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风险中性”理念:金融机构涉汇产品创新要“对路”
-
2021-04-05 16:32:00
- 抓热点龙头
阎岳
现在我国的外汇衍生品市场规模有多大呢?3月下旬,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8.2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28万亿美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是7.3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06万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2.33%。
今年年初,国家外汇管理局部署的今年重点工作就包括,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坚持“风险中性”原则,打击外汇投机行为,加强市场预期管理和宏观审慎管理,避免外汇市场无序波动;建设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的外汇市场,支持金融机构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外汇衍生品。
什么样的外汇衍生品才算是适应市场需求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对“风险中性”理念进行溯源。
对“风险中性”理念的强调可以追溯到去年的12月11日。当日晚6时,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调节外汇资产负债结构,决定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
发布这个通知时,两个部门特别强调:金融机构应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但在去年的3月11日,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刚刚以“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便利境内机构跨境融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状况”将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
这项政策的“闪电”调整,主要是针对金融机构,并不涉及企业。政策调整的很及时。因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恢复至1,有助于金融机构合理安排外币的资产负债管理,做好汇率风险敞口的管理。
有了上面的认识,我们就可以给适应市场需求的外汇衍生品“画像”了。
首先,金融机构要基于实需原则和“风险中性”理念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对路”的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开展外汇衍生品的创新活动。
其次,金融机构除了对外汇衍生品进行必要的宣介和专业人才储备以外,还要根据市场需求丰富和优化避险产品,满足企业多样化避险保值需求,提升产品定价能力,优化银行询报价流程,帮助企业锁定理想价格,降低企业避险保值成本。
第三,金融机构要杜绝一切以规避监管和套利为目的的衍生品交易。
3月30日,央行2021年金融稳定工作视频会议强调,当前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但外部风险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潜在风险挑战仍然存在,防控金融风险不能有丝毫懈怠。
这也是金融机构开展涉汇产品的“底线”和“红线”。
(编辑 孙倩)
来源:证券日报网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不可不看
精彩推荐
-
重大突发!刚刚,阿里巴巴被罚182亿,因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阿里火速回应
04-10 10:46 -
涨价50%!库存非常紧张!上游拿货难、下游要货急!这一年,“铝铝”涨价为哪般?
04-10 06:19 -
任泽平:阿里天价罚单释放三大政策信号
04-11 08:07 -
集体怒了!70余家影视单位联名声讨抖音、快手,央视痛批:蛀虫行为,几分钟看一部电影成历史?
04-10 09:07 -
“部分炒房资金跑来炒玉米,赚了钱就跑”玉米价格遭遇“门口野蛮人”碰瓷
04-10 07:06 -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要弊害趋利,发掘制造属性规模经济效益
04-10 19:39 -
唯品会、得物陷真假Gucci腰带“罗生门”!
04-10 06:20 -
阿里巴巴:对此处罚坚决服从 将强化依法经营
04-10 09:45 -
最高升破6.5!人民币狂升值,60家公司汇兑损失过亿,国内三大航却笑了…多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分散风险
04-10 08:52 -
重大突发!阿里巴巴被罚182.28亿,祸起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刚刚,阿里最新回应:诚恳接受
04-10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