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陈春花:共生·价值·成长 成为全新价值的创造者

金融界网站 2018-09-17 08:20:46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有很多企业成功,也有很多失败。站在今天,如何成为有价值的企业?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要关注8个微观变化,做出3个重大调整,才能成为价值型企业。本文为陈春花教授在「共创·共生·共赢——2018《商学院》商业领袖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寻找中国最具价值企业颁奖典礼」上的发言整理。

导读:改革开放40年来,有很多企业成功,也有很多失败。站在今天,如何成为有价值的企业?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要关注8个微观变化,做出3个重大调整,才能成为价值型企业。本文为陈春花教授在「共创·共生·共赢——2018《商学院》商业领袖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寻找中国最具价值企业颁奖典礼」上的发言整理。

我们怎么寻求有价值的企业?在我过去的研究里,一直在关注中国企业的成长模式,在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发展得很好,也有大量的企业无法存活下来。这中间有很多环境的问题、很多外部政策的问题、很多对手的问题、很多技术的问题,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企业自身的价值,我们朝什么方向去追寻,去确定,去寻求?

1

今天经济大环境的调整

我们该如何理解今天所处的环境?这是我最近一直在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家问我最多的问题。大家会从各个角度去看,无论是中美关系,还是我们看到今天大的经济环境的调整。

1.所有东西都在不断升级

在今天的整个经营环境中,所有的东西都在迭代升级,没有东西可以停留在原来的框架之下。这种不断迭代的要求,是对每个企业根本的要求。在我们回看自己时,第一个对环境的认识,就是必须不断地迭代。

比如微信,它已经是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产品,但它依然在不断地迭代。我们看到的所有的行业,今天都在重新定义。更重要的是,你的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必须是一个跟随顾客不断成长的过程。

2.一切都正在转换为数据

所有的东西都在数据化。数据决定了我们在市场中的机会到底在哪里。所以我们在讨论整个企业的价值方向时,我们要理解两个最重要的东西,一个是效率,一个是价值创新。很多人说商业模式创新是很困难的,特别是传统的企业,我就告诉他,不用紧张,如果你的效率比别人高,机会还是有的。因为数据的转换过程中,两个维度都有机会。

3.大多数的创新都是现有事物的重组

在今天,大部分的事物都是现有事物的重组。并不是说很多东西是没办法想象的,我们今天看到的非常多的东西,就是我们现在已知的东西,怎么样重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苹果并不是第一个做手机的,但是它改变了这个行业。它也并不是第一个出电脑的,但是iPad出现,我们发现整个应用变得完全可能。我们很多人很怕新,但是它并没有那么困难,你只要对现有的事物更好地去做重组和组合时,就会发现大多数的创新,都是由这个地方发生的。

4.深度互动与深度学习

因为创新的要求,使我们需要很多的学习,我们讲的人工智能,或者未来更多的深度智能化,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不在于机器能不能像人,而在于人能不能保持自己的创造力。所以我之前说过一句话,其实我并不担心机器像人一样思考,我比较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我们一定要饱有自己深度学习和深度互动的能力,这种深度学习和深度的互动使得人更具创造力和更有创造的价值。包括我自己也在做在线课程的尝试,就是希望有一个新的技术手段让我与企业家之间的深度互动和深度学习可以更加推进。

5.核心不是分享,而是协同

在今天,核心并不是分享,更重要的是协同。我写文章不断地和大家交流,更重要的不是陈老师要分享什么,而是我们之间通过不断地协同、互动,做这样一个知识分享,这种协同的效率,是更容易产生价值的。

所以大部分的情况下,很多人会说,我一定要去做分享,分享很重要,但我们还要再加一样东西,就是你愿不愿意协同创造价值?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协同创造价值,我们就没办法创造更大的系统价值。

6.联接比拥有更重要

联接比拥有更重要。这是今天对于很多人的挑战,如果我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更在意,我们可能会有更大的局限性。我们不断地边界打开,因为你可以跟更多的人、更多的组织、更多的机构去做链接。我在最近发布的新书《共生》中有一个观点,一个面对未来的组织要重新调整两个认知:

(1)你能不能够把员工边界和顾客边界打开?

