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我不是药神》大热,从“一战成名”到“药到病除”,北京文化股价再演疯狂

云掌财经 2018-07-06 14:28:39

来源:可来专栏/公司研究

七月,一个向来火热的季节。火热的天气,火热的世界杯,火热的假日,这火热的氛围正燃烧到暑期档电影市场。

刷屏、刷屏、还是刷屏,《我不是药神》火了,继上影节千人点映场之后,《我不是药神》于6月30日开启了点映。从公开数据上发现,仅仅前5天的点映,票房就已经突破1亿。7月5日,《我不是药神》提档上映,上映首日总票房已破3亿元,加之此前点映贡献,可谓力压群雄。

与之相呼应的是,参投该片的北京文化股价近日大幅攀升,从《我不是药神》6月19日在上海电影节小规模点映以来,截至7月5日收盘,北京文化股价涨幅达到53.33%。

据业内人士预计,假如《我不是药神》的最终票房为20亿,北京文化预计可以赚得1.59亿元,最终分成仍需要按照当初签订合同计算。若《我不是药神》闯入总票房前10,总票房达到30亿、40亿、50亿,则北京文化的总收入约分别达到2.38亿、3.18亿、3.97亿。

历史数据显示,北京文化自2013年转型影视娱乐,2014年,凭借《同桌的你》、《心花路放》2部电影而崭露头角,2017年更是捕获票房冠军《战狼2》,斩获56.78亿票房,让北京文化股价8个交易日,大涨56.3%。

今年暑期档市场竞争到底有多少大,北京文化为何押中《我不是药神》?

北京文化公司股权竟无实控人,关键人物宋歌何许人也?

北京文化财务状况如何,业绩逆转仅靠收购?

传媒股近期逆市反冲,北京文化神押宝,能否复制去年《战狼2》行情?

下面我们就从市场分析、公司概况、财务分析、行情展望等角度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梳理其背后的市场逻辑。

一、市场分析

1.大片扎推引爆暑期档,《我不是药神》有望接棒《战狼2》

今年的暑期档相较于近几年的影片扎堆上映来说,今年暑期档影片则少的多,据猫眼研究院分享的数据,今年暑期档宣布定档的影片目前有49部。虽然今年暑期档电影数量相对减少,但总体来看,今年的质量更高,可以说是大片云集。

在今年的暑期档中,《动物世界》、《我不是药神》、《邪不压正》以及黄渤首次导演的《一出好戏》都将在这个暑期档展开强强对决。

新片密集上映无疑会令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从目前各影片的定档时间来看,八成以上新片选择每周的周五作为首映日,并试图依靠首映日后的第一个双休日揽获观众与票房,其中7月6日、7月13日、7月20日和7月27日分别有5部、8部、9部和4部影片相继上映,除此以外,只有不足两成影片将首映日设立在周四或是周六、周日,但也紧靠双休日。

多部影片聚集在7月影市,从表面上看,是影片与影片之间的票房之争,实际上这更是各家电影公司的市场之争。

数据统计发现,在这27部定档7月上映的国产片中,背后仅出品方、发行方就已涉及大大小小至少130家公司。

其中不仅有阿里影业、华谊兄弟、万达影视、北京文化、光线传媒等影视上市公司,而最终的票房成绩也会直接反映在上市公司股价上。

在众多暑期档大片中,抢先上映的《动物世界》前期口碑爆棚,但随着上映时间的推移,票房逐渐走弱,最终票房估计会在4-5亿之间。

但暑期档中电影《我不是药神》却未映先火,大大超出了外界的预期。《我不是药神》正式上映是在7月6日,但在上映前开始大规模的点映,在前6天的点映中,票房已突破1亿,一开始外界预测这部电影票房会落在20亿元,但是随着口碑和社会热点的发酵,目前这部电影普遍被认为将会是一部30亿+的电影,有可能冲击40-50亿元的高位,接棒《战狼2》。

2.将给北京文化带来最低2亿元收入,还将是影视传媒市场的一剂猛“药”

由于此前点映口碑爆棚,加之点映票房已过亿元,《我不是药神》7月5日公映,比原定7月6日提前一天。从点映开始,口碑不断上升,票房过亿,可以看出观众对这部由文牧野执导,宁浩、徐峥监制,徐峥、王传君、谭卓等实力派演员主演的电影期待。

