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花落临港 金融新机遇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19-08-12 03:14:55

8月6日,国务院公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下称《方案》),自贸区改革的“新沃土”正式落地临港地区。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发布会上表示,《方案》确定临港新片区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实现新片区与境外之间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地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

那么,在推进新片区建设中,金融方面有哪些安排?这其中又蕴含着哪些金融机遇?

关键词一:便利

《方案》一发布,作为金融服务的领军者,多家大型银行抢抓机遇,先行一步,为自贸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插上金融的“翅膀”。

《方案》提到,“临港片区要实施资金便利收付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借鉴国际通行的金融监管规则,进一步简化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随后,多家大型银行迅速响应《方案》,根据自贸区新片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比如,建设银行(港股00939)、中国银行(港股03988)上海市分行等率先启动自贸区新片区金融服务,化繁为简,对新片区内企业跨境收付结算等进行改革,为新片区贸易便利化结算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

具体来看,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成功落地FT账户网银支付“即刻达”业务,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则率先开展首批新片区贸易便利化结算、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原先企业支付跨境贸易款需要往返于银行填写纸质汇款单据,还要提供合同、发票、报关单等一系列贸易背景佐证材料。

而建设银行全新升级的FT网银服务,通过企业网银提交付款指令,资金直达交易对手,实现了“无纸化、秒到账”,往返于银行间的“脚底成本”大幅减少,同时减少了投入的人力物力,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了资源消耗。

类似地,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对业务进行改革后,在真实合理的贸易背景下,企业仅需向银行提交跨境汇款指令,即可完成跨境汇款结算,省去了原繁琐、耗时的纸质材料审核环节,真正实现了快速、便捷、直通的跨境汇款业务体验。

此外,8月7日,建设银行获批成立建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将牵头负责在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工作,为各类客户提供就近服务。据悉,新片区分行将全面对接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业务,全方位介入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各个环节,给重点产业提供支持。

随后,浦发银行也推出《上海自贸区新片区金融服务方案》,服务方案的内容以实施资金便利收付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的政策为基础,聚焦与前沿产业集群、新型国际贸易、高能级全球航运枢纽以及跨境金融服务相关的客户,形成了四大专属金融服务。

关键词二:开放

据王受文介绍,《方案》坚持对标国际高标准。在前期探索实践基础上,新片区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方又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研究提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

东方证券(港股03958)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自贸新片区“高标准”的定位,在投资准入方面开放将进一步扩大,会允许有更多的投资准入,对于制造业、服务业和金融业都是比较大力度的一个开放进程。

对于新片区的落地,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指出,要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加大开放型经济压力测试力度。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五年多来在对外开放和风险防范方面的制度创新经验,在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方面,大胆开展差异化探索,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具体到内容上,《方案》明确指出,先行先试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积极落实放宽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拓宽外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范围等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依法设立各类金融机构,保障中外资金融机构依法平等经营。

经济学者宋清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对外开放措施对于临港新片区来说意义重大,有助于其实现再造一个新浦东的愿景。

“从总体方案中,可以看到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也体现出中央对于建设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信心。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临港新片区的出台意义重大,它将成为中国扩大开放的一个新发力点。”宋清辉称。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长谈儒勇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目前来看,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内的金融机构聚集还不够,而通过这种先行先试的开放,降低外资机构的准入限制,有利于短时间内吸引外资,尽快地聚集租赁、保险、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为片区内的航空、汽车、船舶等产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支持。

“方案里也提到了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建设,中资金融机构在这方面还不够强,希望通过这种开放引进外资金融机构,通过竞争或者‘鲶鱼效应’,促进中资金融机构也同步提升跨界金融服务能力,而且为人民币国际化,或者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一些资源支持。”谈儒勇进一步指出。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下一步,在临港新片区将试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更加自由的金融政策,打造金融开放创新的新高地。具体表现在:一是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的便利化水平;二是有序推进各项金融开放创新的措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三是进一步健全金融法治环境,优化营商环境。

“前一段时间,金融委发布了11项开放措施,我们将支持相关的金融开放措施,优先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落地。”王信透露。

关键词三:创新

关于《方案》的主要考虑,陈寅总结称,增设新片区不是简单的原有自贸试验区扩区,也不是简单的现有政策平移,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

那么,关于金融制度创新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陈晶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新片区将开启金融制度创新的“2.0版”。新片区加入了“特殊经济功能”的“特”元素,意味着金融创新将有实质性的突破和提升。比如,试点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深化FT账户的双向路径;围绕离岸金融贸易、转口贸易和跨境电商,设立跨境电商贸易窗口,形成对接机制和贸易便利化相关机制等。

宋清辉则建议,关于新片区金融制度创新,可以从取消外资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等方面入手,未来在特定条件下应允许外资金融全资控股等。

邵宇认为,在货币和金融方面,资本账户上可能会有更大的开放空间,包括更便利的资金进出,也不排除可能会在离岸业务方面有一些新的设置,也可以考虑未来形成一个新的人民币离岸价格机制。

除了制度上的创新,还有业务上的创新。王信表示,关于临港新片区和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支持,人民银行将稳步发展境外人民币借款、双向资金池等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此外,王信还提到,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上海自贸区一个重要的创新就是自由贸易账户。过去因为咱们的开放是逐步开放,相配套的也有不同账户。在上海自贸区,统筹统一了各类账户,使得账户能够统筹进行管理,账户内可以自由兑换,这样大大方便了市场主体。当然,对自由贸易账户本身也需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

此次《方案》中也提及,研究开展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功能试点,探索新片区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

热搜

方案 自贸区 临港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