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六公司拉响面值退市警报 借壳是“罪魁祸首”

国际金融报 2019-09-23 05:20:40
摘要
同日,*ST神城的收盘价为0.94元,这是公司股价连续13个交易日面值低于1元,公司已经三次发布退市风险警示公告。2014年,印记传媒通过资产置换、购买资产和股份转让等方式,以60亿元的交易价格借壳高金食品上市,上市公司由“猪肉股”摇身一变成为“影视股”。

2014年-2015年是并购重组、借壳的高峰期。彼时,监管层对借壳上市的定义较为宽泛、规范不到位,极易被规避和绕开,同时概念炒作的风气盛行,借壳上市频频引发资本市场乱象。另外不能忽视的因素是,A股市场的退出机制逐渐规范、证监会不断强化退市监管,以及投资者愈发理性。

9月20日,由于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ST大控开始停牌,等待上交所作出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

同日,*ST神城的收盘价为0.94元,这是公司股价连续13个交易日面值低于1元,公司已经三次发布退市风险警示公告。

前有雏鹰农牧、华信国际刚刚锁定“退市命运”,*ST印纪(印纪传媒)、*ST大控(大连控股)和*ST神城(神州长城)也跟着提前拉响面值退市警报,而3次在退市边缘徘徊的*ST华业,目前仍面临“生死一线”。

自2018年中弘股份成为“面值退市第一股”以来,今年雏鹰农牧、华信国际先后因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启动强制退市程序。数据显示2019年,已有6家上市公司发布面值退市风险警示,同比激增500%。

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公司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公司股票可能将被终止上市。

追溯历史,不少濒临退市的公司都曾有过“高光时刻”,如印记传媒的市值一度超过400亿元,远在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之上,而华信国际的市值甚至曾高达480.5亿元。

那么为何短短几年内,这些公司就从“明星股”沦落至“退市股”?近年来,“面值退市股”的数量为何突飞猛涨?还有哪些公司也存在面值退市风险,需要投资者谨慎应对?

1

借壳惹的祸?

《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不少“退市股”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点——借壳上市。

2014年,印记传媒通过资产置换、购买资产和股份转让等方式,以60亿元的交易价格借壳高金食品上市,上市公司由“猪肉股”摇身一变成为“影视股”。

借壳上市后的前三年,公司业绩表现较为亮眼。2015年-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2亿元、25.06亿元、21.88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5.74亿元、7.31亿元、7.69亿元,轻松完成了借壳时的业绩承诺。

但到了2018年,印纪传媒的业绩出现断崖式下跌。公开数据显示,当年公司实现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83.44%;实现归母净利润-17.8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32.37%。对此,公司在年报中给出解释,表示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公司下半年业务几近停滞。

与印记传媒有着相似的经历,神州长城同样是借壳上市,同样也在2018年“业绩变脸”。

2015年,原上市公司中冠A以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神州长城100%股权,后者因此得以借壳上市,交易作价30.68亿元。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与施工等。

2015年-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0.1亿元、46.65亿元、64.9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7亿元、4.74亿元、3.8亿元,仍能保持稳定盈利。

2018年,神州长城实现营业收入24.31亿元,同比下滑62.58%;实现归母净利润-17.36亿元,同比下滑556.66%。

对于业绩下滑,公司解释称,报告期内,因银行等金融机构抽贷等原因造成公司流动性困难,大量债务发生逾期,公司资产被冻结,较多项目无法正常进展或停工,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减少、毛利率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退市的中弘股份此前也是通过借壳实现A股上市。

上述面值退市股都有着一个共同身份——借壳股,在过去“炒烂”的年代,借壳股曾是市场最为追捧的一类。对此,一位资深券商人士指出,2014年-2015年是并购重组、借壳的高峰期。彼时,监管层对借壳上市的定义较为宽泛、规范不到位,极易被规避和绕开,同时概念炒作的风气盛行,借壳上市频频引发资本市场乱象。

直至2016年,为治理重组乱象,证监会在两年内发布了多条新规,包括取消借壳上市配套融资、提出18个月的再融资间隔期要求等,并购重组市场趋向理性。

2

花式保壳

面对面值退市风险,一些公司通常会采取多种措施“花式保壳”。尤其是三次濒临退市的*ST华业,其保壳之心尤为坚定。

今年6月以来,*ST华业已3次步入“面值退市”的生死通道,但总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6月6日-20日,公司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开始进入退市倒计时风险预警。所幸,公司股价在26日和27日的危急时刻连续拉出两个涨停板,再度站上了1元“保命线”。

