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基金:对2020年股票市场整体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金融界基金 2019-12-20 13:51:24
2019年是“炒股不如买基金”的一年,大部分基民感受到了投基的喜悦,但对基金投资的了解和认识也亟待提升。景顺长城基金股票投资部、量化与指数投资部、养老及资产配置部等10位基金经理入驻今日头条,带来对2020年市场的解读,以下是景顺长城投研团队集体入驻群访问答实录:
问:提问黎海威老师,对2020年的市场整体有怎样的预判?可以关注哪些积极的投资机会?
黎海威:展望2020年,建议对股市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国内宏观经济仍有压力,基数效应下盈利预计将出现抬升,能否持续改善仍有不确定性,但是考虑到经过前期修复目前A股估值基本合理,加上预计市场流动性及政策宽松将对市场情绪带来一定提振,全球开启宽松模式也对我国货币政策打开一定空间,所以建议对市场保持谨慎乐观态度,继续关注公司基本面及政策支持。
方向上建议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注重企业基本面,以长期持有的思路来坚持优质股投资;降息周期下,挖掘高股息标的投资机会;关注与政策及民生相关的稀缺高成长标的。
问:提问余广老师,2020年最关注的投资机会在哪里?核心资产2019年已经上涨很多,是否还值得看好?
余广:2020年我们还是建议重点关注核心资产,未来大消费及科技创新仍然是重点投资方向,但必须提醒的是,行业与个股或将出现一定分化。
长期来看,A股及个股更多受基本面、盈利影响,后续操作建议更加重视个股选择,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侧重于长期因素,基于企业的长期基本面和估值,以长期持有的思路来坚持价值投资。重点关注盈利稳定且估值较合理或较低的绩优蓝筹、白马龙头公司。
问:提问余广老师,为什么你的基金投资股票不喜欢做波段?如果不择时,重仓股跌的时候不会很吃亏吗?
余广:以多长的时间跨度来看一家公司会影响到你对一家公司的看法,影响到你的交易行为。市场对一家公司的分歧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大家看的时间跨度不一样,造成看法上、交易上的分歧。
对我来说,我往往是以实业投资者的视角来审视一家公司,实业投资者对投资是很谨慎的,因为投错了你卖都卖不掉,所以必须看公司长期的盈利。而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我今天买了,明天想卖就可以卖掉,所以很容易只看短期,不关注长期。在长期的视角下,需要分析的主要内容会包括商业模式、股东回报率、盈利的稳定性、现金流、估值等等,同时公司治理、管理层的诚信是必不可少的,“坏公司”往往是一票否决。
很多时候择时和自下而上的选股是矛盾的。我的做法是选股买入、长期持有,不做波段,这样就不会很在意市场的短期的波动。其实,想通过赌市场的短期上涨或者下跌来获益,难度是很大的,输赢的概率各占一半,长期来看是占不到便宜的。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公司的研究分析上面,做好选股的工作,长期持有优秀的公司,这样做获利往往好很多。
问:提问刘彦春老师,2019年你重仓的白酒、养殖等板块收益颇丰,2020年是否依旧看好?
刘彦春:我们对2020年股票市场整体偏谨慎,力争获得正收益。综合目前市场定价水平、经济增长态势,以及可能的政策动向,我们预期市场估值进一步扩张难度较大,更多需要自下而上寻找阶段性投资机会。
长期来看,消费和科技还是比较好的赛道。尤其是消费领域,社会财富分配逐步向居民倾斜,消费扩容、消费升级趋势明确。而且消费领域竞争格局较为清晰,优势企业具备持续发展潜力。
问:提问鲍无可老师,做投资你非常注重“安全边际”,2019年市场上涨了很多,你觉得2020年的投资机会,哪些更具安全边际?
鲍无可:整体上看,经过大幅上涨,A股市场中壁垒较高的公司估值较贵,从选股角度来看机会不明显,故我们判断A股市场2020年波动较大。
反而港股市场由于2019年一直处于杀估值的状态,故当前还是能够找到较多的性价比较高的机会,我们认为港股市场还是有机会的。
问:提问鲍无可老师,能否解释一下什么是你所认为的安全边际?
答:所谓的安全边际就是好股好价,我们认为安全边际首先来源于好企业,有持续竞争力能够不断创造价值的企业才能提供最大的安全边际;其次来源于足够便宜的价格。
当价格变得有吸引力时才买进,情况相反时就卖出,这件事情的本质很简单,而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始终保持不可缺少的耐心和纪律。人是群居动物,羊群效应非常明显,而投资要保持耐心和纪律,独立思考异常重要,不能忽视市场,但绝不随市场左右。
问:提问刘苏老师,对2020年的行情怎么看,能否重点介绍一下2020年看好的行业?
