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日,沃伦·巴菲特站在CHI会议中心的聚光灯下,面对全球近2万名股东,宣布了一个震撼消息:"我计划年底退休,格雷格·阿贝尔将成为伯克希尔的新船长。"
言论一出,市场巨震。在5月5日的交易中,伯克希尔哈撒韦A的股价大幅下跌5.12%,这再次印证了外界的观点:谁也不能代替巴菲特。
无须赘述谁是巴菲特。作为本世纪最成功的投资者,他的诸多理论早已深入人心。
为何巴菲特如此伟大?价值线本期从他丰富多彩的投资者生涯中,选择了五个小故事。
10岁立志投资投资股票
35岁我要变成百万富翁
1930年,霍华德巴菲特的第二个孩子出生。早产,体重不足三公斤,被取名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从小是个内向的小孩,能花几小时沉迷在火车模型目录中。比较突出的是,他在幼儿园时的爱好和兴趣就围绕着数字打转,巴菲特继承了妈妈的数学天赋,对数学几近痴迷。同时,他又继承了巴菲特家族的男人对金钱的痴迷。
巴菲特的母亲利拉据传拥有非常高的智商。利拉所生的巴菲特兄妹三人,智商均在148以上,巴菲特本人更是高达152。
巴菲特从6岁开始赚钱,骑车在社区送报纸。8岁,他就开始就读戴尔·卡耐基的著作,他后来感慨:“现在的年轻人,你越早读卡耐基的作品,你的人生就越早获得启发。”
1941年,巴菲特在本森图书馆找到了一本书,名叫《赚1000美元的1000招》,看完这本书后,12岁的巴菲特坐在朋友斯图·埃里克森家的门阶上,宣布自己在35岁的时候将会是一名百万富翁。
巴菲特很早就展现出了商业头脑,凭借送报时搭售口香糖等小商品,租赁弹球机,售卖二手高尔夫球等,买下农场等小生意,他在16岁中学毕业时,已拥有6000美元的财富,累相当于现在的5.3万美元。
有了钱之后,巴菲特回忆:“我可以让我独立。我不想让别人主导我。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而他想做的事,就是投资股票。大概从10岁起,巴菲特就对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巴菲特曾说过,因为他父亲是股票经纪人,所以他也想做股票经纪人。
巴菲特一有机会就去父亲的办公室转转——读《巴伦周刊》上的《交易者》专栏文章,看父亲书架上的书。他经常待在哈里斯·厄汉公司的客户房间。在这家公司,沃伦发现能够在“黑板上写东西”(股票价格),这令他痴迷不已。
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在每个孩子10岁的时候都会带他们去东海岸旅行一次,而旅行的目的地之一便是纽约证券交易所。
在巴菲特10岁那年,父亲把他带到曼哈顿市中心,拜访了规模最大的经纪公司之一的负责人。在那里,小沃伦见到了西德尼·温伯格(高盛CEO),巴菲特父子和西德尼·温伯格大概交谈了半个小时。
巴菲特回忆到:“我走出去的时候,他拥抱了我,说:你最喜欢哪只股票,沃伦?”这让他终身铭记。
刚满11周岁,巴菲特就购买了生平第一张股票。
几年后,沃伦·巴菲特以350名学生中的第16名从高中毕业,在他的毕业年鉴中,他描述道:“喜欢数学……是一个未来的股票经纪人。”
19岁时,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商业院被拒,但他已经读完了著名投资专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师名单上,发现格雷厄姆的名字,于是报考了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成为格雷厄姆的学生。
属于他的传奇投资人生正式开启。
三笔最伟大的投资
在巴菲特传奇的投资生涯中,有三笔伟大的投资最具代表性:
喜诗糖果
喜诗糖果是巴菲特投资理念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他遵循导师格雷厄姆“检验地”的教诲,着重于寻找价格被低估的资产。
在芒格推荐这家公司给他的时候,巴菲特持谨慎态度。他指出,4000万美元的价格是有形资产的3倍,远超其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推崇的投资标准(格雷厄姆曾教导“股价低于净资产2/3时闭眼买入”)。
最终,巴菲特买喜诗糖果价格为2500万美元,对应11.9倍市盈率。正是这笔交易,改变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看似高价买入的喜诗糖果,1972年到1999年间,其内部回报率(IRR)高达32%,表现极为亮眼。伯克希尔财报显示,2014年,在仅追加4000万美元投资的情况下,喜诗糖果累计为伯克希尔贡献了19亿美元的税前利润,成为驱动公司长期增长的核心引擎。
