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折戟A股到逐梦港股:安得智联如何打响物流赛道的突围攻坚战?
金融界 2025-05-12 16:05:58
在制造业与消费市场深度变革的背景下,智慧物流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核心抓手。安得智联近日宣布拟分拆赴港交所主板上市,这一动作既是企业优化资产结构、加速战略转型的关键举措,也为独立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从深交所转向港交所的资本路径调整背后,隐含了企业对业务价值重构的深层考量。
战略重构:从A股到H股的资本逻辑调整
此次分拆赴港上市标志着企业资本运作思路的转变。2023年,安得智联曾计划推动深交所主板上市,但最终转向港股市场。公告明确表示,分拆将“释放智慧物流板块估值潜力”,并“提升融资能力以扩大规模效应”。
从财务数据来看,安得智联近年业绩呈现稳步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其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1.89亿元、162.24亿元、186.63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15亿元提升至3.8亿元。这一增长与其“全渠道一盘货”模式密切相关。2025年初,该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首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典型案例”,政策层面的认可为其商业模式提供了背书。
公告中强调,分拆的商业合理性包括“聚焦核心业务”与“推进国际化战略”。作为独立上市主体,安得智联将更灵活地吸引全球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能力突围:智慧物流的数字化底座
安得智联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覆盖全链条的数字化能力。通过“制造供应链”与“消费供应链”两大场景,已构建从原料到成品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底,其仓储网络覆盖全国超130个城市,面积超800万平米,可调配运力超30万辆,并实现全国99%乡镇覆盖。
在技术层面,通过智能算法优化仓储布局和运输路线,显著降低物流成本。例如,“一盘货”模式通过整合线上线下库存,减少冗余仓储和二次运输,帮助客户平均降低20%的物流费用。这一能力在家电、家居、新能源等行业得到验证,客户群体横跨多个领域。
管理层在2022年战略发布会上提出目标:到2025年外部业务占比达到八成,总规模突破300亿元。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技术迭代与资源整合的双重驱动。
隐忧与挑战:独立性难题与市场信任重建
尽管安得智联加速外部化转型,但其关联交易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21年数据显示,外部客户业务占比超50%,但部分业务仍依赖于关联企业服务。公告提及存在“干线运输、城配运输、仓储及装卸等合作”,这种深度绑定导致其品牌独立性受到质疑。
用户体验问题亦不容忽视。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存在“不付司机运费”“配送延迟且推卸责任”等投诉案例。例如,有用户反映“承诺24小时配送未兑现,投诉后仍未解决”,这类问题暴露出末端服务标准化的短板。
此外,物流行业的规模效应与竞争强度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尽管其净利润率从2022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0%,但横向对比头部企业仍存差距。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服务质量,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考验。
分拆上市后可能面临关联交易依赖性风险、品牌独立性挑战及行业竞争加剧压力,投资者需关注外部化进程与运营效率改善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