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靳毅:银行兴衰--马车上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上篇)

金融界网站 2020-05-28 09:40:10

文章要点

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起源于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但无论是从市场的广度还是经营的深度,英国银行业都已经全面让位于今日的美国。探讨当代商业银行制度,或者寻找优秀银行标杆,必然绕不过对美国银行业的研究。

在强者林立的美国银行业中,有着这样一个“异类”。它起源于遥远而又蛮荒的美国西海岸,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华尔街大银行站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而且相对于两百多岁的华尔街前辈们来说,它160多年的经营历史略显年轻;但是它又很“传统”,它比任何一家华尔街大银行都要接近银行的本源,在金融创新花样百出的今天依然坚守存贷业务,从没有懈怠对个人、社区、本地企业的服务。它很“大”,是美国“Big Four”之一,曾一度是全球市值最高的银行;它又很“小”,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美国的社区中,处处能见到它的身影,一个普通美国人身旁都可能有它的员工。

它,就是我们第一个要介绍的银行——富国银行(Wells Fargo)。在金融危机之后,富国银行因为出色的危机应对与经营业绩在美国银行业中脱颖而出,市场上对它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通过对富国银行经营历史的回顾梳理,不但可以近距离了解从19世纪中叶的西进运动到21世纪美国银行业大混战大联合的历史背景,更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富国银行在历史关口上的关键抉择。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讨论富国银行是如何在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等华尔街大银行占据天时地利的情况下成功突围,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

以上梳理,形成了报告《马车上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本文为报告的上篇内容,梳理了富国银行从自诞生之后130年间的发展历程。

风险提示企业经营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感谢分析师吕剑宇对本文编写作出的贡献)

(上篇)

一、富国银行速览

如微风起于青萍之末,今却屹立在世界之巅。富国银行160余年的经营历史,见证了美国的崛起。它从一辆马车、一个社区银行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地伴随着美国成长,一度成为世界市值最高的银行,它是美国梦最完美的“注脚”。

如今的富国银行是一家跨国银行和金融服务控股集团,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并在美国各地设立了的大区中心。截至2018年底,它是世界市值排名第四、美国资产规模第四的银行,按营收在2018年《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62位;在存款规模、房屋抵押贷款服务和借记卡市场上,富国银行存款规模全美排名第三。

2008年以前按照资产和一级资本排名,富国银行不仅远逊于我国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即使在美国也并非坐在头把交椅,而是位居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 Chase Bank)等之后。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富国银行逆势而上,并在2015年7月成为全球银行业市值冠军。在2016年富国银行“账户门”丑闻之前,它的市盈率接近13倍,同期工商银行市盈率仅有5.2倍。

除此之外,根据国际权威期刊——英国《银行家》(Banker)杂志发布的全球银行业竞争力排名显示,2016年前,他保持着多年全球品牌价值冠军银行的记录。富国银行的品牌价值不但与它的规模有关,更与它100多年的经营历史、与美国人的紧密联结息息相关。

富国银行自成立伊始,经历了技术革命的冲击、大萧条的洗礼、政府强征的打击,屡遭挫折却不断前进,最终完成了从“草根”到“王座”的跨越。通过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我们将它160余年的发展历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1852—1870s:马车时代,狂野西部的开拓先锋;(2)1870s—1905年:铁路时代,经营网络从大海到大海;(3)1905—1945年:在灾难与战争中,富国银行负重前行;(4)1946—1980年:从社区起步,与战后繁荣的加州共舞;(5)1980—1994年:于暗中蛰伏,等待吹响出击的号角;(6)1995—2008年:多次蛇吞象,从幕后走到台前;(7)2009至今:危机时一战成名,繁华中马失前蹄

二、富国银行百年史

1、1852—1870s:马车时代,狂野西部的开拓先锋

富国银行的前身之一,是1852年在加州淘金潮时成立于加州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富国公司(Wells Fargo &; Co.)。1848年,加州旧金山发现金矿的消息传遍了美国大陆,东海岸的年轻人被财富吸引,纷纷投身淘金浪潮。彼时旧金山人口从1848年的不到8000人猛增至1851年的3万人,整个加州每年产出价值超过5亿美元的黄金。淘金业的野蛮发展与人口暴增为西部邮运业带来了机遇。时任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 Company)董事的亨利?威尔斯(Henry Wells)和威廉?法戈(William Fargo)提议公司将业务伸入美国西部,但遭到了董事会其他成员的反对。于是二人集资30万美元,于圣弗朗西斯科的蒙哥马利街(Montgomery Street)开设第一家富国公司营业部,致力于将野蛮西部与发达的中东部连接起来。

