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中美适度“脱钩”,反而对中国而言是一种机遇

凤凰网财经 2025-04-17 14:00:19
10秒看完全文要点
看要点

特朗普政府近期再次挥舞"关税大棒",以所谓"对等贸易"为由,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这一单边主义举措搅动全球供应链。面对这一变局,中国科技创新如何突破"卡脖子"困境?全球货币体系会否迎来重构?围绕这些关键议题,凤凰网财经对话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在接受凤凰网财经采访时表示,尽管西方在芯片、算法、大模型等部分领域领先,但在与民生经济相关的应用场景,尤其是制造业应用场景方面,美国几乎没有优势。

郑永年指出,特朗普提出的再工业化,目前也只是一种设想,未来难以实现。他表示,在这些应用场景方面,如果能够推进改革,将会催生更多原创性成果,那时西方就不得不依附于中国。

在他看来,当下,中国在中低端领域产能过剩,但在高端领域,已经开始转向原创,并将尽快补齐短板。所以,一些观察家认为中美适度“脱钩”对中国而言存在机遇,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因为中国拥有多种发展路径,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无需过度悲观。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诉
投资工具
每日热点资讯
5分钟了解今日热点资讯
全部评论
谈谈您的想法...
App内打开
打开App
推荐 要闻 7x24 理财 财 经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