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私募量化大咖展望2021:300指数增强依旧是蓝海 500指数优势下降 CTA表现稳健

私募排排网 2020-12-24 15:56:55

12月17日-18日,由私募排排网主办,世纪证券、中信建投证券联合主办,华西证券、平安证券、云溪基金、潼骁投资协办,深圳市私募基金商会支持,主题为“大变局·新时代·勇破局·启远航”的“2020年第九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在杭州洲际酒店隆重举行。

年会特邀对冲基金精英代表聚首,共同探讨对冲基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展望对冲基金行业发展的新未来。

嘉宾阵容:

龙旗科技副总裁 王小傲女士(主持人)

启林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 王鸿勇 先生

致诚卓远副总经理 马海源先生

因诺资产副总裁 罗 元 先生

申毅投资执行总监 杨怀杰 先生

黑翼资产总经理助理 王 磊 先生

以下为本次圆桌对话的精彩内容摘录:

龙旗科技副总裁王小傲(主持人):量化概念更加被大家所接受所拥抱,其实是这两年的事情,现在国内A股市场量化,或者说CTA发展的现状,大家觉得如何。

王鸿勇 启林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

启林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王鸿勇:国内量化相比于国外来说,还有非常大的空间。首先,整个中国资产管理有很大的空间,从资产管理的主动投资管理角度来说,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十几年前的时候,前十的对冲基金里面可能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主观基金,当然现在可能应该是70%以上是以量化的策略为主,而我们现在相比于美国来说,可能还有5-10年的差距。

这其实从另一个层面的数据可以得到证明,量化从股票的角度来说,整个交易量占全市场的交易量估计在20%左右,相比于美国60%,还有三倍左右的空间。从各家量化管理规模角度来说,现在我们一直在说百亿私募是一个门槛,百亿以上的私募现在也在十家左右,但是如果去看美国的前十量化私募,基本都在几百亿美金,从人数的角度来说,国内量化人数多的可能在100人左右,美国可能接近上千人。从各个维度来说,我们还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中期阶段,所以各家量化规模的增长是一个可预期的事情。

但是另一个角度来说,过去五年中国的量化从超额的角度来说是极其不正常的水平。头部做的好的,很多能做到20%以上甚至做到30%以上的超额,而美国头部平均水平也就1-2%的超额水平。所以我觉得未来主要困难点,超额的下降是必然的趋势,随着各家竞争硬件方面的投资,可能超额收益接近美国的趋势会比想象中快一些。

龙旗科技副总裁王小傲(主持人):展望未来,随着整体量化规模不断的上升,您认为短周期的以高频为主导的策略,还会占到更加大的比例吗?还是会慢慢向其他策略进行演进?

启林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王鸿勇:我觉得空间还是有,一方面取决于技术的迭代,另外从交易量的占比来说还有一定的空间,但是从长期的大趋势来说,随着市场往更有效的方向发展,机构占比不断提高的话,量化赚的是交易的钱,如果机构参与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可能交易越多亏得越多,高频策略的容量一定非常局限的。站在这个角度,因为随着管理规模不断增长,确实需要不断降低整个策略的频率,或者说更多的往一些长周期的大容量的策略上发力。

马海源 致诚卓远副总经理

致诚卓远副总经理马海源:作为一种细分的资管产品,为什么相对而言,量化在以前被关注的少,而现在却成为行业内热议的焦点,以至于每次私募相关论坛都会有这样的量化分论坛。关注度上升的原因,要从需求的和供给的角度进行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之后,老百姓的居民收益在增加,理财的需求在增加。当收入增长的时候,需求弹性会增加,需要的并不是某个商品过多的供给,而是需要更多种类的商品。所以其实不只是量化这么的火热,公募、私募各种细分的资管产品总体而言都很比之前更火热。

为什么是量化在中国会这么的火热呢?还有一个原因,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可以被更多的数据化,数据爆发式的增加,需要处理数据量大维度多,量化处理数据的比较优势有了用武之地,这是量化兴起和火热的社会经济环境,因此除了自己有本事之外还需要运势,需要有时代背景,这个时代的背景就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高速的发展,股票数在增多,而股票的信息在增多,因为股票信息以前可能很多没法数字化,现在数字化了,所以数据量在增多,数据的维度在增多,所以这个时候,善于处理多维度大数据的,就相对具有比较优势,所以信息化的时代,给量化兴起提供了丰沃土壤。

