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贺文广:设计生财之道

乐居财经 2023-04-07 14:08:09

    编者按:他们是行业的领军者,他们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乐居财经推出“新十年”系列访谈,与CEO、老板们面对面,聆听他们讲述新时代下的新思想、新模式和新战略。本期【见地】对话嘉宾:广州设计周CEO贺文广。

撰文|杨凯越

排版|梓译

出品|乐居财经

见过贺文广的人,会觉得他像极了一个明星。笑起来让人如沐春风,严肃起来则让人心生敬畏。

他是广州设计周最忙的男人,工作时的他自带一种威严。作为广州设计周的“现任掌门人”,他参与这个设计界的盛会已经18个年头。“十几年前没有人觉得能做出这样的展会,但现在看,我们做成了。”

如今,广州设计周在其所属领域之中“大名鼎鼎”,贺文广肯定且自豪地表示“我们不仅是全国最大规模的设计周,在亚洲也是首屈一指的。”

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是顺应经济环境变革的水到渠成:“得益于广州的开放和包容,广州作为商贸之都,从政策到经济环境,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施展空间和自由。”通过采访可发现,贺文广看问题的逻辑严谨度及其务实的性格,也是广州设计周能取得商业成功、实现市场化运营并形成规模化的关键之一。

“我们和其他设计周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是纯市场化运营。”“开办设计周初期就要想明白,用户是谁,客户又是谁?”“人工智能的出现给原创设计师带来了春天。”“进入设计周2.0模式,未来会有上市的可能”。

他用树杈一样的结构,抽丝剥茧般地向我们解读广州设计周的1.0到2.0背后的商业逻辑,再到未来的宏伟计划。“未来我们希望能做成全球最大的设计周。”贺文广对此有野心。

    设计师与品牌双向赋能,商业化运营辐射全国

今年的广州设计周正好“成年”。

坚持做18年,很多业内人恐怕都没想到,贺文广直言:“十几年前大家都觉得设计类展会没法办,但如今大家看到广州设计周,才发觉原来是办得起来的。”回顾成长史,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在广州设计周开办的初期,张卫平与张宏毅两位联合创始人就把这个展会的服务对象和办展目的都想的很明白,而在贺文广十年的运营操盘下,这一初心也被逐步顺势践行。

“市场化”是贺文广提到的关键词。基于市场化经营的逻辑,于广州设计周创立之初,广州设计周就梳理出直接的目标用户——室内设计师。“目前我们服务的用户,65%都是室内设计师,而且是已经解决了‘生存’需求,寻求更大发展需要的设计师群体。”精准目标用户后,解决其需求,成为广州设计周服务的重点。

“作为室内设计师,会有哪些方面的需求呢?我们梳理出品牌发展需求、荣誉需求、学习需求和开拓眼界的需求四个阶段。”贺文广介绍道,针对每个阶段,广州设计周就清晰地知道自己该做的事。

设计师们的发展需求,可能是需要全面采集各种材料信息、产品技术和行业趋势,“那我们就整合产品、技术,全面展示。”设计师们的荣誉需求,则是渴望得到专业评选机构的认可和背书,“那我们就策划或联合运营荣誉奖项,也借此从中挑选出优秀的设计师,互相赋能。”有意思的是,广州设计周的奖项如“可持续发展设计奖”“红棉设计奖·年度工匠精神奖”“她设计奖”等,与常规行业奖项名称不大相同,“我们所有的奖项都是站在业主的语境体系进行设计,能让业主浅显易懂,更容易找到适配的设计师。”贺文广介绍道。

针对设计师们的学校需求和开拓眼界的需求,广州设计周开始策划多种论坛,广邀国内外的行业大拿、行业上下游的意见领袖,进行频繁的交流、互动,同时开拓游学板块,带领设计师们走出去,帮助设计师们深耕行业、累积专业知识。

一条龙服务,解决设计师们各个阶段的切实需求,自然会有更多设计师成为广州设计周的忠实用户。此后,以城市授权合作模式,将这一套服务流程推向全国,将服务辐射至全国设计师。

至此,广州设计周的“流量”足够多,贺文广开始思考运营和盈利的路径。“流量本身是无法产生收益的,而流量带来的成交才是收益。”首先是帮助品牌企业将产品送至设计师的眼前,提升被设计师采用的几率,完成设计师渠道的推广拓维和转化。

“但这只是最初级的合作,更深层次的是设计师+品牌,两者融合是否能带来更多的产品赋能或品牌赋能呢?”贺文广抽丝剥茧般,将广州设计周背后的商业逻辑向我们展现。“品牌需要什么类型的设计师,我们经过日常的数据适配后,可以快速帮品牌筛选出并针对性对接。”贺文广还介绍道,后期,甚至会有品牌来寻求“诊断”,“我们便集结设计师和品牌咨询专家,组建超级品牌工作室,给品牌提供战略咨询和品牌定位的服务。”

