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应迈入新阶段

中国银行保险报 2023-01-18 18:24:35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中,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全球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提高。这得益于政策的牵引作用。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持续不懈地完善顶层设计。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五大支柱”已初步确立,“三大功能”已日益完善。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前者分别是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环境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产品与市场体系、国际合作,后者分别为资源配置、风险防范、价格发现。近日,银保监会又首次对绿色保险进行了定义,并建立了《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

  这得益于金融机构产品创新的助推。近年来,我国稳步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贷款业务规模持续提升,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产品日渐丰富。绿色信贷方面,人民银行1月10日公布的《2022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比上年末高8.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0.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4.88万亿元。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也不断攀升。Wind数据库统计显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12日共有66只绿色金融债发行,发行金额达3389.57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债51只,合计金额2638.57亿元。

  不过,当前绿色贷款投放行业结构与实际融资需求结构存在一定偏差,仍需对结构进一步优化。平安证券在《2022年度绿色金融行业发展报告》披露数据,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六大行绿色贷款余额合计11.51万亿元,占我国绿色贷款总规模的55%左右;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绿色贷款规模较小,但增速明显较高。

  同时,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认为,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在全球领先,但是融资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如果完全靠银行贷款来支持绿色和零碳融资存在着天然的短板。

  绿色低碳发展,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正在迈入新的阶段 。如何才能更好的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诚如业内人士所建议的,需要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采取针对性措施。中金公司指出,当前绿色贷款投放行业结构与实际融资需求结构存在一定偏差;银行未来做好可持续金融的关键,一方面在于如何开拓广阔的中小型绿色项目融资市场,另一方面则在于如何做好绿色产业的风险管理。

热搜

商业银行 绿色金融业务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诉
精彩推荐
美股开盘:“卖出美国”交易抬头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金融界05-19 21:31:51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商务部调整芯片出口管制有关表述答记者问
金融界05-19 21:18:10
回天新材:业绩说明会开成了问题回避会?章力“接班”后市值持续下跌,面临转型考验
金融界05-19 18:56:46
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压垮美股的最后一根稻草?
金融界05-19 18:53:00
丰巢智能柜变“寄存风险柜”?1.97万条投诉暴露管理漏洞,信任危机背后藏着多少上市焦虑?
金融界05-19 18:44:40
全部评论 0
没有评论,谈谈您的想法…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