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聚焦|“黑马”竟是它!Lucid能赶超“白马”特斯拉吗?
财华网 2021-11-18 21:11:06
每个成功的电动汽车品牌背后,都有一个站在富豪榜顶端的男人。
特斯拉(TSLA.US)有马斯克,不过马斯克是因为特斯拉的市值冲天而成为首富;市值第二高的电动汽车品牌Rivian(RIVN.US)背后有亚马逊(AMZN.US)的创始人贝佐斯;而市值第三高的电动汽车品牌Lucid (LCID.US)则有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在马斯克减持特斯拉而致股价下跌后,Rivian和Lucid却接着奏乐接着舞,股价均屡创新高。
Rivian上市仅五日,已累积涨幅87%,市值达到1,268亿美元,超越传统品牌通用汽车(GM.US)。Lucid也不甘落后,在公布2021年第3季业绩后股价持续攀升,市值突破850亿美元,比美国第二大汽车制造集团福特汽车(F.US)总市值797.65亿美元高出6.6%。
财华社最近分别对特斯拉和Rivian进行了深度报道,请参阅《财华聚焦|一骑绝尘!特斯拉的百倍市值贵不贵?》以及《财华聚焦|前“车”之鉴为Rivian赢得千亿市值,特斯拉的对手来了?》,接下来我们看看黑马Lucid后劲如何。
Lucid的背景
说起Lucid,估计大家都会想到“下周回国”贾跃亭。
2014年1月,北汽1亿美元参与Lucid的C轮融资而成为第一大股东,随后贾跃亭以及乐视汽车入股,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015年承接了北汽转让的全部股份后,贾跃亭成为Lucid的最大股东。有指贾跃亭或有意将Lucid与法拉第(FF)合并。然而未等到合并,贾跃亭就因为法拉第陷入资金危机而出售所持的Lucid全部股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力促沙特阿美上市、拥有雄心壮志要改变沙特多年来依靠石油致富现状的八零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抛弃传统的投资思维,而专注于与石化燃料逆行的新能源和新经济发展机会。他主理的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曾参与特斯拉的投资,被指为2018年马斯克计划私有化特斯拉背后的神秘资金。
不论该传闻是否属实,PIF对特斯拉的兴趣明显不如对Lucid浓厚。自2018年起,PIF参与了Lucid的多轮融资。
到2021年7月23日Lucid通过SPAC(空白支票公司,即先设立一家壳公司募资,壳公司一般在两年内物色和合并有意上市的资产)方式,与空白支票公司Churchill合并,而在纳斯达克上市,PIF通过关联公司Ayar持有其62.7233%的普通股。
PIF于2021年9月30日的持股文件显示,对Lucid的持股占其投资组合的59.31%,市值达257.67亿美元。
Lucid到底有何魅力,让王储如此钟情?
Lucid的实力和前景
当前Lucid的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Peter Rawlingson,毕业于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曾为Corus Automotive的汽车工程主管,担任过莲花汽车的总工程师和捷豹汽车的首席工程师。
不过最受关注的却是他在特斯拉的履历。在加入Lucid前,Peter是特斯拉汽车工程副总裁,Model S的总工程师。他建立了工程团队,领导Model S从零到量产的工程准备。这应该是大家将Lucid第一款量产电动汽车Lucid Air与特斯拉的Model S相提并论的原因。
产品
Lucid是一家垂直整合的科技和汽车公司,专注于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新一代电动车、电动车电力系统和电池系统。
直至2021年9月30日,该公司都没有售出一辆车,收入主要来自电池组系统、供应及相关服务的销售。
于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季度,该公司完成了亚利桑那州卡萨格兰德新建厂房的第一期工程,并于2021年9月开始商业化生产其第一款车型Lucid Air。2021年10月27日正式交付第一批新车。有趣的是,几日后特斯拉老板马斯克在微博和推特上发布了让大家脑洞大开猜测其内涵意思的《七步诗》。
Lucid Air的设计是通过微型化关键驱动系统部件,提供高性能和宽敞的内部空间,同时外观型似高性能跑车。该公司相信,其电动系统和电池组技术与别不同。
笔者认为Lucid Air的独特之处应是其电源管理。根据Lucid,通过其900V+系统,Lucid Air充电20分钟可行驶300英里(约合483公里),充一次电可续航500英里(约合805公里),其中Dream Edition R车型可续航520英里。
相较而言,特斯拉Model S单次充电续航里程最高为405英里(特斯拉Model S Plaid版为396英里,Model 3为358英里),在超级充电站充电15分钟可补充最多175英里续航里程(Model 3为200英里)。
Lucid Air拥有超过1000马力(Model S的峰值功率为1020马力),在2.5秒内可从零加速到60英里/时(而Model S的Plaid版只需1.99秒,Model S为3.1秒)。
Lucid Air目前或主要在北美销售,在美国的售价最低为7.74万美元,低于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S Plaid在美国的起步价8.874万美元及12.374万美元。由此可见,单就产品而言(不谈软件、充电和服务),若对标Model S,Lucid Air在性价比方面或有一定竞争力。
