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悦读书|探究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后的复苏之路 深读《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

金融界 2024-04-18 20:04:58

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

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一种投资方式,哪怕只是每天坚持阅读几页,长期下来也会得到不小的收获与回报。从这个角度来看,读书与基金投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相信长期的力量。基于此,金融界基金推出读书类栏目“悦读”,诚邀国内外学界、投资圈有影响力的大咖们分享好书,交流读书心得。

悦读君受邀出席《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作者渡边努首次与中国读者的见面会。

这是一本研究当前全球性通货膨胀的专业著作,为我们深入理解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性通胀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中国稳定经济增长,预防通胀和通缩,提供重要参考借鉴。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企业家、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投资者及消费者都可以从本书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渡边教授指出,整个世界突然开始物价高涨,根本原因并非俄乌冲突,而是疫情带来的范式转变。其创新性地找到现代物价理论所忽视的因素,通过分析欧美和日本应对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阐述了为什么稳定物价的传统工具无效,央行的局限性如何导致其应对新通胀的无力,揭示出日本及各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经济经历了被称为“失去的三十年”的停滞,并陷入了长期的通货紧缩。

大流行之后,一度成为历史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强势来袭。日本也不例外,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了3.1%,创下了 41 年来的新高。在刚刚过去的 3 月份,日本又结束了长达 17 年的负利率政策。安倍经济学未能拯救的日本经济,似乎正在走出三十年的通缩怪圈。

事实上,早在 2022 年,日本就有了物价上涨的苗头。当年10月,东京大学渡边努就出版了《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分析了日本 30 年来首次出现通胀势头的原因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展望。

在过去十年间,日本央行采取了包括负利率在内的极端宽松货币政策,但这些措施并未能有效地将日本经济从长达三十年的慢性通缩中拉出。然而,随着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日本经济似乎开始摆脱了这一困境。

在此之前,尽管消费者期望工资增长,企业也愿意提高产品价格,但由于日本消费者对价格上涨缺乏预期,企业也就不敢轻易调高价格,从而无法提升员工工资。消费者对价格上涨的抵触情绪与企业的价格冻结习惯共同作用,形成了一种持续至今的“社会范式”。

但是,随着全球通货膨胀的影响逐渐传导至日本,导致物价上涨,消费者对物价的预期也开始发生变化。这一长期的平衡正在被打破,日本的工资和物价开始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物价以约2%的速度稳步上涨,而不再是之前的0%,工资增长也将跟随这一趋势。

2023年,日本的“春斗”工资涨幅达到了3.99%,而2024年的工资涨幅更是达到了5.28%,创下了33年来的最高纪录。

随着日本消费者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提升,以及对价格上涨的心态发生变化,日本企业也开始考虑改变。之前企业不敢涨价是因为担心失去客户,但现在这种担忧正在减少,企业可能会改变长期以来的价格冻结习惯。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经济结构的转型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许多人担心中国经济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步入长期的经济低迷。渡边努认为,中国和日本都位于东亚地区并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经济发展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日本的消费者和中国的消费者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经济不太可能走上与日本相同的道路。

渡边努指出,日本长期通缩的成本极为高昂,不仅商品的平均价格保持不变,甚至每个商品的价格都被冻结。价格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一旦慢性通缩在社会中扎根,改变固定的物价预期将变得异常困难。

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通胀,还是通缩》从“后疫情时代”的角度,讲述了全球范围内物价上涨的真正原因,以及其对消费者、劳动者和企业的影响。

除了讲述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这本书还分析了“廉价”日本现象,以及如今日本经济面临的特殊困难——既有的通货紧缩遇上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