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郭树清的信心:企业债务风险可防可控

时代周报 2018-06-19 04:39:17

[摘要] 在当前金融去杠杆、强监管的背景下,企业发生债务违约的现象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由此暴露的企业债务违约事件或许仍呈现上升趋势,但不必过度解读,更不能讳疾忌医。

盘和林

6月14日,中国银行(港股03988)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谈到了企业债务违约的相关问题。郭树清的讲话背景严峻,从年初的亿阳集团公募债违约,到近期发生的中安消、京鹏地产、营口港违约事件,本年度已经发生10余起企业债务风险违约事件。

在当前金融去杠杆、强监管的背景下,企业发生债务违约的现象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由此暴露的企业债务违约事件或许仍呈现上升趋势,但不必过度解读,更不能讳疾忌医。正如郭树清所说,市场经济下出现债务违约十分正常,目前我国违约金额和信用债的总量比只有0.43%,低于很多国家水平,企业债务风险可防可控。

债务违约本来就是市场机制运作下的正常现象。公司债的发行要么是资产证券化的结果,要么是为缓解因重大项目投资带来的资金链压力而采取的市场化活动。市场形势和行业供求则是不断改变的,企业将举借的大额债务资金投入到项目投资建设上,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导致后期资金流入匮乏,就很难偿付前期累积的巨额债务。比如凯迪生态,2015年将其生物质发电优质资源打包,开展资产证券化。此后经营发生波动,部分电厂存在停产困境,最终导致违约。

需要注意,今年以来,企业债务违约案例增多,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国内、国际金融环境变化的影响。从国际金融环境来看,近年来美国进入加息通道,我国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导致流动性收缩;从国内金融环境来看,我国宏观经济本身存在结构性高杠杆问题,金融机构亦存在风险隐患。从201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去杠杆等经济调控政策,今年金融去杠杆政策无疑更加加强了。两者叠加,金融融资条件不断收缩。

融资是否“水寒”,最先感受到的是企业。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这十年,我国金融环境一直较为宽松,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较高,对低资质企业具有更高的包容性,企业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债券、非标融资渠道获取资金,为今天的债务违约埋下了定时炸弹。

同时,我国企业直接融资并不发达,企业高度依赖银行信贷。一旦融资约束收紧,一些经营不稳定、缺乏科学规划和投资的公司就极易发生债务违约。此外,以往我国债券市场上还存在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的问题,随着政策监管的趋严,势必有部分杠杆风险会暴露出来。

韩国是前车之鉴。20世纪70年代初期,韩国经济增速回落,企业盈利能力恶化。韩国政府颁布《关于经济安定与成长的紧急命令》对企业进行救济,展期企业债务,并强制将此前个人借给企业的资金转为低息贷款或直接投资,避免信用风险暴露。在国家的鼓励和信用背书下,企业普遍存在过度负债的情况,一方面带动了韩国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增加了韩国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当1997年亚洲金融(港股00662)危机来袭时,韩国经济就遭受了重大打击。

在谈到该如何处理企业债务问题时,郭树清认为,对于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的企业,应当坚决退出;对于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相关各方要加强沟通协商,采取积极措施共同努力,帮助其渡过难关。

虽说市场经济出现债务违约十分正常,但为缓解资金供给的紧张局面,金融监管部门在未来一个时期恐怕还要在政策力度和节奏上做更细的谋划和更多的微调。中国经济状况复杂,一刀切有时并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对待中国的一些带有泡沫的经济现象,慢撒气可能比釜底抽薪强。

(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热搜

违约 债务风险 风险偏好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