此外,还有人才的供给:工程师红利。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比较重视理工科教育,源源不断给我们培养和发现更多的理工科人才,很多量化基金经理都具有数理天赋且受过良好理工科教育,他们善于驾驭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处理股票相关数据的能力恰恰适合从事量化,这是量化火热的第三个原因,我们有工程师的红利。

但是,虽然需求在增多,但随着更多的人才、资金涌入,竞争日益加剧。如何应对呢?任何时代你想获得成功都必须要克服重重阻碍,约束条件每个时代都存在,比如说范蠡这么伟大的投资家,兵荒马乱仍然能够获得投资的胜利,所以除了个人先天的天赋以及时代和社会所给与的条件之外,关键还在于保持企业家精神,保持进取心。现在很多知名量化私募的核心人物既是核心投研又是创业者,已经财富自由,但是他们仍然在奋斗,仍然在升级。这就是企业家精神,拥抱竞争,持续的优化,不断的创新,所以对量化这个行业的发展,应该是乐观的。

龙旗科技副总裁王小傲(主持人):在龙旗,我们对风险暴露一直是视为风险收益,希望尽可能的去约束风格收益,获取到纯粹超额收益。在您看来,随着整个行业不断的发展,展望未来,是当对风险的曝露加强防范还是更激进地获取收益?

杨怀杰 申毅投资执行总监

申毅投资执行总监杨怀杰:我们历史上风格是不做太多风险暴露,这和我们过去服务银行等大型低风险稳健型投资人有关系,对于策略线的布局,我们自己的体会,国内可交易标的的丰富程度以及客户需求决定了我们能做什么策略,现在国内的策略都是美国几十年前做过的东西,不管我们现在做的相对领先的期权策略,还是更传统的阿尔法,这些海外都做过,我们是用中国的数据,在中国的市场结构、政策环境下做适应中国投资人需要的产品。

对我们来讲,目前有四个基本的策略模块:指数增强、市场中性、期权策略、CTA,我们要做的是把策略之间的整合做好,把策略里面的风控做好,然后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两年我们及时的把两创打新叠加上去,这些都要做,这些收益看起来都不是很高,但是对我们做绝对收益的策略来说已经很有吸引力了,一些大的历史性机会,比如现在银行和信托面临的净值化转型,都是我们很大的机会。

我觉得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理念,我们十年以来始终坚持很严的风险管理,也不会贸然地改变这个想法,但我们会针对客户的各种诉求,做一些策略组合或者风险预算定制,比如在策略之间加上配比,比如我们指数增强跟期权套利合在一起,达到类似股“债”混合的效果,或者期权策略跟CTA合在一起,发CTA+,把各种策略的资金使用效率大幅提高,降低整个回撤,提高整体的夏普比,我们发现近期我们发行的CTA+策略产品就很受投资人的喜欢。

龙旗科技副总裁王小傲(主持人):在CTA方面相关的风控措施,你们的策略层面有哪些关注点?

王磊 黑翼资产总经理助理

黑翼资产总经理助理王磊:首先我们的股票策略允许有一定的偏离度,我们控制的比较小,大概在3-5%,沪深300指增策略要求更严,比如金融股偏离度要求在1%以内,CTA策略和股票策略完全是两个赛道,方法论是不一样的,CTA策略我们风控目标是整个产品的波动率,我们黑翼所有公开产品年化波动率是控制在10%,以这个为基础,调整我们的仓位。这么多年下来,最长的产品是CTA二号,可追诉的历史业绩从2014年开始,我们年化波动率控制在9.37%,基本在预期之内。波动率控制住以后,我们才谈收益和回撤,这是我们的方法,和股票策略有些区别。

龙旗科技副总裁王小傲(主持人):产品层面通过多类策略的配置去降低波动率,把产品的风控做的更好。风控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不仅是策略和产品,贵司如何做好风控?

