成为全球流动性不足的“根本救赎”。姚余栋进一步解释说,人民币国际化必然会要求中国的金融业走出去,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将形成“鲶鱼效应”,不仅会刺激国内金融业更具有国际竞争力,还会助力其走出去,支持人民币国际化,从而给全球补充流动性。

在姚余栋看来,金融业扩大开放并不是“狼来了”。“我们国家的银行业,在全球率先全面实施了《巴塞尔协议III》,而美国和欧盟都没有完全实施。”姚余栋在论坛上说道。今年是中国银行业的拐点,明年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例如,中国直销银行发展迅猛,国外银行已不可企及。而在资管行业中,2018年是中国公募基金20周年,在这期间为投资者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私募行业也达到了12万亿的规模,发展规范。

从长期来看,进一步扩大金融业的开放还可能是从养老和保险业等服务贸易角度来开放。从超老龄社会来说,日本比中国老三十年左右,今天日本的服务贸易在金融领域是顺差,中国将来也会进入超老龄社会,因此需要在全球分散相关风险,如老龄金融产品,包括保险的相关风险等。

姚余栋认为这次中美磋商就部分问题达成协议是个好消息。今年中国的社会零售销售品可能超越美国,最大的全球市场在中国,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谁也挡不住中国成为最大的经济体,快的话在2025年,晚的话在2035年,这是大的趋势。谁也挡不住中国经济在未来10年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姚余栋指出,驱动中国经济的主要是消费,由此我们的经常性顺差某天可能会转成适当的逆差,由此会带给全球的这样一个出口的红利是无与伦比的。

热搜

姚余栋 金融业 对外开放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