喜诗糖果的成功让他意识到,相比单纯追求低价,企业的内在品质与长期价值更为关键。自此,巴菲特将投资目光聚焦于具备三大特质的企业:一是深耕稳定行业,二是拥有难以撼动的“护城河”,三是能够实现持续稳健增长,且无需大量资本投入来维持这一增长态势。这种转变标志着巴菲特正式迈入“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企业”的投资新阶段。
可口可乐
推动巴菲特动手买入可口可乐的很大原因来自于,该公司1988年末一次失败的实验。
1985年5月开始,可口可乐启动了一项计划,研发了一款新可乐。几乎所有的盲测结果都显示,新可乐的口感要优于传统的可口可乐。
但当新可乐推向市场之后,每天有超过8000位消费者向公司投诉,表达了对可口可乐修改口味的震惊和愤怒。这些消费者认为,顾客声称新配方改变可口可乐的味道,打破了美国人的梦想,他们无法接受。这个时候百事可乐乘虚而入,第一次在美国市场上获得主导地位。
这次的新旧可乐之争,深深地吸引了巴菲特。
巴菲特认识到可口可乐品牌的伟大价值。即使新可乐本身品质更好,但是无法取代老可乐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可口可乐对用户心智的锁定远远超出想象。这样的公司是真正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优质公司。
恰逢1987年美国股灾,导致可口可乐股价从53美元高点下跌至29美元后展开反弹。巴菲特开始大笔买进。
1998年股价见顶之后,迎来了一波长达15年的大熊市,股价最大跌幅达到50%。但是巴菲特却获得了大约41亿美元的股息收入,这个金额接近初始投资成本的3倍,正是这部分股息的收入帮助他度过了这段黑暗时期。
到2022年年底,在持有可口可乐28年期间,伯克希尔一共获得100.9亿美元的股息分红收入,为投资本金的7.76倍,复合年化收益率7.31%。这意味着就算可口可乐的股价跌为零,本金全部归零,依然能取得7%左右的年化复合收益。
这就是优质公司的容错性,即使股价长时间不涨,但是通过大手笔的分红,依然能获得不错的收益率。
苹果
最早时候,巴菲特在与另一家公司的高管谈话时曾建议,苹果公司股票适合做空,而不是买入。芒格曾在2013年对路透表示:“你很难想象还有哪家企业比苹果公司更不受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待见。”
芒格曾向一位外部投资者承认,苹果公司没有大量的房地产或其他实物资产,无法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因此它比伯克希尔的其他一些投资风险更大。巴菲特和芒格长期以来一直规避科技股,称他们并不完全了解这个瞬息万变的行业。
但很快,巴菲特就意识到自己错了,从2016年开始大笔买入苹果股票。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伯克希尔持有的苹果股票约占其整个投资组合的四分之一。
2024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再次谈及为何选择购买苹果时表示,“我会去思考消费者的行为。我其实当时也不知道iPhone怎么运行,但是我至少知道它对人们的意义在哪里,他们愿意怎么使用它,这就是我对消费者行为的洞见,它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产品,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个产品,它的价值还远远被低估了,我觉得库克也是像史蒂夫·乔布斯一样出色的合作伙伴关系,他可以在公司掌舵这段时间做得非常出色。”巴菲特说。
2019年雅虎财经采访巴菲特时他再次表示:“如果你需要密切跟踪一家公司的情况,那么你就不该拥有它。如果你买了一家公司,比如一块农场,你不会每隔几周就去看看玉米长到什么高度了,也不会过度担心别人说这是个低价年、出口受影响等因素。你买下农场后会一直持有。美国农业的进步是商品价格长期保持稳定的原因之一,而我们都因此受益。苹果也是类似的长期投资。”巴菲特说。
每天阅读500页
对于巴菲特的成功,好搭档芒格总结过原因:巴菲特是学习机器。
“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观察他,你们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
作为一名年轻的投资经理,巴菲特常常在家里一边踱步,一边埋头看公司年报,几乎撞到家具上,对家人和朋友的进进出出浑然不觉。当他的孩子们在游乐园玩耍时,他会坐在长椅上阅读财务报表。巴菲特人在游乐园,但从精神和情感上来说,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专注于税务亏损结转和摊销时间表。
这就是外界认为,永远不会有第二个巴菲特的原因。