刘苏:我们认为目前的经济与流动性环境仍不支持大的趋势性行情,2020年市场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短期看,由于消费品、医疗服务行业和科技股等板块年初以来已经表现较为充分,而安全边际相对坚实、涨幅较小、远期估值修复可期的方向(如银行、地产、部分高股息的周期国企龙头)性价比会突出一些。但由于周期性行业的长期空间有限,因此目前仅看到阶段性的机会。
长期看,依然是代表未来经济转型方向的领域(如消费、服务业、互联网、先进制造等)有更多的投资机会。
问:提问刘苏老师,A股市场波动大,基金持有人很难拿得住好基金,总是频繁买卖。面对基金回撤,你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
刘苏:权益类资产的高收益必然伴随着较高的风险,A股市场的波动性比较大,重仓权益类资产的基金净值也会有较大的波动,这是常态。所以,对于基金短期的回撤,并不一定需要非常在意。如果股市遭遇黑天鹅,整体下跌幅度比较大,基金持有人也可以考虑适时加码,摊低持有成本。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采用定投的方式长期投资也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问:提问杨锐文老师,作为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你觉得2020年成长风格有机会吗?哪些板块机会更大?
杨锐文:2020年全面行情的可能性极低,大概率是中小股票的行情,这是因为创业板等再融资政策的改变,可能刺激产业资本进入中小企业;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更有动力进行市值管理。但是我们认为14/15年全面炒中小创的行情回不去了,毕竟主流资金的属性发生了改变。2020年最看好电动车及5G相关。
问:提问杨锐文老师,如何看待市场风格?当市场风格和你的风格契合或者不契合的时候,你做投资会有哪些不同的操作吗?
杨锐文:过去三年半都不是我的风格,我并没有持有核心资产相关的个股,而是持有了大量的成长股。我们过去三年半一直在盐碱地里种庄稼,但是,我们业绩表现也比较稳定。有些人无法忍受在盐碱地里种庄稼,所以会发生风格的偏离。但是,风格的漂移也很有可能带来左右打脸。很多时候,坚持是更好的选择。我们希望逆水行舟的时候能跟上大家步伐,顺水之时能乘风破浪。
问:提问詹成老师,对2020年怎么看?特别是科技股和港股市场有什么看法?
詹成: 2020年全年看好权益市场,随着房地产投资和银行理财回报率下降,居民资产配置悄悄开始发生转移,权益相关的产品在居民资产配置中的比例将会逐步上升,权益市场的流动性将会比较宽松。从基本面上看,中国经济韧性依然很强,出现断崖式下滑的概率基本上不存在,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依然能保持5.5%左右的GDP增长,结构性增长的机会依然很多,同时A股和港股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估值优势明显,在全球低利率大背景下,A股和港股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依然很高。
从成长角度上看,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无疑是中国未来3年最确定的产业趋势,投资机会和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应该还是在这两个产业趋势中。在消费升级的产业趋势中,大部分的行业格局已经确定,龙头公司的地位难以撼动,配置上以行业龙头为主,挣业绩增长的钱;在科技创新的产业趋势中,不断还有新模式,新赛道诞生,竞争力强的中小公司还有一定弯道超车的机会,配置上会去寻找一些弹性品种,增强组合的业绩回报。
港股目前看依然是价值洼地,无论是港股的科技,消费相关的成长股,还是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价值股,性价比都较高,沪港通产品我们会加大港股的配置比例,静候港股估值回归。
问:提问詹成老师,前期科技板块调整了一段时间,最近市场普涨表现也比较好,未来会有怎样的变化?科技板块有哪些特征?
詹成:科技股前期涨了一波之后,短期的调整也是正常,长期看中国5G商业牌照的发布代表着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的开启,后面包括5G产业链、半导体、云计算甚至新能源汽车都有比较大的投资机会。科技板块投资方法上需要对产业链有比较深入地理解,需要动态跟踪产业链的变化,往往从报表上看到变化的时候股价已经涨了一大半了。
问:提问詹成老师,今年科创板块表现已经成为共识,那么现在上车是否还来得及呢?普通者如何判断具有成长性的潜力股呢?
詹成:其实我们觉得科技创新并不是一年就结束了,是未来两到三年中国比较大的产业发展机会的。成长股投资需要对产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能够敏锐地把握产业发展的变化,需要有找到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的能力,特别需要投资人有比较丰富的产业知识和人脉储备。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