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扩围渐近,对钢市有何影响?

期货日报 2024-11-26 07:40:04
10秒看完全文要点
看要点

近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落实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关于全国碳市场扩围的任务要求,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并征求了各方意见。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落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修订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积极推动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市场扩围渐近,钢铁等行业将率先纳入,其会对钢铁行业、相关企业产生哪些影响?对此,期货日报记者采访了市场人士。

重塑市场供给结构

钢铁是高排放行业,而我国是全球钢铁生产大国。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粗钢产量达到18.9亿吨,直接碳排放总量约为36.1亿吨,占全球人类活动碳排放总量的8.8%。其中,我国粗钢产量为10.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4%,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超过了全球钢铁行业总排放量的50%。

中信建投期货黑色研究员楚新莉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均较大。钢铁行业仅次于电力行业,每年的碳排放量约为18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我国钢铁行业采用了超低排放改造、产能置换、能效提升等方式,在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2023年,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下降近6%。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对钢铁行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海通期货研究所黑色组长邱怡宏认为,钢铁行业全面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需要建立对应的碳排放管理体系,确保数据信息等基础性工作制度及体系的完善。从生产角度考虑,此举势必推动企业改善生产技术、推进低碳能源使用。在持续降低碳排放的过程中,引入新技术和提高能效、降低矿物燃料消耗、借助高炉煤气发电站、多使用电弧炉炼钢等是主流方式。由于钢铁行业竞争较为激烈,近两年钢铁行业低利润几乎成为常态。因此,钢铁行业一旦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短期来看,企业的生产运行成本被推高就是确定性事件,企业的经营压力随之加大。

“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会带来深远影响。本次扩容是推动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一步,钢铁行业供给结构将被重塑。”华东地区一位钢企人士说。

丰富企业盈利模式

在企业人士看来,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增加相关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需承担履约成本,还需为实现减排目标投入大量的长期资金。履约成本是指有排放缺口(实际排放量大于获得的免费配额的部分)的企业需要在全国碳市场购买碳排放权,以实现每年年底的履约清缴。

上述华东地区钢企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对一个年产能1000万吨的钢铁企业而言,假设其缺口率在2%~3%,按照碳价100元/吨估算,其每年的履约成本将增加2000万~3000万元。

据楚新莉介绍,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企业在技术方面会提高成本。为降低碳排放,企业通常会进行技术改造,例如引入高温高压干熄焦装置技术、高炉鼓风除湿节能技术、转炉煤气干法回收技术、螺杆膨胀动力驱动节能技术等节能降碳技术,这都需要高额的初始投资。同时,在管理方面也会提高成本。企业需要成立专门的碳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碳资产管理体系,从组织架构到运营模式全面推进低碳转型,其中包括碳排放数据的监测、报告与核查(MRV),也包括招聘兼具工艺流程专业知识和熟悉碳市场政策的复合型专门人才,通过全员低碳意识的培养和制度完善,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碳管理机制。一般来讲,企业达到最新环境标准的环保成本(技术改造、管理成本等)为100~150元/吨,对年产能1000万吨的钢铁企业而言,成本增加超10亿元。

在邱怡宏看来,通过成本提升压缩利润空间,有助于控制供给,利润对供需平衡的影响将逐渐加大。此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有助于降低碳排放,也有助于通过低碳钢铁产品扩产促进低碳经济转型。

“尽管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但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为部分钢铁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盈利机会。”楚新莉说,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碳交易获益,绿色发展领先、减排能力强、碳排放因子低、配额有盈余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售多余的碳配额获得收益,转化为利润来源。同时,随着低碳需求的增长,低碳钢材等绿色产品存在溢价,其可在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定价,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例如低碳钢材因碳足迹较低将越来越受建筑、汽车、家电等行业青睐,特别是在对环境合规性和低碳供应链有严格要求的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另外,开发低碳产品还能为企业带来优惠政策或补贴,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容后,为其他碳金融产品的出台提供了较好的支持,企业未来可以重点利用碳金融工具(如碳期货、碳期权、碳质押贷款),盘活碳资产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获得碳相关融资以推动企业长期发展。

