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跨境支付监管风暴:新模式或将出台 严查重罚“无照驾驶”

金融界网站 2019-09-11 07:16:52

随着国内支付市场趋于饱和,不少支付机构早已将目光转向了跨境支付领域,近期关于跨境支付无证经营的话题热度不断上升,再次将跨境支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总会计师孙天琦在一场活动中为现在热络的跨境支付结算市场画了几条“无证驾驶”的红线,引起支付行业与跨境电商行业的关注,孙天琦认为跨境交付模式金融服务的更加开放是大趋势,强调金融必须持牌经营,以及金融牌照必须要有国界。

对于在它国取得牌照,业务经验所属国家取得牌照的跨境支付机构,定性为无照驾驶。与此同时再次强调了违法的银行、证券、保险、支付等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相关金融监管部门要严查重罚跨境“无照驾驶”。

一时之间风声鹤唳。

而事实是,跨境支付市场的“冷空气”在今年7月份就已降临,央行支付结算司召集银联、网联两大清算组织及部分支付机构召开了一场跨境业务研讨会,再次重申了跨境业务持牌经营的重要性。

而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已下发了《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对“支付业务合法资质”进行了强调。

可以看出,监管在进一步加强对支付机构牌照的管理,提高金融业务的准入门槛,今年刚刚成为蓝海的跨境支付自然成为被重点关注的对象。

央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相继对跨境支付表态,纷纷强调支付机构不得无证从事跨境支付业务,预示着行业将面临强势监管风暴,跨境支付格局将产生变化。

跨境蓝海迎来风暴

2013年5月第一批跨境支付试点企业名录公布之前,中国跨境支付几乎被未取得国内支付牌照的外资支付机构纵横。

而后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促使国内一批支付机构迅速崛起,跨境支付的竞争不断加剧。相对于境外消费、出国留学等场景,跨境出口电商市场之下催生的跨境收款服务在不断的走进监管的视线。

与传统的支付业务不同,跨境支付不仅要符合中国相关部门监管要求,还要符合当地市场的政策及相应法规。

目前在为中国企业提供服务的跨境电商收款领域,除了Payoneer、PayPal、World First这样的国际支付机构,还有PingPong等这样的在境外持牌的本土收款公司及一部分本土持牌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

在此前召开的跨境业务研讨会,央行明确表示:“跨境业务需合规经营,凡是没有取得监管许可而为中国境内居民提供跨境支付结算服务的企业都属于跨境无证经营,并强调境内机构6个月内必须停止与无证跨境机构进行合作”。

这意味着跨境支付将逐渐告别无牌经营的时代,牌照将成为各支付机构开展跨境业务的硬性要求。新的市场规范,无疑会使跨境支付市场出现一定的变化。

跨境支付如何破局

按照监管思路,任何为中国居民提供跨境支付结算服务的机构,都必须取得中国监管机构颁发的相关牌照,包括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以及相关跨境外汇、人民币支付结算服务资质,接受中国监管部门的监管。

如果境外机构需要直接向中国居民提供跨境支付结算服务,则必须在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向监管部门申请取得相关牌照,并以该持牌企业为服务主体向中国居民提供跨境支付结算服务。反之则属于“无证经营”。

那破局就在跨境支付平台需在国内取得支付牌照,尤其是取得互联网支付牌照,再向外管申请跨境支付试点资质。

「支付百科」了解,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中除两大巨头外,还有28家支付机构获得过跨境支付资质。

这相当于国内总超过五十家持互联网支付牌照的机构的获得率或跨境从业率只有60%左右,而由于央行在2015年暂停支付牌照申请之后,跨境支付平台难以通过申请流程获牌,依照「支付百科」目前来看,最佳的捷径是跨境支付平台只得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取得支付牌照和跨境支付试点,从而摆脱“无证驾驶”的监管制约,安稳的从事跨境支付业务。

当然实践比想象要难的多,由于持有这两类牌照的机构数量少且价格高,而受跨境支付市场规模及收益因素制约,不是每家跨境支付平台的现金量都足以支撑它们去采购牌照,一位跨境支付机构从业者对「支付百科」表示:整个跨境支付一年的交易额不足万亿,收益一览无余,处于狼多肉少的状态。

World First算是跨境支付里的幸运儿,由于在去年11月份被蚂蚁金服7亿美金并购,依托于支付宝完善的支付牌照体系,从而“得道升仙”。

几家欢喜几家愁,据「支付百科」了解,位于南方的一家融资多轮的跨境支付机构已经在寻购国内的持牌机构来进行解决监管影响,但由于股东资金没有到位导致收购流产。

而Paypal对中国支付牌照已经申请了第8个年头了,牌照曙光至今未到。

监管内部也产生过分歧,此前有监管内部人士对「支付百科」表示,有些业务实际发生在海外,按国际通则来说无需持有中国的支付牌照。在今年的“跨境严管”之前,监管重点在跨境交付、在中国设立商业存在上,要求持有支付等金融牌照。