不过服务方面,Lucid Air或尚未跟上。与充电、销售和服务布局相对成熟的特斯拉以及在推售汽车前已预先布局充电装置的Rivian不同,Lucid在先期似乎更重视亚利桑那州工厂的建设,不过该公司表示会在2021年前增开销售点和服务中心。
产能
Lucid Air主要在亚利桑那州卡萨格兰德新厂房生产,包括制造厂AMP-1和相隔几英里的电力系统工厂LPM-1。
该公司预计厂房竣工后,其在卡萨格兰德的工厂面积将超过495英亩。其中AMP-1的初始产能为3.4万辆/年。
该公司已自9月起在AMP-1工厂生产Lucid Air。在2021年第3季业绩中,该公司表示有信心于2022年交付2万辆。但考虑到当前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和物流问题,要实现目标仍存在风险。
截至2021年9月30日,该公司已取得可退款订单(反映潜在销售额)13亿美元,第3季的客户预订量为1.3万辆,到目前为止已上升至1.7万辆。当前的订单量已相当于2022年预计交付量的85%,而从其短短一个多月就增加4000辆订单来看,市场需求不俗。
这应该也是其第3季业绩未见改善,但绩后股价却屡创新高的原因,市场应是看中它未来的发展前景。
在10月交付第一批新车后,Lucid将自2021年第4季起产生汽车销售收入。随着产能的释放,2022年的汽车销售收入有望大增。
销售
Lucid计划通过其零售店或门店(该公司称为工作室),以及线上平台销售汽车,也就是说,该公司采用的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模式,也是特斯拉与Rivian的营销模式,以迎合消费者偏好的转变,以便能通过其网站和到店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可控的售后服务体验,创造更高附加值。
截至2021年9月30日,该公司开设了9家零售店,其中四家位于加州,两家位于佛罗里达,一家位于纽约,一家位于伊利诺伊州,以及一家位于亚利桑那州。预计会在2021年底前在北美开设更多商店和服务中心。该公司认为,通过自有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能有效控制整个客户服务体验。该公司还计划在多地组建服务店和移动服务车队。
前景
Lucid计划在未来十年推出更多车型,目前已展开对豪华SUV车型Project Gravity的工程和研发工作,预计会使用相同的平台并沿用为Lucid Air开发的多项先进技术,预计于2023年底开始量产。
在Lucid Air和Project Gravity之后,Lucid还计划借助其技术和制造优势,加快及加大性价比更高的车型量产规模。该公司相信,其电池系统的专业技术可让其生产出更具优势的固定式储能系统(ESS)产品。
产能方面,Lucid将开始进行亚利桑那州工厂第二期工程的建设,预计到2023年,产能可提高至9万辆,用于扩大Lucid Air产量及生产Project Gravity SUV。
Lucid还计划将市场扩张到加拿大(2021年第4季),中东、非洲和欧洲(2022年)以及中国(2023年),拓展全球业务。
这次通过SPAC进行合并,Lucid筹得44亿美元净现金收益。截至2021年9月30日,其持有的现金达47.97亿美元。该公司预计,在2023年之前,因要继续推进AMP-1和LPM-1工厂的建设,以及进行海外扩张,其每年的资本开支都会增加,到2023年之后,其资本开支或将下降。
Lucid能否成为黑马?
相对于特斯拉2021年前三季的交付量62.75万辆以及Rivian来自亚马逊的10万辆EDV订单和5.54万辆R1系订单,Lucid当前的1.7万辆订单只能算零头。
从细分市场来看,Lucid Air或更为大众化,与特斯拉的Model S、Model 3车型以及其他品牌面向消费者市场的乘用车相若。当然,Lucid Air也有其独特性吸引特定消费者,例如性价比、电源等,但在这个有点拥挤的赛道,Lucid Air未必占据优势。
相对来说,除了面向消费者市场外还专注于企业市场的Rivian或更有看头,快递、货运、零售企业为兑现净零碳排放而置换新能源运输车辆,或可为其提供理想的发展机遇,还有大股东亚马逊的助力,Rivian显得更务实。
但是,尽管Rivian的潜在产量和产能级别至少是Lucid的四倍以上,其市值仅为Lucid的1.5倍。如果说Rivian的市值已过高,那么在竞争更为激烈的细分赛道披荆斩棘奋力前行的Lucid,恐怕已将中短期潜力都悉数炫耀在股价中。
11月18日,德国太阳能汽车初创公司Sono Motors母公司Sono Group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55倍,市值达27.54亿美元。该公司正开发世界上第一款面向消费者的太阳能电动汽车Sion,或以外包方式进行生产,有望在2023年上半年交付。显然,IPO上市依然大有市场。
在电动汽车的发展热潮推涌下,SPAC也成为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快速上市的捷径,Lucid是其中非常成功的案例,但这也鼓励了众多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前赴后继而来,例如沃尔沃旗下的极星有望于明天上半年以SPAC形式登陆纳斯达克,这家2025年目标销量或为29万辆的电动汽车公司估值或为200亿美元。
特斯拉的成功故事,带给了资本市场无限的想象空间,不少投资者期望再造下一个神话,但这并非易事。
Lucid或许与特斯拉有些相似之处,毕竟它的首席技术官来自特斯拉,但在产品、技术上,它仍与特斯拉有较大距离。
此外,如今的资本市场已不比特斯拉当年。特斯拉在那时还是稀有品种,而现在的资本市场充斥着不少努力往上爬的电动汽车企业、转换到新能源赛道的传统大企以及跃跃欲试的初创公司,已变得十分拥挤,所以精明的投资者对于电动汽车企业的估值也会变得更加严苛。
综上所述,Lucid再往上跑的马力恐怕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