最初,富国公司的业务为金粉、金块的买卖与运送。加州对于金矿采取“谁发现、谁拥有、谁开采,在宣称金矿所有权后开采团队不能离开金矿”的政策,富国公司就在开采营区附近就地办公,帮助开采团队称量金粉,按市价结算与运输。

除此之外,富国公司还帮助矿工收寄家庭信件、收发报纸,并针对多重运输需求设计了既可运人又能载货的富国公司马车。在马车时代的后期,富国公司经营地点拓展至整个西部,包括加州、俄勒冈甚至英属哥伦比亚,通过一系列收购、兼并、联合的方式垄断了中西部主要路上运输路线,邮政部门经营范围包括货运、客运、快递,银行部门经营范围包括存款、贷款、股票经纪、贵金属买卖、票据……当时的银行业务主要依附于邮政业务生存。

富国公司在加州从零做起,最终成为美国西部邮政业巨头的主要优势有三:实力雄厚的股东背景、“客户至上”的服务、良好的商业信誉。

(1)富国公司的创始人威尔斯与法戈是美国邮政运输业的最早的参与者。早在富国公司之前,两人就在美国东部分别创立邮政公司,在美国运输业大联合时期并入美国运通旗下。运营富国公司期间,两人一直担任美国运通董事。他们的背景,为富国公司带来了美国运通公司的关联业务;他们的眼界,决定了富国公司的志向不在于一城一地,而是要将整个美国西部纳入麾下。

(2)“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方针,千方百计全面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使富国公司的服务具有竞争力。作为富国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淘金者们大多是只身一人从东部前来,居住在淘金营区之中。富国公司的经营产品,不但包括买卖运输金矿,更涵盖了采买矿工们日常生活用品、传递与东部地区矿工家人往来书信、及时更新新闻与天气情况等。例如,从1852年成立伊始,富国公司就成为了加州选情与美国大选结果最快速的传递者,1860年是富国公司将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消息第一个传入加州。

(3)在数次危机中积累的良好信誉,是富国公司赖以生存的根本。1852年11月萨克拉门托城区发生火灾,烧毁近1600栋建筑,总损失超过500万美元,刚营业不到半年的富国公司办公室也在其中。但富国公司并未因此气馁,它一方面收集客户订购需求,另一方面向城市重建基金捐赠,为市民筹集衣物,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1853年1月萨克拉门托河又发洪灾,城市通往营地的道路中断,一些营地物资供应中断,只有富国公司的邮递员依然穿梭在崎岖的道路上,为矿工们带去食品、新闻消息、家人和朋友的关切。

1855年,由于个别银行经营不善突然倒闭,旧金山发生金融业恐慌,数家主要银行遭遇挤兑,富国公司银行部门也未能幸免,被迫关门一天。第二天银行再度开门营业,尽管在挤兑中损失了1/3的资产,但富国银行因为在本地资产储备相对充足,最终挺过了危机。柳暗花明,这一危机扫清了富国银行在旧金山的主要竞争对手,为其开拓了更大市场。

2、1870—1905年:铁路时代,经营网络从大海到大海

2018年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黯然离职的时候说:“我战胜了所有竞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这句话在19世纪70年代的富国公司创始人面前同样适用。富国公司垄断西部陆路持续了三四年后,美国中西部铁路建设成功的消息传来,富国公司被拉下神坛。

1869年,被誉为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的太平洋铁路全线贯通,由于太平洋铁路运力高、成本低、速度快,且路线与富国公司洲际运输路线高度重合,富国公司的运输马车在与火车的较量中败下阵来。为了获取在太平洋铁路上排他性的运输权力,富国公司以十分高的溢价收购了在太平洋铁路上有独占地位的邮政公司——太平洋联合运输公司。这次收购直接导致富国公司创始人离场,控制权转移到了太平洋联合运输公司掌门人、铁路大王劳埃德特维斯(Lloyd Tevis)的手中,并开启了他执掌富国公司的20年。