除了电影的口碑爆裂意外,这部电影的幕后制品方同样让我们关注。《我不是药神》的发行方便是中国电影票房的历史创造者《战狼2》的出品及宣发主控方——北京文化。

暑期档历来是各大电影作品必争的市场。从2014年90亿的暑期档票房,到2017年163亿元的票房,增幅达81%,可以说中国电影市场今年的KPI能否完成,暑期档的作用至关重要。

据网传《我不是药神》的制作成本为6000万左右,仅为《动物世界》的五分之一,可以说这是一部低成本电影。同时根据北京文化3月24日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与霍尔果斯坏猴子影视签署《影片<生命之路>联合投资协议之补充协议》,协议授权公司行使影片宣传及院线发行权利,且公司另行垫付的影片宣发预算不高于6000万元。而北京文化在该影片中的投资比例暂未所知,不过有消息称,大概在10%至20%左右。

在业内估计,《我不是药神》有望能再次复制《战狼2》的票房,预估最终票房在40-50亿。按照最低来算,最终票房40亿元,各类成本1.5亿元计算,且制片方将获得43%的票房分成,以北京文化10%的最低投资比来来计算,公司最终收入将达到2亿元左右,这一数字也只比《战狼2》少1亿元,这还是按照最低的标准计算的。

从《我不是药神》点映票房及破亿,以及爆裂的口碑来看,票房极有可能追赶《战狼2》,北京文化也将获得更多的收益。在前期利空导致影视板块全面下跌的背景下,《我不是药神》或许真的是一味“猛药”。

外界常好奇为何北京文化转型影视之后总是押对宝,原因何在?

首先或许是积累了十几年影视圈人脉的公司掌舵者宋歌和众多导演关系交好,为影视创作打下人脉基础。

吴京、陈国富、乌尔善、宁浩、徐峥、丁晟、徐浩峰、张黎、郭帆、刘杰……细数北京文化合作的导演名单,不难发现很多知名导演都是和其具有信赖和长期合作关系的。其次是北京文化在电影业务上的专业性,能够提供全方位全平台的资源支持和服务,为项目的圆满完成保驾护航。

《我不是药神》之后,北京文化还有郭帆的《流浪地球》,以及备受瞩目的乌尔善《封神三部曲》,有着众多知名导演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以及深耕优质内容的北京文化未来之路如何?相信不久后将会再次得到验证。

二、公司概况

1.公司转型泛娱乐产业,“一横一竖”战略奠定长期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文化全称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已由原有旅游景区业务逐渐转型为影视文化业务,发展成为涵盖电影、电视剧网剧、艺人经纪、综艺、新媒体及旅游文化的全产业链文化集团,且于1998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自2013年起,北京文化启动向影视娱乐业转型,先后收购摩天轮文化传媒、世纪伙伴文化传媒、星河文化经纪等在华语影视娱乐业享有盛誉的公司。2016年4月,随着世纪伙伴和星河文化正式并表,北京文化正式转型泛娱乐产业,通过整合娱乐产业上下游资源,搭建多位一体的泛娱乐产业链,致力于成为泛娱乐产业的领导者。

公司业务在纵向延伸上,上游通过内容制作储备孵化了大量优质IP资源,中游强化自身管理及宣发等服务体系的建设,下游在多领域布局及丰富长尾收益。通过横纵结合,构建了公司“一横一竖”的整体战略。

2.公司股权无实控人,生命人寿入主成第二大股东

据北京文化2018年Q1业绩报告披露,截止2018年3月31日,中国华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113841309股,通过“陕国投·聚宝盆98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有公司股份9895600股,合计持股123736909股,占公司总股本17.1108%,为其第一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1164990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44%,为其第二大股东,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华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于2000年,注册资本18亿元。公司系综合型投资控股集团,主要是以投资为主,贸易为辅的战略发展格局,目前参控股企业50多家,业务遍布北京、深圳、重庆、湖北、云南、广东、海南、香港等20多个省市和地区。截止2016年底,华力集团总资产规模过百亿元,年度收入超过50亿元,旗下共有员工3000余名。

公司与第一大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如下图(截止2017年年底):

来源:北京文化2017年年报

2011年4月,中国华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成为北京文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26.67%,华力控股董事长丁明山成为北京文化实际控制人。而外界对丁明山更多的认知是,他是地产大亨王健林的好友。在北京旅游转向北京文化的过渡期,王健林还为丁明山间接“助攻”了一位操盘手:前万达影视总经理宋歌。

