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回应市场关切 别让金融虚假信息肆意“冲浪”

证券时报 2022-07-21 10:23:44

  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上不时传出有关金融机构的不实信息,虽然事后都被证伪,及时避免更为恶劣的影响,但在社交媒体链式传播的背景下,金融虚假信息的潜在危害值得充分重视。

  政策信息跑偏,造成的负面影响程度不一,具体到金融行业,信息传递不畅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基层金融生态环境原本就十分脆弱,若因流言广泛传播而造成流动性风险,甚至伤及市场预期和稳定性,其危害不可谓不大。

  因此,对待性质特殊的金融虚假信息,相关各方不能听之任之,必须以积极主动姿态,披露事实回应关切。近段时间以来出现多次涉及金融行业虚假信息传播,甚至出现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等现象,正是从反面说明了“积极回应市场关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金融相关信息天然具有不对称性,金融机构和公众在信息的完备、及时和专业等方面,处于完全不对等的状态。如果所谓“内幕人士”掌握信息出口并使之成为一门生意,再被“有心之人”横加利用,信息难以证伪,原本应该多元化的意见场趋向“一言堂”,理性战胜非理性将变得更为困难。而且,金融风险事件容易触动公众神经,如果相关方面未能在第一时间有效处理,金融消费者切身利益悬而未决,面对财产权利的巨大不确定性,恐慌情绪很可能加速扩散。

  要解决这一问题,归根结底,仍是要回到理性沟通、及时澄清事实的道路上来。

  情绪太多而事实太少,很多时候是上网“冲浪”的常态,导致网络友邻无论利益相关与否,都沉浸在自己筑起的信息茧房之中。通过权威第三方,如监管机构层面的发声、背书自然有利于弥合当事双方嫌隙,但要从根本上破解信任难题,最重要的仍是机构层面及时、迅速对外发布信息,让客户及公众能及时掌握问题解决进度。事实多一点,情绪就少一点。

  此外,媒体也要把权威信息及时扩散出去,保证意见场上有多元声音存在;面对个别扰乱正常传播秩序的别有用心的行为,社交媒体平台方要加强把关,相关法律法规也应适时予以整治。

  总之,只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激浊扬清,让网络重回清朗,保证金融信息有序流动,不让虚假信息肆意“冲浪”。

热搜

金融虚假信息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诉
精彩推荐
山姆紧急下架好丽友!低糖派为何“惹怒”中产,遭集体抵制?
金融界07-16 17:09:07
6月销量下滑超17%,上半年销量下滑超10%,坦克涨不动了?
金融界汽车07-16 16:33:09
港股收评:恒指跌0.29%、科指跌0.24%,加密货币及稳定币概念股走高,新消费股回调
金融界07-16 16:17:27
中国过半新车配备L2级驾驶辅助系统,普及率全球最高
金融界汽车07-16 15:12:30
收评:沪指微跌“险守”3500点,医药股、AI及机器人概念股集体走强
金融界07-16 15:05:07
全部评论 0
没有评论,谈谈您的想法…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