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的清仓小米套现近20亿:堪比腾讯南非大股东般的“精准逃顶”?
热点快报 2025-03-31 15:45:37
历时十年的资本联姻画上句号。美的集团2024年年报显示,其已彻底清仓所持小米集团股票,累计套现近20亿元。小米股价持续大涨创历史新高,此番美的清仓小米的操作,让人不禁联想到了南非报业集团清仓腾讯……
十年投资周期:从盟友到对手的资本变局
美的与小米的资本纽带始于2014年。彼时,小米以手机为核心业务,美的则以12.73亿元战略入股,试图借力小米的互联网基因探索智能家居协同。2018年小米上市后,双方合作开发智能家电产品,形成“生态盟友”关系。
然而,随着小米家电业务爆发式增长,竞争关系逐渐取代合作默契。2023年,小米空调出货量突破450万台,同比激增40%;至2024年,其白电业务更实现“现象级增长”——空调出货680万台(+50%)、冰箱270万台(+30%)、洗衣机190万台(+45%),直接冲击美的7000万台空调的行业护城河。
套现逻辑:财务退出与战略防御的双重考量
美的的减持路径呈现明显波段操作特征:
2020年:首次套现8.76亿元,恰逢小米股价从上市低点反弹至30港元区间;
2023年:二次减持5918万元,对应小米家电业务快速扩张期;
2024年:清仓9.02亿元,正值小米股价创阶段新高(34.95港元),但随后股价继续攀升70%。
尽管套现时机未达“绝对高点”,但从十年投资回报看,美的以12.73亿元本金累计获利约5.6亿元,年化收益率约4.4%,跑赢同期理财产品收益。更关键的是,美的2024年赴港募资306亿港元,需回笼资金支持全球化及工业互联网转型,年报中“退出非核心股权投资”的表述印证战略重心转移。
与南非报业清仓腾讯的本质差异
将美的操作类比腾讯大股东南非报业集团(Naspers)的“精准逃顶”并不完全成立:
产业关系不同:Naspers与腾讯始终为纯财务投资关系,而美的与小米从盟友演变为直接竞争对手,减持包含防御性战略意图;
估值周期不同:Naspers在腾讯估值超700倍PE时启动减持,而小米当前动态PE约20倍,仍处合理区间;
操作结果差异:Naspers减持后腾讯股价进入下行通道,而小米在美的清仓后逆势上涨70%,显示市场对其增长逻辑的持续认可。
白电市场攻守战升级
美的清仓背后,折射传统家电巨头与科技科技新势力的博弈加剧:
小米的颠覆性打法:以智能互联+性价比策略,2024年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达1041亿元,同比增30%,直接切割美的市场份额;
美的的转型反击:聚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研发投入同比增25%)与海外扩张(越南空调基地产能提升至1000万台/年),试图构建技术壁垒。
结语:资本退潮后的产业新局
美的清仓小米并非简单的“逃顶”故事,而是传统制造业巨头在智能化浪潮中的战略校准。当资本纽带让位于市场竞争,双方在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正面交锋或将重塑行业格局。历史经验表明,产业资本与财务投资者的进退抉择,最终取决于对技术迭代与市场话语权的预判——这场价值近20亿元的“分手费”,或许正是中国家电产业升级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