致诚卓远副总经理马海源:量化是专业技术,但是量化私募首先是一家企业,既然是企业,是一门生意,必须各方面都要周全,风控除了投资策略上、产品管理上的风控,也包括其他企业运营方面的风控。投资风控重要,但只是一部分,私募经营各个环节的风控都要重视和落实。

策略方面,对私募基金来说,比较核心的是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致诚卓远借助数理统计工具对股票中短期变化进行预测。量化建模从大量历史数据里面统计归纳股市运行的规律,当遇到回撤时,如果触发风控阈值,可能会先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住回撤,紧接着检查模型的有效性。归根到底,股票市场的规律是在变化的,所以模型是需要不断升级的,像台完整的机器一样,方方面面都需要控制,每个环节都要进行必要的优化,发挥比较优势把长板要做的足够长,同时通过与优秀的人协作,不让比较劣势拖后腿。

龙旗科技副总裁王小傲(主持人):量化行业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非线性的分析方式是非常被普及用到,但是大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贵司技术主要应用在哪些层面?

启林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王鸿勇:我们公司大概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完成了新的一轮技术迭代,其中有多个方面的突破,其中一个方向就是我们从原来比较大量的用传统的多因子线性模型,切换到用人工智能AI的模型做研究和实盘,这一点可能跟因诺比较像。

首先说一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未来在各个领域的使用必然是大趋势,之前已经在很多包括语音识别、图象识别,已经有了大量的应用,但是其实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应该是最难的应用场景之一,主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下来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金融的整体信噪比非常低,噪音非常大,人工智能能力过强,能够在这么低信噪比的环境中,怎样能够找到真正的有效的信号,是非常难的问题。

第二,金融行业整个数据是非稳态的数据,其实你找到的规律随着时间也在变化的,比如你做图象识别,这个图像是一个数字,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但是在金融市场里面,大量的数据中找到这个规律,其实并不一定有一个绝对意义上的答案,这是应用的困难。

但是我们公司在策略研究上一直有一个理念,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容易的路不要走,就是因为量化投资一定是高度竞争,未来会非常拥挤的行业。为什么很多的因子失效,其实就是因子被很多开发以后过度的使用,所以我们当时选择从多因子往AI这条路上发展,是因为我们之前用人开发了上万个我们觉得有效的因子,但是我们解决不了一个问题,我们找到的因子别人迟早也会找到,很难避免因子的同质化的问题。

人工智能有很多的困难,而且在做开发的时候,不管是特征工程还是神经网络里面的细节上面,其实有非常多的难题需要攻克,而且整个人工智能前沿办法研究,依然处于日新月异的过程,怎样能够跟踪最前沿的技术的进步,都是有非常挑战的问题。而且,能够在里面找到有效的策略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觉得,如果能够在里面找到真正有效的策略的话,相对来说这个策略的生命周期,或者被同质化的可能性会较低,所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非常坚持在这条路上发展的原因。

最后,具体到应用场景上面来说,总的来说AI最大的优势还是在大数据样本下的拟合能力,所以主要的应用场景还是高频的策略,用AI的方法做可行性越高,如果是做非常低频的策略,因为你的数据点少,很难发挥AI强大的拟合能力。所以我们目前主要应用在比较高频的策略,包括中高频的策略为主,相对低频的策略偏向于一些有逻辑的,或者是长周期的多因子策略为主。

龙旗科技副总裁王小傲(主持人):我们在做量化投资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过拟合的问题很容易看到回撤的曲线非常漂亮,但是实盘跟回撤会有非常大的差异。在龙旗我们对于会采用周度的回测及实盘收益比对,自营盘测试观察等方式去尽可能降低策略过拟合对产品收益的影响。启林如何避免过拟合的问题?

启林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王鸿勇: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但是简单来说,我们有一整套系统的方法论去察看整个策略研究方法是不是符合逻辑,我可能用到人工智能的方法,但是其实并不代表每一步是完全要让机器自动去做,我们认为人工智能还是人工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其实有相当多的地方,比如说对于数据的处理,对于信息的提取其实还是需要人辅助的。

另外,我们开发了很多人工智能的模型以后,我们觉得有这么两点比较重要:第一,我可以通过模型的预测情况和预测的东西,我们来尝试去理解我的模型,拟合到市场上什么样的结构。第二点,我们认为没有什么策略是一直有效的,所有的策略都会失效,我觉得现在金融学给的最好的或者说最免费的蛋糕,其实就是资产配置或者资产组合。在我们量化的管理来看,就是一个多策略的配置,所以我们其实并不会觉得我们现在在使用的策略一定会一直有效,但是我们会不断迭代开发新的策略,而且会使用非常多的策略。我们目前在跑的产品,使用的策略数量已经达到了上百个,所以其实任何一条策略,失效或者表现较差,并不会对我整体有很大的影响。