富国公司的经营触角伴随着铁路网络延伸至美国东海岸。1888年,富国公司掌控了美国东北部铁路运输权,这是第一个贯通了从纽约到旧金山、从大海到大海的全国性运输线路。与此同时,加州农业与手工业的兴起,也推动富国公司银行业务从贵金属计量、买卖向商业银行存贷业务、票据业务转移。到了世纪之交,富国公司经营运输与银行网点已经从1871年的436个增加至3500个,覆盖了西部、中部、东北部主要经济区。到1910年,富国公司网点上升至6000个。到1918年富国公司快递业务被收归国有前,其网点数量已经突破10000个。

1872年,富国银行的另一前身——西北国民银行(Northwest National Bank)由明尼苏达州的当地农业企业家集资20万美元在明尼阿波利斯创立。西北国民银行依托穿越明尼苏达州的北太平洋铁路,经营农业相关存贷与投资业务。由于正值明尼苏达州农业开发与繁荣时期,到1887年,西北国民银行净资本就增长到330万美元。

100多年前,富国银行就致力于培育客户的终身关系。20世纪初,在富国银行的帮助下,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家族沿美国东海岸拓展运输业务,并与富国银行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今天,富国银行依然在为范德比尔特家族修筑的比尔莫庄园提供贷款和金融服务,帮助其逐渐发展成为不仅包括客栈和酒店,更是集餐厅、商店、酒厂和零售商品于一体的大型农庄和太阳能农场,并成为美国知名的综合度假圣地。

此外,富国银行也与赫斯特家族有着深远的合作历史。乔治?赫斯特(George Hearst)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富国银行的驿站马车,为美国铸币场运送金银。乔治?赫斯特的妻子菲比(Fitti)是一个活跃的投资者和慈善家,一直信赖富国银行的投资和信托服务。多年以来,赫斯特家族已经从最初的一家矿业公司和一家报社,成长为今天世界顶级的媒体和信息集团,其业务范围也已经扩展到150多个国家,旗下企业达到360多家,与富国银行的合作关系始终牢固而紧密。今天,仍由富国银行的财富和投资管理部门负责满足赫斯特家族成员的个人金融需求,公司银行部门为赫斯特集团提供信贷、财富管理、信托和投资银行等公司金融服务。

3、1905—1945年:在灾难与战争中,富国银行负重前行

20世纪上半叶对于富国银行来说可谓是多灾多难。1905年,富国公司被拆分快递与银行部门,银行部门与内华达国民银行合并,成立了富国内华达国民银行(Wells Fargo Nevada National Bank)。新银行本准备放开手脚、大展宏图,却在刚成立时就遭受多重考验。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与随后的大火摧毁了大部分商业区,其中包括富国内华达国民银行大楼。但是富国银行发挥了先辈们的坚韧精神,在铸币厂旁继续办公,接受客户的存取款委托,使得银行信用未受到影响。在灾后重建期间,各地援助资金涌入旧金山,富国银行的存款在18个月内从1600万美元增长到3500万美元。

1907年纽约又爆发金融恐慌,数家纽约银行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并在当年的股市下跌中损失惨重,未能按时兑付客户资产。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遭受打击,并最终引发挤兑。这场危机从纽约传染到芝加哥,并最终蔓延至全国。在危机持续的六周内,富国银行每周损失1百万美元存款,但最终还是凭借着稳健的经营策略与公众信任渡过了危机。这场大恐慌,也直接推动了1913年最终贷款人——美联储的诞生。

1918年,联邦政府鉴于美国快递网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突出作用,接管了富国公司快递业务,并将富国公司在国内的所有营业点并入国营运输公司之中。一直以来荫蔽着富国银行的大树被连根拔起,仅留下富国银行在旧金山的一处营业点,一切又将从零开始。

1923年,富国内华达国民银行与联合信托公司合并,并更名为富国银行与联合信托公司(Wells Fargo Bank &; Union Trust Company)。随着1927年《麦克法登法案》(McFadden Act)的签署,银行业跨州经营被禁止,富国银行进入了长一时间的内生发展期。