基于市场化指向直接的设计师用户,在借助设计师群体关联家居建材厂商的客户,广州设计周借此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化运作体系,“这就是我们设计周的1.0体系”贺文广总结道。目前,在该体系下,广州设计周已铺排了180+个城市的服务网络,遍布全国。

设计周进阶到2.0模式,高效联动上下游资源

有了1.0版本,自然会有2.0版本的出现。助推广州设计周模式升级的是加速进行中的消费迭代。

“以90后的崛起为分界线,消费者正在进行着从追求性价比向追求原价比的迭代,消费观念转向‘颜值即正义’,而这个消费群体也成为泛美学消费者,而‘美学内容’就成为刚需产品。”贺文广一句话解读出消费迭代后对产品需求的变化。

正因为美学内容成为主流,广州设计周汇聚了十几年的设计师群体资源,迎来了新的机会。“我们最不缺的就是设计师的资源,从中择选出具备美学内容创作和研发能力的设计师,开启超级策展计划,联手生产内容。”

从简单的赋能设计师、关联家居建材厂商,到直接生产内容,广州设计周的“客户”也从1.0升级到2.0,即文商旅。这两行业看似跨度颇大,但经贺文广的解读后,商业逻辑清晰呈现:“因为文商旅最需要的是消费者流量,当消费者已成为泛美学消费者,那美学内容在哪里,消费者也就会跟风而至哪里。”

以内容取胜的文旅项目已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再现盛唐风光的“网红”西安,正是以国潮美学内容推动了整个城市的旅游业态腾飞。“原来文旅项目的节奏是‘EPC+F+O’,即工程总承包+融资+运营,但如今,这个节奏变了,‘O’被前置。”贺文广笑着解释道:“要先把内容业态的供应链建起来,才能论证这个文旅项目是可行的,才会有‘EPC和F’。”

此时,广州设计周前期衍生而出的“超级策展”计划就有了用武之地,集结泛美学相关的策展人和设计师,超级策展形成一个实际的内容机构,不断产生内容、IP,解决了目前文旅项目最紧缺也是最难的一部分。“EPC部分,我们有足够的材料供应商资源,工程落地不是问题。”贺文广总结道“设计智库+供应链资源库+内容运营产品库建立后,我们再对接文旅项目时,能提供到的已是全站式服务。”

“跨界”之下,不仅为广州设计周拓展了其业务边界,也给贺文广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原来仅凭设计周1.0模式,是很难进行资本化运作的。进入设计周2.0阶段后,“进入文旅板块后,我们看到更多可能,也在尝试进行项目孵化。”贺文广透露,待孵化的项目成为样板后,会和资本进行更多交流,“会有上市的打算。”

两大方向重点发力,深挖人居生活美学潜力

经过十八年的进阶蜕变,广州设计周已经走到一个让人想象不到的广阔天地,而贺文广对广州设计周的未来,有一套十分清晰且详细的思考与规划。

贺文广详细解释道:“我们会从两个点去做深度发力,一个是策源研究,另一个则是数字化。”自去年起,广州设计周将品牌愿景调整为“当代人居生活美学策源地”,基于这个定位,设计周的策略研究方向垂直在“当代人居生活美学”。“而在这个垂直方向之下,我们有‘三个最’的价值主张,分别是最中国、最国际、最当代。”贺文广把“三个最”向我们展开“我们要以极具先锋性的目光,整合全球的资源和眼界,立足当代中国人的人居生活美学所涉及的「材料技艺」、「空间业态」、「生活方式」三大领域的策源研究。”

而在数字化方向上的发力,贺文广借用了这两年大火的“元宇宙”概念。“我们基于元宇宙的技术架构和呈现方式,正在构建一个广州设计周的数字化园区。”在这个园区内,数字化的设计周会有五个核心模块的内容:设计中心、产业中心、会展中心、学习中心和设计周总部大楼。

用超强的逻辑结构,贺文广向我们展现出十分未来化的新型设计周模式。“元宇宙概念近期有点降温,但我认为基于元宇宙技术的行业应用,这一定是未来的大势,而我们要做的则是抢先布局。”

贺文广认为:运用得当,元宇宙模式将使得设计周的模式更为高效。“在这里,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展示、更高效的对接设计师、对接供应商,将整个设计周的生态资源都借用线上工具更快速盘活。”

但对于发展十分迅速的数字化,贺文广也看到了其对于设计行业带来的更多面影响。“比如最近最热门的人工智能,例如ChatGPT,引发了我们很多思考。”可能会有人思考,人工智能产生的“AI设计师”是否终会取代人类设计师,但在贺文广看来,人工智能的兴起,反而给了真正具备创造力的设计师更大的机会。

“人工智能真正干掉的应该是那些‘创意复制’者”贺文广一针见血,他还认为,这一趋势会倒逼着设计师群体加速分流“从业者只能朝着两端走,一种是逼着自己真正做原创、创意,而有能力者会快速脱颖而出。另一种是缺乏创造力的从业者,只能去往落地、执行方向转化。”

贺文广乐称这样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会倒逼整个中国设计圈的多元表达,进入爆发式增长。”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