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辉: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主要有四个方面,未来要在制度层面加以解决

金融界 2023-12-12 11:11:00
天津港0.00%
太平洋+2.50%

12月9日,2023第四届全球保险科技大会在天津港保税区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向新 向实 向强——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为主题,来自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知名高校等二百余位嘉宾出席。

2022年11月30日,OpenAI发布了基于GPT 3.5基础模型的ChatGPT,且自身仍在不断更新迭代;2023年是AI元年,一大批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高科技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平民化,AI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ChatGPT背后的大语言模型也从 GPT 3.5进化到GPT-4,可以说,人工智能时代已全面到来。

在本届大会的“巅峰对话”环节,燕梳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孙芙蓉作为主持人,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就人工智能金融领域应用、风险防范等话题展开对话。

谈及“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运用”,李礼辉表示,人工智能或智能金融发展到现在,其实还处在辅助的早期阶段,业界对于智能金融未来发展给予了很大期待,瑞银证券预测到202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券商市场估值提升21%左右,使保险机构市场估值提高18%左右。

李礼辉指出,就目前在保险领域应用而言,一是主要在改进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上,像太平洋保险的数字员工,可以作为私人助理来提供服务,提供日常办公、软件技能、知识问答、数据处理、专业场景任务等;二是在改进运营管理和风险管控上,比如平安财险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平台,能够让异构的空间、数据,让卫星遥感影像提供服务,包括智能调度、远程查看、精准定损、快速理赔等场景。

关于人工智能带来风险的理解,李礼辉表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算力集中、算力竞争,主要问题是背后国家级的竞争,或是资本巨头和技术巨头企业级的竞争;二是数据共享和数据管控,国内数据量虽然很大,但数据资源品质还未占据优势;三是AI对齐和AI合成,AI对齐本身有地缘政治因素在,而AI生成则模糊了真实和虚假的边界,要引起警惕;四是AI信任与AI安全,要实现符合伦理标准的金融平等,保障符合安全标准的金融效率,营造符合经济规律的创新模式,未来还要在制度的层面加以解决。(金融界保险 宋源珺)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诉
投资工具
精彩推荐
贵阳银行:转型关键期遇人事震荡,Q1不良贷款率升至历史同期最差水平
金融界07-11 17:02:49
港股收评:恒指涨0.46%、科指涨0.61%,芯片、保险及券商股走强,新消费概念回调
金融界07-11 16:14:09
易加增材科创板IPO:核心产品依赖进口,研发费用及研发占比均不及行业平均水平
金融界07-11 15:53:26
保时捷在华销量又下滑,德系豪车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金融界汽车07-11 15:35:03
Manus多平台账号清空,官网显示“地区不可用”
凤凰网科技07-11 15:26:57
全部评论 0
没有评论,谈谈您的想法…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