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英贸易协议落地与特朗普 “买股号召”:一场政治博弈下的市场躁动
金融界 2025-05-09 15:57:16
一、美英协议的实质:框架性妥协与战略信号
有限的关税减免与结构性限制
汽车领域的象征性突破:协议规定英国每年对美出口前 10 万辆汽车适用 10% 关税,超出部分仍维持 25%。但英国 2024 年对美汽车出口量为 10.2 万辆,实际关税优惠空间微乎其微。牛津经济研究院指出,这一安排实质是 “限制进口量”,且英国出口的豪华车型与美国本土产品竞争有限。
钢铁关税的模糊条款:尽管英国政府宣称钢铝关税 “将降至零”,但美国要求英国满足供应链安全和生产设施所有权条件后,才会给予配额制零关税。英国钢铁贸易机构 UK Steel 强调,关键细节(如生效时间、具体条件)仍待澄清,实际受益可能滞后。
农业与工业的定向开放
美国农产品的有限准入:英国为美国牛肉设立 1.3 万吨免税配额,但需从现有 “其他国家” 配额中转移,未新增市场空间。乙醇领域的 14 亿公升配额同样面临 “原有配额再分配” 的质疑,实际增量可能低于预期。
工业产品的非对称让步:美国化工品、机械设备获得 “新市场准入”,但协议未明确具体品类和关税降幅。反观英国,需简化海关流程、认可美国合格评定机构,承担更多监管协调成本。
战略意图大于经济收益
政治同盟的巩固:协议将英国纳入美国 “经济安全体系”,强调在半导体、关键矿产等领域的合作,实质是构建对华技术封锁联盟。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提及的 “英国航空发动机免关税”,更是直接服务于波音与罗尔斯・罗伊斯的捆绑合作。
关税政策的试探性调整:在全球贸易伙伴反对声中,美国选择英国作为首个协议对象,旨在测试 “框架协议 + 分阶段谈判” 模式的可行性。若英国接受 10% 基准关税保留,可能成为其他国家谈判的 “模板”。
二、市场反应的理性解构
美股异动的驱动逻辑
短期情绪驱动:特朗普宣布协议后,波音股价直线拉升,反映市场对航空订单(英国航空公司 100 亿美元采购)和关税豁免(罗尔斯・罗伊斯引擎免关税)的即时反应。但投行韦德布什指出,这一涨幅 “缺乏基本面支撑”,更多是投机资金借势炒作。
中美关系的预期博弈:当特朗普对记者表示 “对中美贸易持乐观态度” 时,美股三大指数加速上涨,显示市场将美英协议视为 “全球贸易缓和” 的前奏。然而,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美国对中国商品实际关税仍高达 107%,全面降税 “短期内难以实现”。
商品市场的分化信号
黄金跳水的避险消退:协议宣布后,黄金价格下跌 2.3%,反映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但德意志银行提醒,亚洲国家抛售美元资产的趋势(如中国 4 月外汇储备增加 410 亿美元)可能削弱美元信用,长期利好黄金避险需求。
原油反弹的供需博弈:原油价格逼近 60 美元 / 桶,部分源于市场对 “贸易流通修复” 的预期,但更深层驱动是 OPEC + 减产与美国页岩油产能瓶颈的叠加效应。高盛预计,2025 年下半年布伦特原油可能突破 70 美元。
三、全球贸易格局的连锁反应
对中美博弈的外溢影响
中国的替代效应强化:美英协议未涉及医药、半导体等敏感领域,而中国通过 “即买即退” 政策和进口替代战略(如南非葡萄酒取代美国份额),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2024 年中国离境退税销售额增长 120%,显示内需市场对外部冲击的缓冲能力。
亚洲国家的美元减持潮:协议签署当日,港元 Hibor 利率创 2008 年以来最大跌幅,香港金管局累计投放 1294 亿港元稳定汇率,反映亚洲资本加速撤离美元资产。华泰证券测算,亚洲国家潜在美元抛售规模达 2.5 万亿美元,可能加剧美元流动性危机。
欧洲市场的策略调整
欧盟的警惕与反制:美英协议未惠及欧盟,反而凸显美国 “分而治之” 的策略。欧盟已启动对美国钢铁关税的 WTO 诉讼,并计划扩大对英贸易限制,以对冲美英同盟的地缘经济压力。
英国的战略困境:协议虽为英国汽车和钢铁行业争取到有限关税减免,但农业部门承担了主要让步(如牛肉配额开放)。英国全国农民联盟警告,这将挤压本土畜牧业生存空间,可能引发政治反弹。
四、长期风险与市场展望
协议落地的不确定性
法律程序的挑战:英国议会可能要求就协议细节进行辩论,特别是数字服务税、医疗市场开放等未决议题。若工党施压,协议最终文本可能缩水。
执行机制的缺陷:协议缺乏争端解决条款,且美国保留 “基于国家安全” 重新加税的权利。历史数据显示,特朗普政府曾多次单方面撕毁贸易承诺(如 2018 年钢铝关税),协议可信度存疑。
经济影响的再评估
美国出口的实际增量:牛津经济研究院测算,协议最多为美国创造 50 亿美元出口额,仅占 2024 年美英贸易总额的 3.4%。且其中部分属于 “原有订单再分配”,如波音飞机采购可能挤占其他国家订单。
英国的产业冲击:英国钢铁对美出口占其总量的 9%,若配额制实施滞后,短期内行业收入可能下降 15%。汽车行业虽获关税减免,但需承担更高的零部件进口成本(美国零部件关税仍为 10%)。
市场的理性回归
美股估值的回调压力:标普 500 指数当前市盈率达 22 倍,高于历史均值(18 倍)。投行 Pimco 警告,若协议未能带来实质性增长,市场可能重新定价风险,引发估值修正。
美元资产的长期风险:亚洲国家减持美元储备的趋势(如日本 4 月抛售 320 亿美元美债)可能持续,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古根海姆提醒,若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 4.5%,将对美股形成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