7月26日-8月8日,公司股价又一次连续10个交易日低于1元,此后几天连续上涨,在8月13日再度站上1元生死线。

8月22日-9月12日,*ST华业已连续16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距离终止上市仅差4个交易日。

就在此时,*ST华业发布公告,为支持公司债务重组,增加公司可持续经营资产,公司实控人周文焕及西藏恒久同意将重庆思亚医药50%股权无偿注入公司,另外50%股权由公司及金融债权人共同设立的有限合伙企业平台接收。经申请,重庆市公安局同意解除重庆思亚医药下属14家子公司股权冻结,支持公司债务重组。

这一举动的作用十分明显,9月16日,*ST华业开盘即涨停,盘中虽有小幅回落,但收盘恰好涨停封在1元。

为了保壳,有公司实控人选择无偿给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也有公司选择引入重组对象,以摆脱债务危机。

而*ST大控董事长则是卖房增持,试图提振股价。

9月11日晚,在*ST大控连续15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之际,董事长林大光抛出一份增持计划,拟自9月12日起的6个月内耗资5000万元-2亿元增持公司股票。值得一提的是,林大光将通过处置位于深圳前海的部分房产及抵押贷款方式筹资增持股票。

由于投资者普遍认为该增持计划“炒作”意味甚浓,上述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未有起色。9月12日,股价继续下跌4.82%。9月20日,连续几日跌停后,*ST大控已经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退市几乎已成定局。

可以看出,同为尝试保壳,*ST大控的效果却不如*ST华业。

3

“面值退市股”猛增背后

4

这些一元股

近年来,A股市场的退市力度加强,“仙股”的数量也明显增加。《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9月20日收盘,股价低于面值(1元)的A股公司共有7家,股价低于1.5元(包含1.5元)的A股公司有23家。

除了前文提及的雏鹰农牧、华信国际、*ST印纪、*ST大控、*ST神城、*ST华业,股价低于面值的还有金亚科技。此前,*ST欧浦已连续7个交易日股价低于股票面值,但在9月20日涨停,收盘价超过1元。

其中,金亚科技、*ST保千、*ST凯迪则因涉嫌欺诈发行、信披违法违规等原因而被“强制退市”。

证监会曾披露,为了达到发行上市条件,金亚科技通过虚构客户、虚构业务、伪造合同、虚构回款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骗取IPO核准。已查实金亚科技在IPO申报材料中虚增2008年、2009年1至6月营业收入,占当期公开披露营业收入的47.49%、68.97%;同一时间段内,金亚科技虚增利润金额分别达到3736万元、2287万元,分别占当期公开披露利润的85%、109%,涉嫌构成欺诈发行股票罪。

此外,*ST庞大(庞大集团)、*ST鹏起、ST锐电等这类股价接近1元的上市公司也需要警惕。

2017年4月,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对庞大集团展开立案调查。随后,庞大集团发布公告称,如公司因前述立案调查事项被证监会最终认定存在重大违法行为,公司股票存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暂停上市风险。

作为一家重资产且高速扩张的汽车经销商,庞大集团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但在被立案调查期间,公司逐渐失去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信任,融资成本上升,让公司陷入融资难和资金链紧张的困境。这一融资困境在公司的财务状况上体现得十分明显,公司在2017年开始业绩下滑,2018年由盈转亏。

事实上,“面值退市股”的数量增多,不能忽视的因素是,A股市场的退出机制逐渐规范、证监会不断强化退市监管,以及投资者愈发理性。

2018年7月,证监会发布新规,明确上市公司构成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交易所应当严格依法作出暂停、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同年11月,沪深交易所发布了修订后的退市规则,明确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具体违法情形和实施程序,新增社会公众安全类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受益于日益完善的退市机制,2018年全年A股共有3家上市公司退市,分别是吉恩镍业、昆明机床、烯碳新材。此外,深交所还作出了对长生生物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决定。

从退市方式来看,面值退市过往并不是上市公司的主要退市方式。已退市的几十家A股公司中,业绩亏损是退市的主要因素,还有因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涉及五大安全领域重大违法等原因触及退市条款。

不过,今年以来,面值退市的市场化退市方式似乎占据了上风。

一位资深投资者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在严监管的背景下,重组上市的标准已与IPO标准等同。同时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情况下,壳资源越来越不“值钱”,尤其是“垃圾壳股”的价值不断下降。

上述券商人士指出,市场投资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17年以来,白马股和蓝筹股愈发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如贵州茅台和中国平安的股价翻了好几倍,而亏损股和垃圾股则遭到投资者的抛弃。同时,垃圾公司加快退市已成市场共识,股价跌破面值相关公司的基本面和持续经营能力难以支撑其上市公司地位。

热搜

退市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