促进行业优化整合

“加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加速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高排放、低效率的企业会因难以承担高额履约成本而停工、停产,甚至退出市场,落后产能加速被淘汰。”楚新莉补充说,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大型企业则可能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资源,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2016年以来,钢铁行业进行了供给侧改革,并连续多年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缓解了废钢供需错配问题,生铁与粗钢的产量比显著下降。到2024年年底,预计我国淘汰钢铁产能3亿吨,钢铁企业数量减少20%,能够实现产能和产量上的深度调整和优化。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将继续影响供给侧,促进行业整合以及淘汰落后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加速行业绿色转型与产品结构调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对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企业自身的产品结构将升级。高附加值、低碳产品的生产比例将提高,而传统高排放产品的生产比例将下降。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美国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中国钢铁以长流程生产为主,2022年全国电炉钢产量占比为9.5%,平均吨钢碳排放量为1.6~1.8吨二氧化碳,而同期欧盟电炉钢产量占比为43.7%,平均吨钢碳排放量为1.3~1.5吨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绿色低碳工艺将得到推广。钢铁行业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长流程和短流程,其中长流程以高炉到转炉为核心,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较高,每吨钢产品平均排放2吨二氧化碳,而短流程工艺以电弧炉为核心,主要使用废钢进行冶炼,碳排放量相对较低,每吨钢产品平均排放0.5吨二氧化碳。

“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促进企业调整工艺流程,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以电弧炉为代表的短流程工艺在碳市场中拥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其在未来的占比将不断提升。”上述华东地区企业人士说。

事实上,在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由于不同地区能源结构和政策环境存在差异,钢铁产能分布将继续调整,可能向西南地区或沿海地区转移。西南地区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储备丰富。随着国家对绿色低碳项目支持力度的加大,这些地区的钢铁企业有望通过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来降低碳排放成本。2021年,西南地区电力平均二氧化碳因子为0.2113千克二氧化碳/kWh,远低于其他地区。另外,转移至沿海地区亦是环保要求下的结果。近年来,山东推动钢铁产能向沿海转移,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10家钢铁企业产能转移至沿海,日照岚山、临沂莒南跨区域共同打造沿海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预计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将加速这一趋势。

增强我国外贸韧性

据悉,欧盟已推出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钢铁、铝、水泥、化肥等六大类产品征收碳关税。其2023年10月开始试运行,并于2026年正式起征。2023年,我国出口至欧盟的钢铁产品总量约为650万吨,总额约为750亿元,占这六大类产品出口总额的近80%,占我国全国出口总额的0.3%。根据2022年的碳排放数据估算,我国钢铁行业需缴纳的CBAM税费超过100亿元,占这六大类产品出口至欧盟的CBAM税费的60%左右。

楚新莉告诉期货日报记者,钢铁行业是CBAM实施后受影响较显著的领域,而我国钢铁行业很难快速适应CBAM,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我国和欧盟碳价差异较大,目前国内CEA价格约为100元/吨,欧盟EUA价格约为70欧元/吨,按照欧元兑人民币汇率7.5估算,约合人民币525元/吨。粗略计算,CBAM税费是产品碳含量乘以欧盟碳价后,与出口国碳价之差。由于中、欧碳价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出口的钢铁产品几乎没有获得碳税减免的空间,CBAM正式实施阶段,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利润将遭到挤压。其二,国内碳市场、碳税相关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与欧盟等的碳价接轨仍有障碍。向后看,国内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助于相关企业提前适应国际要求,减少未来碳壁垒风险。一方面,覆盖范围扩大,我国碳价有望温和上行;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提高碳透明度,减少出口至欧盟时的碳关税负担。

“我国钢铁外贸市场仍呈初级产品出口偏多、高端优特产品进口为主的特点,很容易受国外市场‘反倾销’措施影响,产生贸易摩擦。在此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出口面临结构调整与产品转型需求。”邱怡宏说。

华北地区一位钢铁企业人士表示,钢铁企业要朝低碳绿色化发展,主要途径是通过提高废钢使用比例来提升电炉钢产量增速。长期来看,这不仅能够激励企业采用低碳环保的制造工艺和流程,而且有助于形成以市场化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的有效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让去产能由政策主导逐步转向由市场主导,进而推动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而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势必有一部分高能耗、低效益的企业被淘汰,一部分优秀企业则将通过低碳创新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企业实力。

“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够促进钢铁产品更好地与世界接轨,提升钢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楚新莉认为,第一,企业将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打造“低碳钢铁”品牌形象,这些绿色生产方式不仅可以降低产品的碳排放强度,而且更加符合国际市场对低碳和环保的要求;第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明确的碳定价机制和碳足迹核算标准,促使我国钢铁产品的碳排放数据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更能满足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碳排放追踪要求,从而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第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企业提供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实践平台,使钢铁企业能够熟悉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规则和运作逻辑,这种经验可以帮助我国钢铁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为未来的国际合作打下基础。

