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两会好声音:文旅扶贫不只是点缀或是摆设

中国经济网综合 2020-05-24 15:09:00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4日讯 22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据了解,目前,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551万贫困人口未脱贫。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时间紧、压力大,那么文旅又该如何在国家脱贫攻坚大局中进一步发挥作用呢?

思想上站起来

“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全国政协委员、《今日中国》杂志社副总编辑王茂虎说,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摆脱“贫困意识”对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中西部民族地区尤为重要。今年,王茂虎带来了《关于加强中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为的就是消除“贫困意识”对中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位来自宁夏农村、十年间因写作按坏了13部手机而被称为“拇指作家”的全国人大代表、农民作家马慧娟深信:知识就是力量,文化改变人生。

“脱贫首先是物质上的富裕,其次还要注重精神文化上的提升。”15日,马慧娟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来自农村一线的马慧娟发现,虽然乡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文化建设的步履却有些慢,虽然互联网、智能手机已经在农村普及,但仍有不少农民对互联网不了解、不接受。

落脚到具体建议,马慧娟指出,基层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硬件设施非常到位,但缺少“文化专员”去做专业的事情,因此应在乡村设置专人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活动,提升其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下一步,面对的问题是什么?

1.文化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对接不够精准,开放性、创新性不足等。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此前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公共服务要从‘有没有’、‘缺不缺’,向高质量的‘好不好’、‘精不精’转变。”在20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公共服务工作培训班上,赵红川表示,当下,文旅部门应该充分认识“满意度并没有随着投入持续增长而显著改善”“供给与需求错配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服务人员缺乏的长期潜在风险累积”等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在加强与社会和市场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合作共享的同时,应在监管方式、考核标准等方面建立更多的制度、承担的更大责任,真正形成政府负责、市场负担和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整体格局。

2.旅游

旅游业在脱贫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从全国平均来看,旅游发展解决贫困户脱贫比例占整个扶贫总任务的17%到20%,在一些贫困程度比较高的地区,甚至超过30%。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博雅方略文旅集团创始人窦文章教授表示,前期各地依托旅游开展扶贫工作卓有成效,应继续积极发挥旅游扶贫的作用,同时及时纠正旅游扶贫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注重速度和效果的平衡。

“怎么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我今年的关注点在于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马东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据马东平介绍,目前,甘肃还有17.5万贫困人口未脱贫,395个贫困村未退出,8个深度贫困县未摘帽。

对于甘肃和东部旅游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差距的原因,马东平进一步指出:首先,基础设施是一个短板。以交通为例,虽然地区的大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了,但是内部的环线还没有形成,交通设施还是比较差。第二,资金短缺。很多地方拿不出很多的资金来进行大的投入。第三,一些管理体制机制不顺,造成大的旅游景区做不起来。第四,旅游业复合型人才比较少。当地的教育水平较低,没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支撑培养大量人才。第五,有些项目的设计缺失农牧民参与机制。

怎么做?

1.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形式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发展,乡村已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说。“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乡村发展存在差异,特别是贫困地区更需要完善乡村信息服务与反馈机制。”潘鲁生表示,“就有关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而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数字乡村建设的成果,建立健全乡村文化服务的民意反馈机制,避免‘一刀切’,使政策措施建立在基层需求的基础上,发挥‘人文化成’的长远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提出,近年来国家在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精力、财力,但随着阅读方式的普及和发展,农家书屋建设可能面临更多挑战,要进一步提高平台利用率,继续深入研究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等与时俱进的新课题。

此外,中经文化产业认为相比文化生产,在文化分发上基层能做的更多。(嵌入式的文化驿站会“分身”)

2.聚焦契合下的文化扶志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稳等发文指出,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之所以贫困,除了自然条件等客观原因,还有一些主观原因,其中首要的是这些地区的某些贫困人口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缺乏脱贫致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认为,应运用新媒体、新媒介,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克服“穷自在”和“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观念,调动他们主动脱贫、艰苦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谭跃介绍,在定点扶贫青海省泽库县的过程中,为深入契合贫困地区文化需求,组织专业队伍拍摄《高天圣境?生态泽库》品牌推广电视片,邀请著名音乐家赵易山为《亲亲泽库》谱曲并请专业歌手演唱录制,发掘塑造当地文化形象,振奋人民精神。

3.贫困地区旅游应善做“加法”

在脱贫攻坚中,贫困地区的旅游、环境、交通、休闲农业等各项工作不是割裂的,更是一体且互通互促的。

今年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27个部门和单位印发《消费扶贫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行动方案》。方案提出“支持贫困地区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道路、通村公路、景区景点连接线等基础设施,以及停车场、游客中心、餐饮、宾馆等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交通通达性和游客体验度。”“鼓励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相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融水县县长马空建议,构建“旅游+”大格局,以新业态项目为载体打造“园、区、带”,形成旅游产业集群,提升旅游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乡村振兴等与旅游相结合。

有评论指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要想彻底告别贫困,既要有勤劳的双手,也要有智慧的头脑;在物质上要有对丰衣足食的需求,在精神上则要有实现个人价值的期待。要看到,文化扶贫不只是点缀或是摆设,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挖穷根”。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