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谣言止于智者,个人养老金如何享受税收优惠?
金融界 2024-11-06 09:20:28
近日,关于养老金缴税的传言引发广泛关注。为厘清相关概念,本文将详细解析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构成及相关税收政策,以帮助公众正确理解养老金的征税情况。
基本养老金免征个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退休人员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都属于免税范围。无论金额是否超过5000元,退休后领取的基本养老金都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退休人员退休后继续工作,其新的工作收入仍需按照相应规定缴税。返聘退休人员的兼职收入应按"劳务报酬所得"税率缴税,而在新岗位获得的工资则需遵循一般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缴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延长离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从所在单位取得的工资、补贴等,可视同离退休工资免税。
年收入多少才能享受个人养老金税收的优惠?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包括: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即“五险一金”中的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由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发起,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的职工养老金计划。目前只有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才有这种福利。需强调的是,企业年金在领取时,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同的领取方式(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需缴纳的税额不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储蓄计划,包括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等方式。
而传闻所说“领取养老金要缴3%个税”,这里的养老金准确的说应该是针对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储蓄计划中的个人养老金而言的,而非基本养老金。
2022年11月25日,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养老金的缴费由参加人个人承担,每年缴费上限为12000元,可按月、分次或按年度缴费,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可享受税收优惠。
根据收入水平的不同,个人养老金的节税效果也有所差异。年收入不超过3.6万元的群体,每年往个人养老金账户存入12000元,虽然无法实现即时节税,但可以将3%(约360元)的个人所得税延迟到法定领取退休金时再缴纳。而年收入超过3.6万元的群体,都能实现不同程度的节税,且收入越高,节税力度越大。
个人养老金的投资选择灵活多样,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可用于购买银行储蓄、理财产品、公募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那具体购买什么金融产品,和你平时在银行存钱一样自己说了算,根据自己的理财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等可进行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养老金是专属于个人的养老资金,只有在退休后才能取出,并在领取时需要按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每个人心中的期盼,因此,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然而,关于养老的各种谣言却屡见不鲜,更需要我们大家辨别真假,而个人养老金的这种强制储蓄机制有助于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随着年底的临近,提醒大家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完成个人养老金的缴存,以确保在次年3月享受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