2)你能不能让自己不可替代?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讨论,你会发现动态是一个根本的特征,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接受,没有哪些东西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边界一定要调整,不断迭代和优化,集合智慧形成解决方案。

7.颠覆不是从内部出现的

很多人怕被颠覆,但颠覆一定是个事实,因为颠覆从来都不从内部产生。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有可能就被颠覆了。我们要从外部看被颠覆时,内部怎么调整自己?怎么开放学习?怎么和这些将要颠覆我们的人产生共同协同的价值和共生的价值?这一次我们比较在意「创」、「赢」和「生」,但我更在意前面的「共」字,如果没有共就没有创,没有共就不会有生,没有共就没有赢。实际上「共」的概念变得重要,如果你不这样了解,外部就会把你颠覆掉。颠覆相机行业的是手机,颠覆银行的也可能是支付宝。

这种颠覆是外部带来的挑战,怎么给自己选择一个解决方式,我们今天的「共」,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

8.可量化、可衡量、可程序化的工作都会被机器智能取代

我在参观海尔智能工厂时,我没有想到的是大生产线上任何一个产品的型号都是不一样的。当大规模制造都可以个性化定制时,大家可以想像,未来的变化将会非常巨大。那些可衡量的、可程序的、可量化的工作,机器是可以替代的。如果这些可以替代,我们怎么办?

我认为这八点对大家来讲非常重要,我们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会寻找到更多新的机会。

2

三个大变化

基于这样的理解和研究,我认为我们要有三个最大的变化:

1.关于战略,从「竞争逻辑」到「共生逻辑」

第一个变化,战略上我们要调整。这是我和廖建文教授的一个持续研究中的一个结论:我们要从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如果我们按照工业逻辑去讲,我们要赢,我们肯定就是一个竞争关系。但如果我们按照数字逻辑去看,我们就必须寻求生长空间。因为我们很多行业被重新定义时,边界被打破时,游戏规则被改变时,你并不知道新的游戏规则是什么。所以我们所谈的赢的所有条件的基础已经改变,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寻求生长空间。如果要寻求生长空间,我们战略的空间定义就要被调整。

我们讨论战略只说三个最重要的东西:

1)我想做什么?

2)我能做什么?

3)我可以做什么?

所以我们在战略上基本上是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总合。

想做什么就是我们初心,能做什么就是我们的资源和能力,可以做什么就是我们跟产业条件和外部市场做对接。但今天的战略逻辑如果我们继续回答这三个问题,你会发现变了:你想做什么?是要重新赋予定义;你能做什么?最重要跟别人连接;你可做什么?要跟别人跨界。

所以当它变了之后,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在战略上出现四种新的形态:

(1连接器;

(2重构者;

3颠覆者;

4新物种。

这四样战略空间就被拉了出来。所以我和很多人讲不是今天市场变小,其实是机会变大,问题就在于你在这4个中能不能出现其中一个与你相关的东西?

当这些优秀的创新企业出现,整个市场的格局确实被它们重新构建出来了。所以我对很多人讲,不是今天机会变小了,真的是变多了,最重要的是你要把你的经验扔掉,才能做得到。

所以我们在可持续的数字战略中,要成为一个赋新者、跨界者和连接者。这样才能找到我们全新的机会,这是从战略上我们要做的改变。

2.关于商业,探索未知、穿行时光、呼应人类感性的行为

我们一定要讨论商业价值是什么。大家也很清楚,我最近经常讲,人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一个消费者,他应该是一个生活者。有人和我说,这个不一定完全对,我们还应该是一个造物者,我觉得那是企业家的逻辑。对于任何的商业逻辑来讲,我们必须回到人是一个生活者,如果人是一个生活者,商业在完成什么?商业在完成认知与呼吁人类行为的部分,我们要注意这件事。

我一直在研究大企业,这些大企业真正有影响的不是因为它大,不是因为它有野心、有远见、有能力,而是因为它们对于追求美好生活所带来的价值,以及帮助人类近距离、远距离分享价值的能力。当它有这个能力时,它就去满足了个体,也同时给了过程体验。这时,他们的产品实际上就是一个交心的过程,是爱、惊喜和可靠的传递。

如果我们的产品不能给这三样东西,这个产品就无法得到大家对它的追随。所以我非常希望大家的产品是一个心与心的交换,心与心的托付。

3.关于企业,成为全新价值的创造者

我认为企业就应该成为全新价值的塑造。当你成为全新价值的塑造者,就像华为走到终端,海尔的「人单合一」,大童的中介保险服务,它帮助我理解了我们怎么用保险爱护人、推动人,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全新价值的塑造,这也是我对很多企业的愿望。

因此,我们的核心就是要做这三件事:

(1以价值成长激励成员。

2以伙伴关系促进创新。

3以个性服务赢得顾客。

未来的组织应该是一个共生型的组织,不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也不是简单的平台型组织。未来的组织形式是互为主体的,你是主体,我也是主体,最重要的是共生。当我们可以共生时,整个状态才会存在出来。这样的共生,打破了单向的竞争,打破了价值活动分离的模式,我们真正围绕着顾客价值形成了一个理解顾客的概念,这个组织就是我希望的组织,也希望你成为一个共生型的组织。

热搜

陈春花 企业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