“我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投资者?”当一位来自旧金山的17岁少年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巴菲特的回答既简单又直接:“尽你所能,阅读一切。
在回答一个关于如何为投资生涯做好准备时,巴菲特对学生们说:“每天阅读500页这样的文稿。”他边说边向一堆手稿和文件走过去。“这就是知识的作用。它像复利一样不断地增长。你们人人都可以做到。”
10岁时,巴菲特就把奥马哈市图书馆所有关于投资的书读完了。日常生活中,巴菲特最爱看的是《华尔街日报》。为了能准时阅读这份报纸,他一度跟奥马哈邮局说好,每天半夜印好,先放一份在他窗台上,他有时会在半夜等着看第二天早晨的报纸。
在年轻时,巴菲特就对复利理念有着清醒的认识。巴菲特20岁时就计算出:每天浪费2小时的人,等于在65岁退休时主动销毁了价值3.2亿美元的期权(按年化20%计算)。
这就是他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阅读和学习上的原因。“没有大量的阅读,你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投资者”。
“我边阅读边思考。”巴菲特曾经说:“因此,比起大多数商界人物,我的阅读和思考更多,作出的冲动决定就更少。”
伯克希尔哈撒韦最节俭的员工
作为全世界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和曾经的世界首富。巴菲特的节俭你想象不到。
“我们并不是和世界上第三富有的人一起长大的,我们生活得很平常。”巴菲特的长女苏西如是说。
他的小儿子皮特・巴菲特曾对媒体说:“如果你今天走进家里,你会看到我在1965年看到的同样场景。”他依然住在上世纪50年代用3万美元买来的老房子里,家里的电视机、冰箱、沙发都已用了多年。
“他每天早上8点准时出门上班,无论多晚都会回到家里来。从我很小时到现在,爸爸就是这样。他没有变化。所谓财富和名声的递增,在家人和他自己眼里,都只是一种外在的符号而已。”
“我不会随便乱扔东西,直到我已经用了20年或25年。”2013年10月巴菲特接受CNN采访时说。在那次采访中,巴菲特拿出自己使用的手机,一款过时的诺基亚翻盖手机。他还打开随身携带用了20年的钱包,里面的一张信用卡已经使用了将近50年。
他很少出席宴会,鲜有涉足豪华餐厅,不抽烟,不太沾酒,爱用折价券,会把一套保守的衣服穿到破为止,一辆福斯金龟车可以开上多年,上世纪90年代初买下一辆气派的林肯四门新车也是出于安全顾虑。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同事的眼中,他是最节俭的员工。他可以在上专机前吃着爆米花和薯片当午餐,可以前一刻从专机下来后一刻就坐进经济舱,也可以放下身段在机场柜台处询问怎么搭出租车。更不可思议的是,他的车牌号就是“THRIFTY”(意为“节俭”)。就连出租车司机和餐厅服务员都表示,巴菲特的小费给得很恰当,但不够大方。
巴菲特最爱的游戏就是桥牌,他可以和比尔・盖茨、《华盛顿邮报》前董事长凯瑟琳・葛兰姆等商界巨头一起玩牌,输赢只不过28美元。
为追女生学习尤克里里
2010年 ,在比亚迪举行的2010年度(大中华区)商务年会经销商晚宴上,已经年过80的巴菲特不但向经销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辞,还兴致勃勃地弹起了他心爱的尤克里里,还与查可欣同台献艺、合唱一曲。
2012年,巴菲特现身央视网络春晚,用尤克里里弹唱了一曲《我一直在铁路上》( I've Been Working on the Railroad ),这首歌唱出了老人家温暖的童年回忆……
巴菲特其实是一个很有音乐天赋的人。巴菲特曾经当过尤克里里老师,据说比尔·盖茨也是他的学生。他的儿子彼得·巴菲特,是美国小有名气的音乐家。
尤克里里是他最熟悉的乐器,巴菲特之所以接触这项乐器,竟然初衷是为了追女孩子。
巴菲特妻子苏珊曾说,年轻时候的巴菲特,在社交方面“非常脆弱”,苏珊说“他除了对股票生意自信,对其他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很自卑”,她还看出来他觉得自己并不可爱。
巴菲特当时迷恋一个叫贝蒂的女孩,当时贝蒂正在约会一个弹尤克里里的男孩。为了获得美人芳心,巴菲特也开始学尤克里里,最后贝蒂还是没有看上他。
巴菲特又将他的“泡妞”才艺用在了苏珊身上,巴菲特家族和苏珊家族是世交,苏珊的爸爸汤普森博士还曾经为巴菲特的爸爸霍华德策划过一次议员竞选活动。
为了帮助巴菲特,当巴菲特来家里表演尤克里里的时候,汤普森还会时不时地拿出曼陀林乐器来合奏一番。
最终,巴菲特整个过程中展现的“努力和自卑”的奇妙组合,打动了苏珊,激起了自己的保护欲。
苏珊觉得:巴菲特谈论股票时的自信、天才的光环,以及弹奏尤克里里,所有这一切都包藏着脆弱和需要他人的内在:一个男孩整日笼罩在忧伤之下,踌躇困惑,不知所措。
这让性格善良的苏珊倍感心痛,终于决定付出自己的一切来拯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