龙旗科技副总裁王小傲(主持人):目前,很多量化管理人都应用到了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比如在龙旗,我们的择时策略和高频策略都是依靠AI技术进一步挖掘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获取较高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提到AI,罗元总在算法交易方面比较有研究,在算法研究方面您可不可以分享一下AI使用的一些心得。

罗元 因诺资产副总裁

因诺资产副总裁罗元:阿尔法策略或者CTA策略,它的应用和我们高频策略的应用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最大的问题就是信噪比实在太低了,噪声太多了,怎么去把这些噪声做一些有效的处理,能够提取真正的信号,这个是最需要花时间打磨的东西。

因诺的做法是不管什么策略,包括对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不是以技术为目标,也不是为了应用AI而用,最终是以结果作为唯一的标准,在什么情况下什么东西结果好我们就用什么。比如说现在在T+1的策略里面,目前深度学习的算法比多因子的算法更加适用,我们就用这个,可能别的策略多因子的框架更加适合,我们就会用多因子,还是以结果为最终导向。

至于您刚才说的怎么杜绝过拟合和不可解释性的东西,这不光是对AI的策略,所有的策略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做出一款策略要上市,肯定要通过回测,回测里面肯定有过拟合,哪怕多因子框架也是一样的,实际上最终还是看怎么去理解这个策略。包括不管桥水还是文艺复兴,他们对新技术的应用,比如说西蒙斯对人工智能的要求也是类似的,有很多东西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东西就会起作用,这确实是深度学习算法擅长做的事情,找出人类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暂时没有办法获得的那些特征,这个是机器擅长通过数据的非线性联系寻找到的东西,经过实盘验证确实有效我们就可以用,如果确实没有效果,我们可能就要做相应的调整和修改,这个就是我们最终的态度,实事求是。

龙旗科技副总裁王小傲(主持人):您如何看待我们越来越融入国际市场,未来衍生品的品类更加丰富,出现新的衍生品的时候,如何快速将新的衍生品应用于你们已经有的相关策略之中?

因诺资产副总裁罗元:这个问题非常专业,因诺本身对衍生品的研究其实不是很深,这一块王磊总是专家,我们主要看法当然衍生品肯定是越多越好,流动性越大越好肯定是一个趋势。但是至少从目前看起来,可能还是有比较长的路要走,这也是为什么因诺目前主要的策略重心,还是放在股票市场最主要的原因,在国内我只说A股,目前看起来还是股票容量也好、交易量也好,各方面来说更适合大规模的量化投资策略去应用,这个是我们的看法。

黑翼资产总经理助理王磊:衍生品这个市场相对小一些,我们在今年四月份、九月份已经陆陆续续把我们纯CTA的产品线停掉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今年比较大的利好就是,生猪期货上市了,应该是国内最后一个大品种。无论从交易资金的流入,还是从品种的丰富程度来讲,生猪期货上市都是衍生品市场今年比较大的利好。不过公司并不着急把这个产品纳入我们投资品种,因为量化投资需要一定的数据积累,按照我们的基本经验,至少积累3-6个月数据才会考虑作为我们的投资品类,生猪期货也一样。

王小傲 龙旗科技副总裁

龙旗科技副总裁王小傲(主持人):展望2021年,各位觉得投资机会和风险在哪里?包括A股市场、商品市场还是证券或者海外市场是否有机会。

启林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王鸿勇:说实话我不是很擅长这个问题,我们公司成立到现在一直干了一件事情,从做股票、找股票里面的阿尔法,我只能说从股票这个市场来说,长期我是非常看好Beta的,Alpha我觉得现在是处于非常好的红利期,但是红利期会持续多久我不知道,所以我觉得从一个投资的角度来说,股票的指数增强策略,一方面Beta长期是有保障的,Alpha又是红利期,是非常值得投资的。

从Alpha的角度来说,过去来看,沪深300指数能长期做10%以上的收益就已经非常不错,但是中证500指数一直能维持20%-30%的收益水平。明年来看,甚至在未来更长的时间,沪深300指数增强依旧会是很大的市场。

致诚卓远副总经理马海源:我们募资的产品既有中性策略也有指增策略,包括300指增、500指增、1000指增,以及不对标指数的量化多头。虽然,从目前来看,指增产品长期持有也许更划算,但还是得根据投资者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来推荐合适的产品,而不是管理人主观的判断,毕竟我们的核心能力是获取阿尔法而非判断贝塔。