但是目前跨境消费现在也被监管纳入“持牌业务从业”范围,监管认为跨境消费也应持有中国的支付牌照,中国企业在海外需要收取美元的收单服务,若中国企业汇回中国,那收美元的这家机构则需要持有中国的支付牌照,从而波及到文前那么些跨境支付公司。

跨境收款“无证经营”现状

目前跨境支付“无证经营”企业是以境外持牌机构的身份,和中国境内银行或持牌机构合作,为中国卖家提供收款服务。

跨境支付现状

在这种服务模式中,收款公司处于业务流程的中心位置,掌握着用户及整个交易的关键数据,境内银行或持牌机构沦为通道。

此外,在这种模式下,监管会认为存在一定的监管真空,容易形成资金池;同时可越过监管,利用灵活的离岸牌价来应对市场需求。监管部门无法通过持牌机构穿透到业务底层,这也是监管部门下重手整顿的根本动因。

卖家在无牌收款公司的引导下,在境外或者境内的银行或者持牌机构开设账户,卖家通过出售商品获取的资金,首先进入到境外账户中,如果商家不进行提现,将在商家境外账户中储存。

而卖家如果有提现的需求,则需要登陆收款账户,再将储存在境外账户的资金,结汇到境内账户中。

在这个过程中,多数境内银行与持牌机构并非与商家直接对接,而是加入了无牌收款公司的通道环节,导致境内银行及持牌机构无法直接获取交易数据,境内银行与持牌机构仅仅是核对卖家的银行卡号、姓名等信息。

多数境内银行与持牌机构无法对境内外交易双方进行真实性审核,也无法直接触达卖家以及背后真实的资金流和信息流,而监管部门是无法监管境外持牌机构的,这中间必然存在监管盲区。

跨境支付机构趋势

跨境支付作为一项重要的支付业务,对于维护国内金融稳定、防范风险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要有效杜绝其存在的风险和盲区。

如充分发挥境内银行或持牌机构在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卖家或许将不能只与无牌收款公司建立合作,还要成为境内银行和持牌机构的客户,这样才能方便境内银行和持牌机构获取交易数据,核查贸易的真实性。

未来模式畅想

消息人士向「支付百科」透露:或许未来比较可行的一个方案是,否定卖家在境外持牌机构的客户身份,不允许卖家和境外持牌机构做指令交互,凡是通过境外持牌机构进到国内的款项,国内银行或持牌机构全部拒收。

根据上述构想,卖家只能通过委托境内银行或持牌机构来收款,指令是由境内银行或持牌机构发出的。这种方案与现有模式的最大区别是,卖家只能在境内持牌机构或者银行的界面上操作提款,或许不再能够去境外持牌机构的收款界面操作。

通过上述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无牌收款公司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作用,卖家实际上是与境内银行或持牌机构建立了联系,而无牌收款公司将成为境内银行和持牌机构的海外收单服务商。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客户身份的识别,更准确地判断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范围与资金交易情况,更及时有效地核实跨境交易金额和交易商品是否匹配,降低不法分子通过制造虚假交易或虚假贸易合同向境外非法转移资金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境内持牌机构或者银行能够获取更多交易相关信息,可运用更多的手段或工具去验证每笔交易的真实性,保证反洗钱系统监测可疑交易的效果。

整治无证经营意图明显

跨境支付的市场体量不容小觑,早在 2015 年时,跨境支付带来的收入规模就已经达到了 3000 亿美元,跨境支付带来的交易费却占到了全球支付交易费的 40%。

麦肯锡曾预计,到 2020 年,跨境支付有望创造高于 2 万亿美元的收入;到 2022 年,全球跨境支付交易将达到 6 万亿笔。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布,2018年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互联网交易金额超过4900亿元,比2017年增长55%。

然而,跨境支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业务风险也随之凸显,给外汇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既往发生的风险事件来看,在跨境支付业务开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无牌收款公司等配合非法商户,通过合同及单据造假合谋逃汇、刷单及从事地下钱庄业务等非法行为亦不鲜见。

监管寄希望于通过重构业务流程,依托境内银行或持牌支付机构来扫除监管盲区,这样就能清晰明了的看到每笔款项背后的主体,这个主体从什么地方收了多少钱,在境内有多少账户。

此外,通过提升境内银行或持牌支付机构在跨境支付产业链条中的地位,使其扮演更关键的角色,同时也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监管利用可以把控的这些机构,去实现对下层商家的监管,而不是让境外管不到的机构来管。

未来,跨境支付或许也将迎来“断直连”,境内外持牌机构之间一定要通过网联或银联等拥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来完成清算,这也是监管的意图所在,清算机构所期。

境外持牌机构把资金划转给网联或银联,网联或银联再把资金划给境内银行或持牌机构;交易指令是由境内银行或持牌机构接收之后,先发给网联或银联,然后通过网联或银联发给境外持牌机构,完成扣款动作。这是监管落地后合规的操作流程。

随着跨境支付业务监管趋严,未来整个跨境支付行业或将迎来巨变,随着监管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业务流程的重构等措施,将有效提升跨境监管能力,防范内外风险联动,构筑跨境支付监管新生态。

本文来源:支付百科

热搜

跨境支付 监管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