西北银行——富国银行的另一重要分支——也起源于这一时期。在兴盛的美国20世纪20年代,美国农业部门并没有享受到多少繁荣带来的红利。在以农业为主的中西部各州,当地银行因向农场主过度放贷而深陷困境。从1920年至1929年大萧条前夕,中西部共有1500家农业银行倒闭。为了将中西部小银行联合起来,增强抵御经营波动与经济危机的能力,在大萧条爆发的几个月前,西北国民银行发起了西北银行联盟(Northwest Bancorporation)。

对于加入联盟组织的会员银行,联盟会购买会员银行的股票,联盟成员之间相互担保,共享流动性。第一年就有90家银行加入联盟,到1932年最多时,联盟内共有132家银行。1930年,银行联盟总存款超过1亿美元。这一组织的存在不但稳定了会员银行的日常经营,更尽可能为会员银行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在整个大萧条期间,没有一家联盟会员银行倒闭,与之相对的,仅在1932年就有700多家中西部银行关门歇业。

除了上述作用之外,西北银行联盟还是三家绕开《麦克法登法案》,参与跨州经营的银行集团之一。经营范围包括了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爱荷华州、内布拉斯加州、蒙大拿州、华盛顿州。享有跨州经营的特权给了西北银行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直到90年代禁止跨州经营的《麦克法登法案》被废除,这种优势才被打破

4、1946—1980年:从社区起步,与战后繁荣的加州共舞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结束后,美国进入了长达30年的战后繁荣阶段。上百万美国军人退伍、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美国中产阶级人数膨胀,被战争压抑多年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与对物质消费的渴望得到释放。汽车、电视机等成为富裕美国家庭的标配,1945年到1955年,美国汽车保有量达到5000万辆,翻了一番。城郊的发展也使得拥有游泳池与花园的独栋别墅逐渐流行,房屋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金融服务需求大幅增长,10年间,支票结算量增长75%,普通民众走进银行,所办理的业务不再是存取款这么简单。

这个时代同时也是加州的黄金时代,美国在西海岸的军事存在与基地建设刺激了加州军工业、航天业的发展,特殊的干燥气候使加州畜牧业、果蔬业独树一帜。好莱坞与加州大学系统成为加州文化、教育的名片。蓬勃发展的经济、文化和宜人的环境,吸引了美国其他州与全世界的移民,20年的时间,加州人口实现翻倍,超过纽约州成为美国人口第一大州。

从50年代开始,富国银行开始了低调的扩张步伐。围绕总部旧金山,富国银行在湾区开设多家零售银行分支机构,与此同时,陆续收购了数家小型地方银行与一家信托公司。在60年代末,富国银行初步建成了州内分支网络,蜕变为一家区域性银行,成为美国第11大银行机构。富国银行抓住加州人口增长带来的房地产业机遇,将住房贷款与商业贷款发展成为特色业务,取得多年高速增长。1972年,富国银行登陆纳斯达克。1975年,西北银行资产规模为70亿元,此时富国银行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20亿元。

众所周知富国银行的名片是其社区银行,这种业务起源可最早追溯到二战之后,是时代选择与富国银行自我建设的共同结果。二战后,银行服务覆盖面的扩大、客户群体的下沉与加州城郊住宅社区的兴起,共同提供了社区银行的发展空间。

与比邻金融中心的华尔街同道们不同,富国银行认为:“富国银行首先是本地的,然后才是全国的……我们的出身是扎根于社区的小型地方银行,我们的员工在社区的街头巷尾与客户打成一片;然后我们凭借自己的努力,成长为社区银行业务上颇有心得的区域性银行;最后,通过不断并购和扩张,我们才成长为一家全国性银行。回望历史,富国银行的每一个业务,比如抵押贷款、投资、保险,都是从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州做起,最后才扩展到整个国家的。我们来自民间,而非与此相反。”

为了扎根于社区,富国银行做出了许多努力:

(1)在人员配置上,社区银行源于当地,服务当地。早在富国公司时期,富国银行就针对当时来美华工群体,推出了全美第一本中文企业名录。1947年,富国银行就在旧金山中国城开设了分支机构,员工多数为华人并使用中文服务。同样地,富国银行根据墨西哥裔、亚裔、非裔美国人、同性恋、跨性别者等不同社区人群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员工,使雇员对客户的需求理解更加深入,交流更加顺畅。直到今天,富国银行一直尊重多样性文化,下至普通雇员,上至领导层,都体现出了与客户群体相对应的人员安排。

