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王忠民:资产证券化在底部场景中具有多维化的表现

金融界网站 2018-04-18 19:53:41

金融界网站讯 4月14-15日,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论坛等多个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2018中国资产证券化行业年会,本次大会以聚焦“新形势下的资产证券化”使命为主题。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先生发表主旨演讲,以下是他的演讲全文实录:

王忠民:刚才曹董事长讲了资产证券化的生态,我把这个题目放小一点,讲资产证券化的底色与场景。如果过去三年或者再长一点都无所谓,是中国资产证券化在底部场景中的多维表现,我们把公司的资产用股票的方式证券化上去,我们把信贷资产要证券化上去,我们要把固定收益的东西证券化上去,我们把任何一个底层资产的收益权也要证券化和IPO,我们更需要把任何一个底层资产、信贷资产、收益权用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多维服务分割、切割,再风险估值、打包、证券化。所有的场景中的裂变再重构,再IPO,这一系列的状态是我们过去证券化中最重要的。市场化的发展过程、快速证券化的场景,这是社会突飞猛进背景下,要大力气推进的一项工作。

另一个场景,IPO。今天大家都在争取在中国A股市场中IPO,当然最近最火爆的是独角兽,可以迅速的借助绿色通道快速在很短的时间内IPO,不管你是用VIE直接的方式,还是用借壳的方式都可以。如果过去你在美国上市是一个场景,在香港上市是一个场景,到新加坡到韩国伦敦都是一个场景,我们A股市场的场景怎么就对我们自己的公司(不管它是收益上市还是用底层资产上市)有那么大的魅力和诱惑,以至于它想尽各种办法把自己可以真正的改变或者只用形式的改变为可以在A股市场IPO?是因为我们IPO场景中有一个新兴成长中的IPO市场,其具有高估值吸引力,这是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我们看最近借壳的,他如果在下设的时候,在另一个场景中的估值用下设的钱和我们再上了以后的场景估值中的估值水平,再挂牌以后的交易估值水平,有很大的差别,两者之间在资产的估值、PE值、PB领域中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个场景实际上是在全球的证券化场景的表现中展开竞争,看谁可以把最好最有未来最有成长性的公司尽早放到自己的场景中去,让自己的底部资产企业可以成长,也让自己市场在IPO的时候,社会公众、一般投资者的财富具有很好的成长的场景来参与和分享,这两个场景今天我们看的时候,对于底端的场景,我们的会议是底端场景中结成联盟形成不同的组织。还会用新的工具,比如云、大数据、区块链去改变,在中端的场景中,我们有庞大的吸引力。

我今天更想说的是,中间有一个场景,从底部到终端的场景中,今天我们在EBS资产证券化场景中有一个恰好是我们相对忽视相对薄弱和相对不够努力的。通过制度构建出一个有效的链接,能够有效连接这两端场景,就是SPV。

我们先引入VIE,假设你不在本地的公司,你的基础资产、基础管理、运营基础市场都不在,但是你如果要到我这IPO上市,你得打造成我看的清、摸得明白、摸得透的,而且我可以管得住的,我的金融服务团队能够不管托管你,但是把你的利益翻上来以后,我可以把握得住,弄得清楚的一个东西,我就管它叫VIE结构,翻译过来就是可便利主体,也就是SPV。这使得基础资产清楚透明,而且你原有的股东、股权结构、内部治理结构在我这可以真正落实,我才把你这个东西通过我的金融服务,你可以在我的托管银行托管,可以在我的投行系统服务IPO,一系列做下来以后,就打通了第一场景和终端场景中的中间场景的有效存在。

我们可以想想如果要让VIE架构的公司回到中国,我们会突然发现你的VIE在哪?如果他已经是独角兽,已经在金融外通过ADR的形式上市了,它ADR的托管机构和服务机构能不能直接服务于你的终端显示场景?能不能为这个资产在你这个场景中估值,去保证现金流可以分到你的终端股权的购买者的手中,如果你要想直接让他来,你实际是认同了VIE架构境外SPV的制度设计和制度服务方的能力和资质,今天我们在服务方的服务过程要持牌的时候,他还没有持牌,实际上你已经把他做的东西要来了。如果是中资机构通过ADR上市,为什么不让他走ADR形式,而拿走你的基础资产在我的市场中上市,而不是在境外被证明显示了的独角兽才来,而你一定是独角兽的苗子,或者你已经在中国一级市场通过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长成独角兽,我现在让你直接拿基础资产上市,而不用翻出SPV做。我看得更清楚,今天我们在证券市场清理整顿的恰好是那些我们一旦做成了SPV就做成骗人公司、皮包公司,把原有的信息模糊化,把原有的基础责任曲直化的状态,说明我们在SPV的中间场景构建、制度设计、责任承担、服务者责任和服务恰好是我们在三个场景中最缺的一个场景。而这个场景如果是三场景中的线性关系,处在中间,恰好妨碍了基础场景到终端场景之间的过渡桥梁,没有这个过渡桥梁,你费了很多时间事情做不好,费了很多力气跟市场打不通,我们今天要做的是从独角兽,从VIE的架构中突然回过来看,我们在资产证券化这个领域里,当你要把更多的资产和收益以及类别拆开打包重新资产证券化做的时候,你必须充分利用自己成熟有效构建的VIE制度体系去做出无数个VIE。这个时候就应该叫SPV的中间状态体,必须完成我刚才强调的基因状态,要把基础资产中的股东责任、大股东责任、小股东责任、参与方责任,而且所有的责任体系不仅要贯穿到SPV中,最后要在上市和制度中打通,而且必须在翻SPV的时候可以翻得准确、有效、可控,让它的信用责任、股权信用责任和IPO信用责任一直从底层成立公司那一天,到最终上市和退市的时候,要求每一个股权责任体系在不同的市场呈现不同场景中,都可以穿到底。我们今天恰好缺的是中间的环节,如果第一环节已经爆发,终端场景有新兴证券市场高估值的强大吸引力,如果我们还欠缺中间场景,我们可能会把一个好端端的线性有效市场,因为中间体的缺乏而最终基础资产的所有信用和责任担当都模糊了,最后大家借用了高估值场景逃避套现、危害市场不担责任。我强制他退市的时候,他可以对原有IPO股东不负责任,这些都是在基础场景、中间SPV场景和终端IPO场景中,责任担当体系的底色基因没有穿透,没有一致性,没有在不同场景中用有效的制度、有效的工具和有效的服务来充分保证。

所以如果要完成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市场构建和有效发展,我们必须重视SPV的制度运行和它在证券化场景中的桥梁作用,希望我们大家既能在其中分享,也能在其中奉献,也能推动中国资产证券化最薄弱环节的改良和提高,谢谢各位。

热搜

资产证券化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