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联合资信、联合评级: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外贸及服务行业债务风险上升

金融界债券 2020-04-03 14:19:21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20年3月采购经理指数显示,3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大幅回升,其中制造业PMI为52.0%,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回升22.7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0%,比上月回升24.1个百分点。正如统计公报所言,“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回升至临界点以上是2月份大幅下降后的反弹,更多反映的是一半以上的调查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比上月有所改善,并不能代表我国经济运行已恢复正常水平。”同步发布的国家统计局对3月PMI数据的权威解读表示,“虽然3月份制造业PMI大幅回升,但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仍然较大,本月反映资金紧张和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分别为41.7%和52.3%,比上月上升2.6和4.1个百分点。”显然,在2月全国经济几乎停摆的基础上,3月以来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的快速推进,以及全国各地陆续解除对人流物流等的隔离限制,3月PMI数据的强劲反弹是必然的,但经济扩张能力依然较弱,经济下行压力并未明显减轻,尤其外贸和服务行业总体债务风险有所上升,应予以足够重视。

  一、3月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外贸形势趋于严峻

2月PMI出现断崖式回落,制造业、非制造业和综合PMI低至35.7%、29.6%和28.9%,均创历史新低。与之对应的实际经济表现是:需求急剧萎缩,社零剧降20.5%,投资大降24.5%,出口下降15.9%;供给急剧收缩:工业增加值下降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下降17%,利润大降38.7%,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13%,均创本世纪以来新低。在此历史大底基础上,已公布的3月PMI大幅反弹,说明3月实际的经济运行情况肯定好于2月,3月各项经济统计指标环比也肯定会有可观表现,但同比数据未必有多亮眼(去年同期基数较高)。3月以来国内疫情形势复杂化、国外输入性风险加大,疫情防控不能放松,内需难以快速启动;同时疫情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扩散升级,全球经济转向衰退,外需大幅收缩不可避免。这就相当于我国经济短期内受到程度远大于当年的“非典+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面临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和内外需收缩之双重冲击,下行压力或将更加严重,3月经济运行难有大的起色,一季度GDP负增长已成定局,全年实现增长目标承压。

3月,我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46.4%,非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36.8%,仍然均在荣枯线以下,处于收缩状态,而且均是连续3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我国外贸形势进一步趋于严峻。3月以来虽然国内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但海外疫情扩散升级加剧,欧洲已成重灾区,美国疫情迅速恶化,各国相继进入紧急状态,封锁关闭人流物流通道,全球供应链遭遇严重冲击,我国出口企业面临订单被取消、减产、裁员等困境。这种情况下,部分外贸相关企业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企业现金流更趋紧张,债务违约风险高企,信用风险显著上升。

二、服务业恢复较慢,风险较为集中

3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2.3%,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总体上有所恢复;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7.3%,新订单49.2%(新出口订单38.6%),其他投入品价格、销售价格、从业人员、在手订单、存货、配送时间均在收缩区间(49.4、46.1、47.7、43、46.1、46.4),可见总体上非制造业恢复情况不及制造业。分行业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8%,比上月回升21.7个百分点,但服务业新订单指数(49.3%)、投入品价格及销售价格指数(48.9%和44.9%)、从业人员指数(46.7%)依然在荣枯线以下,处于收缩态势;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1%,比上月回升28.5个百分点,除新订单指数(48.4%)仍在收缩区间外,其他分类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这反映出非制造业商务活动的提升,主要受益于重大建设项目和基建项目的政策促进,建筑业恢复较快。相较而言,服务业恢复并不明显。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对3月PMI数据的解读中透露,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生活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低于服务业总体指数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宿餐饮、旅游、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复工复产进度较服务业总体滞后,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位于收缩区间。其主要原因是,生活服务一般需要直接接触消费者,有些地方餐饮堂食等服务出于疫情防控原因仍未完全放开;目前国内疫情明显缓解,但国外疫情日益严峻,消费者信心恢复需要时间,客流少,企业营业收入较低,复工动力不够强。这些行业受到疫情冲击最大,恢复困难最大,而长期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营业收入,将导致其资金链断裂,部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随之上升。

三、供大于求矛盾突出,生产者价格依旧低迷

从需求端看,3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达到52.0%,非制造业新订单49.2%,较2月相比需求有所回暖。从供给端看,3月制造业生产指数54.1%,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2.3%。供需两端比较,供给侧扩张程度和恢复进程快于需求侧,由此形成供过于求局面,造成供给端大量企业产成品长时间库存和资金占用,不但影响企业营业收入和现金流周转,而且推低出厂价格,削弱企业效益,降低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

3月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45.5%(2月51.4%,1月53.8%),连续两月回落;出厂价格指数43.8%(2月44.3%,1月49%),也是连续两月回落。3月非制造业投入品价格指数(49.4%)和销售价格指数(46.1%)则是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在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等大幅回升的同时,价格指数却连续回落。一方面原因是上文所述供给侧恢复进程快于需求侧,企业供求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可能是国际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今年以来持续暴跌,导致上游生产者价格低迷,并进一步向下游消费价格传导,引起全产业链价格水平趋于下降,生产端通缩形势有所加剧。这种情况压缩企业营业利润空间,使生产经营压力增大,财务风险上升。

四、宏观政策应及时转向重启国内消费,扩大国内市场

疫情以来,国家密集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尽快复工复产。财政方面实施系列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增加有效投资,扩大内需。货币金融方面,采取降息降准和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引导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支持企业借新还旧,允许企业债务展期,维护企业良好信用记录。这些政策措施有效的推动了企业复工复产进程,也是3月PMI数据强劲反弹的主要动力来源。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再提前下达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增加面向中小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等,进一步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这些财政金融政策,主要围绕企业展开,着力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激发企业活力,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提高供给水平,保持就业稳定,在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发展中具有必要性紧迫性,可以发挥暂时性保企业救企业的作用。但在国内疫情得到初步控制,海外疫情升级,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初现,外需大幅萎缩的背景下,政策重点应转向长远,及时启动国内消费,主要依靠内需稳增长稳就业,通过扩大市场需求,稳定中小微企业预期和长期发展的信心,增强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和平衡财务的能力,从根本上促进企业信用质量的提高。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推出了向居民发放消费券、对汽车家电等大额消费品提供补贴、放松汽车房屋限购等措施以启动内消,激发消费,提高居民对生活产品及生活服务等的消费需求,从最终需求端助力相关企业稳定收入、改善财务状况,全面提升企业信用品质,值得全国推广,并在国家层面推出类似政策措施,以更大的力度全面提振国内消费。

热搜

PMI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