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银行“类货基”短期抢眼 货币基金还有“钱”途吗?

国际金融报 2018-09-12 07:52:47

自资管新规明确打破刚兑后,银行保本理财产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下行调整至3%左右。与此同时,银行“类货基”产品却逆势受到投资者追捧。

收益脱颖而出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两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银行正在推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也就是近期业内常谈的银行“类货基”产品,该类产品是近期较受投资者欢迎的品种。

据悉,每家银行推出的“类货基”产品略有不同,通常认购起点为5万元,赎回期限主要有“T+0”和“T+1”等,主要投资范围是货币市场工具,每日均能开放申购。而吸引众多投资者认购该类产品的最大原因在于,其与货币基金有着非常相似的流动性,且平均收益率要超过货基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

“像我们银行的类货基产品收益基本比较稳定,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为3.96%。”北京某股份制银行理财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道。

在打破刚兑的环境下,银行保本理财产品逐渐走下历史舞台,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则一路下行。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4.21%,而到了二季度末,则降至3.92%。截至9月11日,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3.06%,依旧持续走低。

众多“宝宝类”产品也未能幸免。以天弘基金余额宝为例,截至9月11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3.104%,创下近两年来新低。

上述银行理财相关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由于货币基金也属于银行理财实际投资范围中的一种,随着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持续下降,银行理财收益受其影响也有下降趋势。预计货币基金后期7日年化收益率的调控范围会在2.5%到3.5%之间,这也属于正常范围内。近期来看,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受债市慢牛行情带动,整体而言,其表现更加趋于稳定。

下图为记者在向两家银行询问理财产品时,相关理财人士向记者介绍的两只银行“类货基”产品简介:

货基或遭分流

除了回报率高有吸引力,相关监管政策调整也利好“类货基”产品的推出,使得“类货基”产品的估值方法更加稳定,购买门槛也更低。

比如,央行7月份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在严格监管前提下,暂参照货币市场基金的“摊余成本+影子定价”方法进行估值。另外,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银行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可以投资各类公募证券投资基金。

需求旺盛的银行“类货基”产品自推出以来,其产品数量逐步增多。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1日,已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近20家银行推出 “类货基”产品。

眼看着“类货基”产品迅速扩张,是否会对货币基金市场造成一定冲击?银行重新夺回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机会是否已经到来?

天相投顾投研总监贾志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在做固收类产品方面是有传统优势的,无论是在选择传统标的还是风险掌控上,相对于公募基金均有优势。但现在发行的“类货基”主要是应对资管新规的过渡性产品,也是替代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不错的方法。过渡期后,这类被叫做“现金管理工具”产品的未来方向仍然是打破刚兑和净值化。然而,投资者未来是否会热衷于该类产品,主要取决于该类产品的收益波动。

华南某公募基金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银行手里握有大量的客户资源;其次,在货基遭遇T+0赎回限额后,更能体现出银行T+0理财的优势所在。综上,银行“类货基”产品将会对货基资金产生分流影响。

银行“类货基”与公募货基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 银行“类货基”投资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的比例无限制。

第二, 银行“类货基”每只产品持有单只证券或单只公募基金的市值不得超过该理财产品净资产的10%;全部公募理财产品持有单只证券或单只公募基金的市值,不得超过该证券市值或该公募基金市值的30%;全部理财产品持有单一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30%。

第三, 流动性资产方面,开放式理财产品应当持有不低于该理财产品资产净值5%的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和政策性金融债券。

第四, 商业银行每只开放式公募理财产品的杠杆水平不得超过140%,每只封闭式公募理财产品、每只私募理财产品的杠杆水平不得超过200%。

热搜

货币基金 类货基 收益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