(2)在业务渠道上,富国银行千方百计为客户提供便利。一方面,美国成为车轮上的国家,富国银行把汽车银行开到社区主干道路附近,服务人员可进行远程操作,让接送孩子的家庭主妇不下车就能办理简单的银行业务。另一方面,考虑到社区银行营业时间正好与客户们的上班时间冲突,富国银行将社区银行的营业时间延长至周六。通过电话热线,富国银行客服人员一天24小时为客户解决难题;如果前往网点不便,邮寄办理也是解决方案之一。

(3)最重要的,富国银行让社区化更接地气。富国银行不仅将网点开进社区,而且其员工更直接地参与社区经营与生活,成为社区的一部分。富国银行称“我们知道每一家网点所在社区的历史与渊源”,以鲜明的社区认同感为荣。富国银行网点融入社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网点建成社区中心,富国银行员工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他们记住客户的名字,在马路上偶遇时主动打招呼,建立与客户的私人关系,着力打造一种有温度、有亲和力的服务。二是进行社区投资,目前富国银行每年向网点服务的社区提供两亿美元以上的捐款,为社区提供大量的志愿服务。2014年,富国银行员工当义工的时间超过了174万小时,这些时间用于给学生上课、为无家可归者提供食物、帮助人们修建房屋或服务于社区非盈利组织的董事会。通过助人为乐、献爱心,富国银行融入了社区,赢得了朋友和客户

5、1980—1994年:于暗中蛰伏,等待吹响出击的号角

从1979年开始,加州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轮严重的衰退,对倚重住房贷款业务的富国银行增长速度造成了不小的打击。1979年富国银行营收仅增长了12%,对比1973—1978年年均19%的增速有显著的下滑。屋漏偏逢连夜雨,1981年,富国银行员工曝出美国银行历史上最大的一桩挪用财产案,对富国银行的声誉造成严重打击。

随着多年的调整与加州房地产市场的好转,富国银行在80年代后期开启了一系列并购项目。1986年,富国银行并购了英国米兰银行(Midland Bank)旗下的克罗克银行(Crocker National Corporation)。此次并购使富国银行成为美国第十大银行集团。之后,富国银行又在1987年并购了美国银行的个人信托业务;1988年并购了巴克莱集团(Barclays plc)在加州的巴克莱银行(Barclays Bank)分支机构。

到90年代初,富国银行通过并购已经将分支网络覆盖整个加州,成为加州第二大金融集团。通过对新兴科技特别是ATM的应用,富国银行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净利润从1992年的2.83亿美元上升至1994年年末的8.41亿美元。上市12年,富国银行投资者获得1781%的丰厚回报,其中巴菲特与80年代末对富国银行的投资最让人津津乐道。

巴菲特曾说他本来不太喜欢银行股,因为银行是一个高杠杆的行业,往往会得不偿失,但1989年时,富国银行的股价非常便宜,其总市值只有29亿美元,于是,巴菲特开始购入富国银行股票,并豪掷2.9亿美元买入总市值的10%。现在看来,这笔投资非常合算。根据2014年《财富》杂志对巴菲特投资生涯的总结,他对富国银行的投资总回报率达到9417%,年平均复合回报达到21%。

除了价格相对便宜,巴菲特对富国银行的青睐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对富国银行管理层的看好,“在富国银行,我想我们找到了银行业最好的经理人卡尔?理查德(Karl Richard)与保罗?黑曾(Paul Hazen)”,“近几年,来自富国银行的经理人一直广受各家银行的欢迎,但是要请到它的‘老宗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是对富国银行经营模式的赞同,巴菲特认为“只要不做蠢事,银行业是一个很好的行业。银行业能以极低的成本得到资金,无需做蠢事,就能赚钱。然而,银行业总是周期性的做蠢事,且一窝蜂的做蠢事,如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贷款。……至于富国银行,它的客户是无法被抢走的,客户数量每个季度都在增长,而客户就是富国银行的‘摇钱树’。富国银行不是依靠做蠢事赚钱的,它赚钱的阀门是极好的资产利差。”

(上篇·完)

热搜

银行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