上述受访人士均认为,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企业层面,成本增加与技术创新并存;行业层面,绿色转型和供给优化成为必然趋势;国际层面,低碳竞争力将决定我国钢铁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此外,我国钢铁企业也要积极应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带来的挑战。其一,需要应对履约压力,优化碳资产管理,提升配额使用效率,利用碳金融等工具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其二,需要加大低碳技术投入力度,在经济发展与低碳转型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研发和应用绿色技术实现降本增效;其三,需要应对CBAM等碳壁垒,亦需要深化国际合作,通过参与国际碳市场规则制定,提升企业全球话语权。展望未来,虽然面临履约成本和碳关税等挑战,但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我国钢铁行业有望在绿色转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在全球钢铁产业中的主导地位。

行业人士:短期钢市呈现供需双弱局面

11月上半月,钢材价格震荡下行。截至11月15日,螺纹钢主力合约相比月初下跌195元/吨、热轧卷板下跌167元/吨。之后,支持房地产止跌回稳的税收政策落地,一线城市相继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宏观政策加码预期升温,钢材价格止跌企稳。

从钢材供需层面来看,本月钢材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此,中辉期货黑色负责人陈为昌认为,市场变化并不大,仍呈供需双弱局面。上周,五大材产量维持在865万吨,与10月周度均值持平,同比则下降3.6%;表观需求为880万吨,也与10月周度均值持平,但同比下降6.4%;库存延续下降趋势,至1189万吨,较月初减少36万吨。

期货日报记者发现,月内螺纹钢生产利润整体下降,华东地区从月初的220元/吨收缩至目前的130元/吨,华北地区从260元/吨收缩至略微亏损。与之相比,热轧卷板维持了相对较好的利润,华东地区一直在200元/吨左右,华北地区在80~100元/吨。此外,电炉利润自10月中旬起不断回落,目前仅谷电还有50~80元/吨的利润,平电已进入亏损区间。由于利润下降,螺纹钢周度产量下滑,自10月底的251万吨回落至上周的234万吨,而热轧卷板周度产量有所上升,上周为312万吨,较10月底增加9万吨。

东海期货黑色金属首席研究员刘慧峰告诉记者,供给端主要取决于政策和钢厂利润。因1—10月粗钢产量累计同比下降2631万吨,11—12月政策限产压力并不大。钢铁企业利润10月下旬见顶回落,但利润绝对水平尚可,全国247家钢铁企业中,盈利企业占比超过50%。铁水产量虽然已经见顶,但短期很难快速回落,预计日均产量在232万~235万吨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螺纹钢与热轧卷板需求的分化仍在延续。1—10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2.6%,降幅较9月扩大0.4个百分点;土地购置费同比下降7.4%,降幅较9月扩大0.5个百分点。前端数据的弱势表明螺纹钢后期需求仍不乐观。与之相比,汽车产销继续好转。根据乘联会的数据,10月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26.1万辆,同比增长11.3%;1—10月累计销量为1783.5万辆,同比增长3.2%。另外,热轧卷板内外价差仍较大,出口量高企状态将持续。

“从政策的落地情况来看,对黑色系尤其是建筑钢材的拉动作用有限,市场也充分认识到这一情况,宏观情绪在黑色系品种上有所弱化,交易逻辑逐步切换至产业格局。建筑钢材进入消费淡季,但也进入冬储阶段,当前钢材价格对贸易商而言仍偏高,他们需要更低的价格才能提高冬储积极性。原料端,铁矿石库存在1.52亿吨以上高位运行,后期铁水产量下降后,库存恐继续增加。焦煤产量也持续回升,加之进口增速明显,港口及矿山库存高企的背景下,供给压力将进一步上升。这可能引发产业链的负反馈。”陈为昌说。

展望后市,刘慧峰认为,12月重要会议即将召开,市场对增量政策发力的预期较强。另外,当前原料冬储已经开始,上周全国247家钢铁企业铁矿石库存环比增加119.3万吨,钢铁企业、焦化企业双焦库存不同程度回升,钢材市场成本支撑依然存在。12月中旬之前,钢材市场不具备发生负反馈的条件,至于价格能否反弹,取决于政策的持续性以及冬储的力度。12月重要会议结束之后,市场焦点将再度转向关税风险以及现实需求。届时,钢材价格可能出现回调。

“市场对明年需求的边际改善抱有一定期待,黑色系有望在低位获得支撑,预计螺纹钢价格短期运行区间在3100~3400元/吨。”陈为昌说。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全部评论
谈谈您的想法...
App内打开
打开App
推荐 要闻 7x24 理财 财 经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