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备付金将100%交存,中小支付机构业务承压

时代财经 2018-09-20 09:24:01

第三方支付机构交存客户备付金规模再创新高。9月18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第三方支付机构交存客户备付金达到7638.43亿元,较上月末增长1225.12亿元。

客户备付金规模不断上升的背后,各第三方支付机构交存比例不断上提。按照央行要求,到2019年1月14日要实现客户备付金100%集中交存。这也意味着,部分中小支付机构此前躺着也能赚备付金利息收入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业务转型迫在眉睫。

交存比例按月上提

2018年6月,央行下发《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提到自2018年7月9日起,将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交存时间为每月第二个星期一(遇节假日顺延),交存基数为上一个月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

早在2017年年初,央行就曾对非银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做出过要求。央行在《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提出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

2017年12月,央行再次下发《关于调整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在2018年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集中交存比例。

在监管不断加强非银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的背景下,备付金交存规模逐步提升。

据相关数据,2018年前3个月,非银支付客户备付金交存规模分别跨过1000亿和3000亿元大关。4月交存备付金近5000亿元,环比增长近六成。除了五月有小幅度微跌外,到了6月底,其规模回调至5008.36亿元。从7月份的数据来看,当月该项目余额6413.31亿元,环比增长1404.95亿元。

按照《通知》要求,各非银支付机构在2018年9月10日,不同业务类型交存比例要达到:银行卡收单事务:70%(A类)、72%(B类)、74%(C类)、76%(D类)、78%(E类);网络支付事务:72%(A类)、74%(B类)、76%(C类)、78%(D类)、80%(E类);预付卡发行与受理:76%(A类)、78%(B类)、80%(C类)、82%(D类)、84%(E类)。

有业内人士据此统计,非金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交存比例达到100%时,其规模将超万亿。

业务转型大势所趋

与客户备付金交存规模节节攀升不同的是,此前一些靠吃备付金利息的中小第三方支付机构营收却被步步挤压。

据业内人士介绍,利用备付金吃利息是不少中小非银支付机构的重要盈利来源。这些机构一般会在银行开立两类账户,一个是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一个是备付金收付账户,虽然监管规定备付金不计息,但实际操作中,由于用户每笔交易的时间差等,尤其是预付卡业务,存款账户和收付账户之间会形成差额,这部分余额或将成为生息资产。余额越高,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议价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年化收益率会比活期存款略高。

随着备付金交存比例按月逐步提升,靠吃备付金利息赖以生存的非银支付机构面临退出市场或者转型的唯二选择。

易观金融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监管不断完善非银支付管理,甚至不惜频频以罚单形式来规范机构行为的背景下,对于中小非银支付机构来说,只有在规范指引下创新业务模式,提升竞争能力,寻找新的盈利点,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客户备付金交存比例越来越高,中小机构的利润空间肯定进一步压缩,迫使支付机构加速转型。” 移动支付网行业分析师慕楚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也表示,“较有实力的支付机构会上升做金融,比如消费金融,互金服务,而实力较差的则下沉做商户服务,除了基础支付服务,还可以提供类似会员系统,营销服务等商户需要的增值服务。”

“事实上,央行推出备付金集中交存措施的时候,支付机构已经开始逐步转型,而没有实力转型的,基本是主动注销或者被收购,从而退出市场。可以说,能熬到现在的支付机构已经具备一定能力依赖其它业务生存了。” 慕楚补充说。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