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寿高管再变阵!邢茂华、王平、倪波升任副总裁,李冠莹转战太平资管,上半年保费首破千亿,业绩承压现状有望破局?
金融界 2023-10-25 17:33:46
来源:保民公社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人寿)高管再变阵。
近日,邢茂华正式获批出任太平人寿副总经理,又一副总裁落定。太平人寿官网显示,今年下半年新增两位副总裁,李冠莹转战太平资管已不在高管名单之列。董事会成员人数共计七人,近期经历三次变动。尤其是今年7月,肖星辞去公司董事职务引发行业热议。
业绩方面,近两年来受疫情与资本市场影响,太平人寿保费净利双双承压。不过,今年上半年太平人寿保费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新业务价值高增。业内有观点认为或有望破局业绩承压现状。
近期新增三位副总裁,年内董事会成员变动频繁
随着邢茂华副总经理任职资格的批复,太平人寿的领导班子格局随之生变。
近日,邢茂华太平人寿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太平人寿官网显示,邢茂华53岁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国际保险专业,经济学学士,现任太平人寿纪委书记,分管纪检、巡察工作。他曾任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市场总监、战略客户部总经理、北方中心和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太平保险有限公司稽核部高级经理等职务,并曾在黑龙江保监局、哈尔滨保监办、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哈尔滨分公司任职。
(邢茂华)
今年下半年以来,太平人寿高层调整频现。根据太平人寿发布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止二季度末,太平人寿董事长为王思东,总经理为程永红。副总裁共5位:沈漪、郑庆红、李冠莹、王旭泽、严智康。
然而,据太平人寿官网8月11日最新披露数据显示,副总裁数量变为6位。分别为:分管个险业务工作的沈漪;分管银保业务工作的郑庆红;分管电商、经代、社保商办、服务拓展、高客业务工作的王旭泽;分管董事会办公室、运营、消费者权益保护、客服工作,协管战略发展、办公室、精算、产品工作的严智康。
李冠莹已不在名单之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核准李冠莹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的任职资格,批复时间为7月18日。
新增两位副总裁王平、倪波,均从7月起担任该职位。公开资料显示,王平兼任太平人寿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曾任太平人寿公司中心城市区域总监、福建分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助理总经理、业务总监、个险管理本部高级经理等,并曾在中英人寿广东分公司、平安人寿广东分公司、陕西榆林府谷县环境监测站担任过不同职务。倪波现兼任江苏分公司总经理,曾任本公司机构领先南部区域总监、职工监事、个人业务部总经理、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副总经理、山东分公司助理总经理等,并曾在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枣庄中心支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枣庄分公司担任过不同职务。
此外,太平人寿官方网站显示,该公司今年以来董事会成员变动亦有较大变动。截止9月底,太平人寿2023年度董事会累计变更人数超过董事会成员人数的三分之一,该公司官网对于相关信息进行了披露。
太平人寿董事会成员人数共计七人,近期经历三次变动。2023年5月11日,陈铂获得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董事任职资格核准,正式开始履职。张敬臣不再担任本公司董事职务。2023年7月21日,肖星辞去本公司董事职务。2023年9月22日,李可东先生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董事任职资格核准,正式开始履职。
其中,肖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7月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消息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而后肖星辞去中国太平集团相关任职。据知情人士透露,肖星被调查,或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董云虎“落马”引起的震荡有关。同月,太平人寿原总经理、云锋金融前CEO张可失联。业内人士猜测,去年9月张可已辞去云锋基金的所有职务,其大部分时间都在香港。离开云锋并非业绩原因,应属协查压力。
保费半年度首破千亿,有望破局业绩承压现状
一直以来,太平人寿是太平集团的重要子公司,为集团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力量。回望太平人寿过往业绩表现较为亮眼,但近年来受疫情与资本市场影响保费净利双双承压。
从近五年数据来看,太平人寿净利连续两年大幅下滑。2018年-2022年,太平人寿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50.50亿港元、97.85亿港元、111.17亿港元、86.18亿港元、62.69亿港元, 2021年和2022年两年分别下滑22.5%、27.3%。2018年-2022年,太平人寿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463.41亿港元、1597.56亿港元、1620.28亿港元、1790.79亿港元、1791.47亿港元,去年保费收入仅微增0.04%。
最能体现寿险长期经营质量指标的新业务价值方面,整体亦呈下降趋势。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2022年太平人寿分别实现132.37亿港元、105.11亿港元、87.84亿港元、91.04亿港元、74.58亿港元,分别下降2.9%、20.6%、16.4%、-3.6%、18.1%。
个人代理渠道是太平人寿销售第一大渠道,近3年来保费收入占比不断下滑。2018年-2022年,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121.58亿港元、1238.41亿港元、1197.67亿港元、1261.89亿港元、1220.78亿港元,分别占总保费收入76.4%、77.5%、74.3%、71.0%、68.7%。代理人数量自2019年始维持在38万人上下,分别为51.3万人、38.57万人、38.12万人、38.50万人、39.11万人。
压力亦是动力。业绩压力之下,太平人寿势必要做出改变。在8月底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太平人寿交出一份颇为亮眼的答卷。半年报数据显示,太平人寿半年度保险首次突破千亿元,实现1022亿元人民币,港元口径下由去年同期的1127.64亿港元增长2.2%至1152.65亿港元。新业务价值高增,上半年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为3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太平人寿整体新业务价值率为12.2%。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太平个人代理人数量由39.1万人下降至32.03万人,减少了7.08万人,降幅为18.11%。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表示,从数据来看绝对人数是减少的。不过,今年上半年脱落的人力中试用员工占了9.94万,占比为99.3%。为了发展需要把在队伍中把不能起到承担高质量发展责任的人“挤出去”,以此换来更好的发展。
“有时深蹲是为了更好的跳高,这一次启动相对严格的基本法考核,也是为了队伍更持续的发展。”程永红说,穿过整个运行周期来看,代理人队伍已经回到了有序的以基本法为引导的持续健康发展轨道。
“太平人寿人力调整缩量提质,这与保险业精细化管理、专业化队伍的大势一致。当下头部险企对代理人组织架构进行改革,虽路径不一但转型方向却基本一致”,一位业内人士向金融界透露。
招商证券方面发布研报指出,2023年以来随着内外部环境向好,保险行业复苏曙光已现。中国太平作为寿险老牌劲旅,基本面触底企稳,强势复苏势不可挡。该公司持续反映出强势复苏迹象,半年度NBV和利润增速有望领跑行业,中长期预计将呈趋势性改善,新一轮反转周期已经开启。
《保民公社》观察——
求新不是排斥传统,而是继承传统;求变不是表面背叛,而是内在蜕化。太平人寿的转型源于创新求变,始于内在蜕化,最终成效还要经过市场的检验。(金融界保险 宋源珺yuanjun.song@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