2013年,万达院线A股IPO在即,万达影视总经理宋歌却选择离职创业。离开万达后,宋歌回归自己创办的北京光影瑞星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后更名为北京摩天轮文化)。12月18日,北京文化公告称,同意公司与西藏名隅精泰投资有限公司及宋歌签署《股权购买协议》,以1.5亿元价格购买光景瑞星公司100%股权,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宋歌担任北京文化副董事长。

同时,北京文化的成功转型,与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2014年8月,北京文化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了三家公司,并对旗下另一家公司进行增资以补充流动性。按照最后的发行方案,生命人寿认购了约1.12亿股的北京文化,相当于那次非公开发行股份的1/3,此后生命人寿以15.66%的持股比例跃居北京文化第一大股东。和股权变动同步的还有人事更替。2015年中,华力控股方的高管、时任北京文化董事长的丁明山撤出,宋歌成为新任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文化去年7月那次上涨行情前,其第一大股东华力控股2017年6月28日曾披露增持计划,华力控股或其实际控制人计划自2017年6月27日起在未来六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允许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数量不超过3600万股或总股本的5%,谋求进一步拉开与生命人寿的持股差距。

但该计划并未按期付诸实施。北京文化2017年12月28日公告称,华力控股决定按照原增持计划延长6个月期限,至2018年6月27日。

今年6月29日,北京文化披露华力控股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华力控股累计通过“陕国投·聚宝盆98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增持公司股份1340294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534%。

三、财务分析

1.并购是影视产业中的常态

2015年至2017年,北京文化营业收入3.49亿元、9.27亿元、13.21亿元;同期扣非净利润-0.35亿元、1.83亿元、3亿元;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132万元、19.47万元、-3.94亿元;同期毛利率48.46%、53.64%、48.78%。

2016年,北京文化营业收入翻了近3倍,归母净利润达5.22亿元,而此前其净利润最高不过8000万。这种增长速度,也只有通过资本运作才能达到。

北京文化成立于1997年年底,最初以旅游景区和酒店管理为主营业务。2014年公司完成对北京摩天轮文化传媒公司(以下简称摩天轮)收购,开始转型进入影视传媒行业。

2014年由摩天轮投资和发行的电影《同桌的妳》和《心花路放》上映,票房成绩合计16.1亿。2014年至2017年,其净利润4276万元、953万元、3764万元、3456万元,超额完成业绩承诺。

收购摩天轮是北京文化进军影视产业的第一步,紧接着公司加快产业并购步伐,2016年,分别完成对世纪伙伴和星河文化两家影视文化公司的收购。两笔收购并表后,2016年合计增加了2.2亿元净利润,是公司当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世纪伙伴以制作、发行动画片以及电视综艺为主营业务,并从事影视策划、经纪、广告等业务,曾投资制作《一代宗师》、《道士下山》、《勇敢的心》等影视剧。2015年至2017年,世纪伙伴净利润为1.13亿元、1.35亿元、1.50亿元,超额完成业绩承诺。

星河文化以艺人经纪为主营业务,并涉足影视及节目的开发、投资、制作等领域,旗下拥有实力雄厚的艺人资源。2015年至2017年,星河文化净利润为7486万元、8804万元、8507万元,超额完成业绩承诺。

至此,北京文化彻底完成转型,全面布局影视文化产业,公司在影视经纪业务上的收入和占比也越来越大。2017年,影视经纪业务收入12.32亿元,占比约93.24%。

2.电影投资屡创佳绩,行业模式终将面临这一问题

投资爆款电影以及优质IP,是影视产业获利的关键。作为影视出品方,北京文化虽然是行业内新人,但却很屡创佳绩,它接连投资了好几部爆款电影,比如《心花路放》、《战狼2》、《芳华》等电影,给公司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据年报披露,2014年公司投资电影《心花路放》,带来票房收入约1.91亿元,净赚约5000万元。2015年投资电影《解救吾先生》,获得票房收入约9486万元。

去年《战狼2》共收获56.8亿元的票房,北京文化作为主要投资人一战成名,让公司赚得盆满钵满。2017公司从这部电影中获得了约3亿元的收入,除去1.4亿元保底成本,净赚1.6亿元,占公司2017年净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

2017年12月上映的《芳华》,票房14.23亿元。据2016年年报,北京文化约投资1300万元,《芳华》制作成本仅为1.3亿元,上映后票房火爆,作为出品方,北京文化将获得不菲的投资回报,初步计算应该有1亿元左右的收入(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

北京文化在影视投资上眼光独到,成功率、回报率很高,不过这种模式等于“押宝”,总有错的时候。

在投资《战狼2》尝到甜头后,北京文化宣布5亿元保底《二代妖精》。加上1.25亿元的宣发费用,北京文化公司共投入2.15亿元费用,但是最终《二代妖精》累计票房只有2.9亿元。

