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疫情后应加快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

中国经济时报 2020-05-22 09:20:00

■本报记者 刘慧 2020年过近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在今年两会上,不仅代表和委员们,普通民众也关心着疫情防控问题,还关心将来如何看好病、预防病毒感染。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陈静瑜、李薇纷纷呼吁:疫情后应加快建设我国公共卫生体系。 张伯礼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对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他建议,原职责体系下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可修改为: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市(地)级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需要,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并有一定比例的中医参与。 “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应按照中央指导、地方负责、统筹兼顾、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成包括急救机构、传染病救治机构、化学中毒与核辐射救治基地。”张伯礼说,在这些机构中应当包括一定比例的中医医疗单位,建成符合国情、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医疗救治体系。 陈静瑜是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他和团队今年2月底成功进行全球首例新冠肺炎双肺移植手术。他还担任国家肺移植救治医疗组长,3月在武汉完成两例新冠肺炎晚期病人的双肺移植手术。 “公共卫生是捍卫和促进公共健康的事业,必须从国家层面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发展。”陈静瑜表示,从以前的SARS、MERS、H1N1,到新冠肺炎,可以预见,未来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将防不胜防。 他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我国公共卫生有些做得不错,如计划免疫工作,但整体公共卫生体制凝聚力不够,骨干人才在离开这个队伍,特别是一流的公共卫生学院,如北大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公共卫生学院、协和公共卫生学院,毕业生到机关系统工作的人不到2%,而公共卫生系统需要知识面广的人,需要不断学习医学知识、公共卫生知识,还要有社会医学知识、法学知识,有满腔热情和奉献的精神,有和决策者打交道的勇气和智慧及动员群众的能力。 陈静瑜建议,从国家层面要加强公共卫生硬件建设。培养足够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人才,让他们安下心来进行卫生防疫工作。希望社会上像关心临床医生一样关心公共卫生,尊重公共卫生的贡献,了解公共卫生都在做什么。在疫情得到控制以后,中国能开展公共卫生改革,巩固公共卫生的队伍,把中国公共卫生队伍真正建设成一支捍卫中国公共卫生安全的随时能够战斗的队伍。 李薇是来自基层的85后全国人大代表,她关注基层医疗。 “近几年,在政府推进的医疗改革中,强化基层医疗一直是重点。”李薇说,随着国家《“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逐步落实,秉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101.0万个。2019年1—10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6亿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6亿人次,乡镇卫生院9.0亿人次,村卫生室诊疗人次13.9亿。 李薇表示,基层社区的严防严控成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关键节点,但基层社区医疗存在服务能力弱、基层医务人员不足、群众对基层社区医疗依从度不高等问题。应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的设备和人才投入,强化基层社区医疗设备的集中采购、设备更换报废、设备交流等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医疗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评价机制,推动专家资源和技术资源下沉,实现人才回流,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李薇认为,三级医院与基层社区医疗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壁垒,导致患者的就医行为难以实现充分的数字化。推动建立基层与三级医院之间的信息化联系,有助于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实现,以及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服务提供信息基础。应增加居民对基层社区医疗的信任感,鼓励居民分级就诊,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改变固有的就医观念,鼓励居民分级就诊,从而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想就医格局。 代表们还呼吁,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发挥社会团体在普及卫生应急知识和卫生科普知识方面的作用。

  ■本报记者 刘慧

  2020年过近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在今年两会上,不仅代表和委员们,普通民众也关心着疫情防控问题,还关心将来如何看好病、预防病毒感染。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陈静瑜、李薇纷纷呼吁:疫情后应加快建设我国公共卫生体系。

  张伯礼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对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他建议,原职责体系下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可修改为: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市(地)级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需要,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并有一定比例的中医参与。

  “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应按照中央指导、地方负责、统筹兼顾、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成包括急救机构、传染病救治机构、化学中毒与核辐射救治基地。”张伯礼说,在这些机构中应当包括一定比例的中医医疗单位,建成符合国情、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医疗救治体系。

  陈静瑜是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他和团队今年2月底成功进行全球首例新冠肺炎双肺移植手术。他还担任国家肺移植救治医疗组长,3月在武汉完成两例新冠肺炎晚期病人的双肺移植手术。

  “公共卫生是捍卫和促进公共健康的事业,必须从国家层面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发展。”陈静瑜表示,从以前的SARS、MERS、H1N1,到新冠肺炎,可以预见,未来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将防不胜防。

  他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我国公共卫生有些做得不错,如计划免疫工作,但整体公共卫生体制凝聚力不够,骨干人才在离开这个队伍,特别是一流的公共卫生学院,如北大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公共卫生学院、协和公共卫生学院,毕业生到机关系统工作的人不到2%,而公共卫生系统需要知识面广的人,需要不断学习医学知识、公共卫生知识,还要有社会医学知识、法学知识,有满腔热情和奉献的精神,有和决策者打交道的勇气和智慧及动员群众的能力。

  陈静瑜建议,从国家层面要加强公共卫生硬件建设。培养足够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人才,让他们安下心来进行卫生防疫工作。希望社会上像关心临床医生一样关心公共卫生,尊重公共卫生的贡献,了解公共卫生都在做什么。在疫情得到控制以后,中国能开展公共卫生改革,巩固公共卫生的队伍,把中国公共卫生队伍真正建设成一支捍卫中国公共卫生安全的随时能够战斗的队伍。

  李薇是来自基层的85后全国人大代表,她关注基层医疗。

  “近几年,在政府推进的医疗改革中,强化基层医疗一直是重点。”李薇说,随着国家《“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逐步落实,秉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101.0万个。2019年1—10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6亿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6亿人次,乡镇卫生院9.0亿人次,村卫生室诊疗人次13.9亿。

  李薇表示,基层社区的严防严控成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关键节点,但基层社区医疗存在服务能力弱、基层医务人员不足、群众对基层社区医疗依从度不高等问题。应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的设备和人才投入,强化基层社区医疗设备的集中采购、设备更换报废、设备交流等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医疗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评价机制,推动专家资源和技术资源下沉,实现人才回流,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李薇认为,三级医院与基层社区医疗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壁垒,导致患者的就医行为难以实现充分的数字化。推动建立基层与三级医院之间的信息化联系,有助于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实现,以及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服务提供信息基础。应增加居民对基层社区医疗的信任感,鼓励居民分级就诊,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改变固有的就医观念,鼓励居民分级就诊,从而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想就医格局。

  代表们还呼吁,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发挥社会团体在普及卫生应急知识和卫生科普知识方面的作用。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