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实际利差仍为正 政策还有一定自主空间

证券时报网 2022-04-12 07:29:26

  

  继4月初2年期中美国债利率出现倒挂后,昨日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报2.74%,低于美国同期限国债的2.76%,出现了自2010年以来的首次长端利率倒挂,引起市场关注和一定的担忧。

  中国的国债收益率近期基本横盘震荡,出现负利差主要是因为美国货币紧缩步伐持续加快。虽然美联储去年在通胀压力初显时行动稍显迟缓,但近两个月来明显变“鹰”了,最近公布的3月份会议纪要中透露的加息和缩表计划更是加剧了长端国债收益率的上行,市场上对此轮加息次数预期达到了10次,这在3个月前不敢想象。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则面临维持宽松环境以稳定经济的现实需要,因此,在美国通胀得到完全控制或出现周期性衰退信号之前,中美利差恐怕还要维持一段时间,甚至会继续拉大。

  弃低逐高是资金本能,利差倒挂对债市、汇率和股市都有一定影响,但现实中又不是那么简单,特别是考虑到通胀因素后,这种影响就会大大减小。中国3月份CPI同比上涨1.5%,市场预期美国3月CPI将在8%以上,即便将CPI数据平滑,美国短期内仍然是明显的负利率,这样,两国间名义利差为负,但实际利差仍为正,即中国利率高于美国利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人民币贬值压力,加之外汇管制的存在,所以并不需要担心人民币大幅贬值。

  利差倒挂对股市影响更复杂一些。美国国内利率上升,可以简单理解为全球流动性紧缩,这种情况对美国股市及高度依赖美国资金的新兴市场都会形成冲击,美股近期波动性也出现了显著上升就是证据。利率变化引发资产重新配置,第一层面的变化可能是投资者重新调整对整个股票资产的配置,第二个层面才是重新考虑本土市场和新兴市场间的配置比例。影响国际资金对新兴市场配置意愿的因素,利率仅仅是诸多因素之一,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公司盈利前景、估值比较、原配置比例,甚至一些非经济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外资的态度。

  美国利率走高对中国货币政策构成了一定掣肘,但也没必要视其为紧箍咒,因为两国经济走向不同,各自货币政策自然可以有所不同。美国面临高通胀、高增长,选择加息是正确选择,中国面临低通胀,抗疫对经济增长形成抑制效应,必要时放松货币也是正确选择。更重要的是,当前应该综合施策,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提升投资者对市场基本面预期。这些对包括外资在内的投资者来说,应该是比利差因素更重要的因素。

热搜

中美实际利差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诉
精彩推荐
芯片战争迎来拐点?传Meta斥资数十亿投奔谷歌TPU,英伟达王座遭最强挑战
智通财经11-25 11:23:47
遭“大空头”炮轰,英伟达回击多项批评
凤凰网科技11-25 11:22:22
华尔街名嘴:谷歌Gemini对OpenAI构成生存威胁 ChatGPT得反击
凤凰网科技11-25 11:21:53
谷歌联手Accel推出AI孵化项目!入选企业获股权投资,抢先使用Gemini等先进模型
市场资讯11-25 11:07:55
央行发出万亿“大礼包”,年内还有降准降息吗?
格隆汇11-25 11:05:43
全部评论 0
没有评论,谈谈您的想法…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