影视经纪业务运营成本低、投资回报率高,缺点是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如果投资的是烂片,容易造成投资亏损。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这行盈利很不稳定,同时前期投资巨大,也容易造成现金流紧缺。

北京文化2017年营收、利润大幅增长,但经营现金流却出现亏空(-3.944亿元),目前公司投资了约20部电影还未上映,另外还有10部以上电视剧,投资一部电影往往要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进入投资回收期。

华谊兄弟,2015年至2017年,经营现金流为5.27亿元、7.59亿元、-2.14亿元。

光线传媒,2015年至2017年,经营现金流为3.97亿元、7.46亿元、-318万元。

唐德影视,2015年至2017年,经营现金流为-1.24亿元、-1.74亿元、-1.79亿元。

这些影视经纪业务上市公司,或多或少存在现金流问题,这种投资的不稳定性,也反映到了股市投资中,导致影视传媒行业长期下跌。

四、行情展望

1.板块整体弱势格局难以改变,北京文化再借佳片上演反弹行情

就业绩而言,北京文化其实并不太差,但若看其股价走势,却很是不尽人意。而就整体传媒板块来看,其走势更是极度羸弱。根据申万(新)二级行业数据显示,自2015年6月至2018年7月,区间跌幅最大的前十个行业中,文化传媒板块排名第四,跌幅高达70.62%。

而从板块整体走势与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对比中看出整个板块就没强过指数。再看北京文化的股价,其走势自2016年8月复牌以来,就一直震荡下行,直到2017年7月走出了一波强劲的行情,原因在于当月其投资的电影《战狼2》获得内地票房第一的极佳好评。

但是就如一场电影看完就会回归平静一样,北京文化的股价在经过一轮爆炒之后股价开始逐步回落,再次触底下探,回归到与其板块相同的走势之中。

而这一次,随着市场对其投资的新片《我不是药神》的给予的口碑不断提高,北京文化的股价再一次迎来了爆炒。

短短十个交易日,股价从其近四年的历史低点9.02元一路暴涨,截止到7月5日,累计涨幅超过53.81%。

那么,这一次反弹是否又是一次拉高出货的“套路”?

这次的反弹与上次炒作截然不同,上次的炒作是在《战狼2》全面火爆之后才开启的,炒作的主力多是游资。

而这一次其股价在《我不是药神》还未上映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强劲反弹。在近期披露的龙虎榜中,我们发现其中上榜的营业部,并非一线游资,有些营业部还是首次上榜。所以,这次上涨并非是以游资为主力,而是另有其人。

2.定增股股东质押临近成本价,大股东为守承诺或在暗拉股价

既然炒作主力不太可能是游资,那会是谁?为此,我们梳理了一下北京文化的股权构成,看看这段时间其股东在二级市场上的操作。

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北京文化仍处在质押状态的股份有1.89亿股,占总股本的26%。这些质押,最早的时间甚至是在2016年6月,最晚的也是在今年2月。而这期间,北京文化跌幅最大甚至达到60%。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其中有关石河子无极、西藏九达、西藏金宝藏、新疆嘉梦这四家机构均是在2016年的定增中成为其前十大股东,且其定增的股份基本都已质押,质押的时间都是在2016年6月附近,若按照质押融资比例40%算的话,这几位股东的股份恐怕已经很是接近平仓线了。但根据当时定增协议的内容,当时定下的定增价格居然是8.92元。所以目前的股价,对于这些股东来说,只是接近了其成本价。其第一大股东中国华力,14笔质押,一共5172.08万股。不过其质押的时间点多数都在今年,所以整体的成本并不高,现在的股价已经与其成本价相近。但若除去这几日如此暴力的反弹,恐怕也会在爆仓的边缘徘徊。质押股份岌岌可危之下,中国华力在6月29日宣布完成了本该在半年前就该完成的增持计划。而也就是在29日之后,北京文化股价开始了暴力式的拉升。

从其公布的增持情况可知,最晚的两笔是在6月20日和21日,也就是北京文化跌到近三年最低点9.02元的时候。虽然额度不大,但也算是精准抄底了。而从其增持股票的平均价格来看,目前基本略有浮盈。

这次增持不论是为了自救,还是为了完成承诺,亦或是为了不让当初参与定增的股东蒙受亏损。中国华力显然为北京文化的股价的大幅拉升做出了很大贡献。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