因诺资产副总裁罗元:从股票策略角度出发,我们长期看好指增策略,包括未来三五年,指增策略是比较不错的选择,尤其量化投资的指数增强。因为大家也知道量化投资相对来说能够获得比较高的超额,中国市场相对来说指数处于低点的位置,现在投资指数我认为是长线看很划算的,但是前提一定能拿的住。此外,沪深300中性策略可能也是一个好的投资机会,这主要是考虑到300期货的对冲成本比较低,同时300指数的稳定性比500更好。

申毅投资执行总监杨怀杰:每个策略都有机会,关键要看客户的认知接受程度,比如信托和银行代销,我们的市场中性类产品明显是适合这类群体的,但是可能接受程度上还需要时间,大家都知道中性类产品已经逐渐变得稀缺,所以这个策略我们不用太担心市场需求,会把额度逐渐使用掉。指数增强也是我们会大力发展的,300增强我们还想明年多做做,一般做指增的就是券商多一些,券商需要交易量,所以一般优先选500增强,我们的产品跟最后客户购买中间还有很多渠道的需求,总体看,从我们角度来讲300增强是很大的蓝海,我们愿意多做。

第三个就是CTA,今年表现很好,也是各大机构推荐关注的策略布局,我们是想多推推的,四季度我们已经成功发行了我们的首款CTA+产品,获得了很好的表现以及投资人的认同,大家如果关心我们CTA、指增这些策略,欢迎多交流。

我觉得三大类策略都有巨大的机会,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受众群体,我们一个是要跟同行比,另外我们整个行业跟大的资方的匹配度要匹配上才可以,跟同行相比不能差,更重要的是整个量化行业要被社会主流群体所接受,你这个事情就成了,目前看,这些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龙旗科技副总裁王小傲(主持人):除了提到的中性还有指增,黑翼有没有其他的策略?对未来策略投资的看法?

黑翼资产总经理助理王磊: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其实做量化的策略都差不多。从公司层面来讲,黑翼现在相对确定的是CTA策略,因为现在大家都觉得2021年商品应该不会太差,只要流动性有保证,CTA策略会有比较稳定的表现。

关于指数增强策略,我和王鸿勇总一样,相对看好沪深300,主要是机构化加上造成超额收益越来越难获取,中证500的优势会逐渐下来。

对于中性策略,黑翼相对不是很看好,这个主要基于我们的产品线。因为中证500指数增强用IC做对冲,明年盈利起来真的是比较困难,所以现在我们正在主推的有两类,一类是混合策略,我们虽然把纯CTA的产品线停掉了,但是我们还在开放CTA+指增,CTA+中性这样的产品,主要是期望通过这种低相关性的投资组合,来保证我们整个投资产品的稳定性。

另外我们还在做灵活对冲、择时对冲的产品,因为现在股票策略要么指增,是没有对冲的,百分之百Beta暴露,或者说是中性,就完全对冲了。中间会有一个过渡地带,可以做一个灵活对冲,利用股指期货股指期权,这样的方式来对冲市场的波动,对冲市场的下跌趋势,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这个产品也在落地运行了,这是黑翼资产在2021年的布局。

龙旗科技副总裁王小傲(主持人):我也介绍一下龙旗科技的产品线,刚刚除了嘉宾提到的中性产品、指增产品之外,龙龙旗科技也是比较早开始做择时策略的管理人,我们最早2015年股指期货之后,因为对冲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开始用灵活的方式选择对冲的仓位,最早内部叫低频择时,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可以少对冲一点,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甚至还可以在开空一些,2018年我们又把策略进行了更新,使用了机器学习的方式,通过高频的方式做了择时,0-100%快速调仓,当时刚出来其实内部也有质疑,主要由于直觉上大家觉得做择时是很难的事情。但是通过近三年的实盘,我们看到由于A股市场易受热点和题材的影响,波动性强。通过选择合适的时机对冲或者调整仓位,还是能够获取市场波动所带来的收益。

目前我们的高频择时策略容量比较有限,现在也停止对外的募集。但是我们选择将高频择时作为一定的敞口,配置到中性产品里,因为中性产品本身配置的是选股策略,择时策略和选股策略具备低相关性,同时择时策略可以应对基差收敛行情,降低中性产品波动性,提高夏普。

近期我们上线了多空的策略,内部也叫低频择时,用期货的方式进行择时本身可能信号不明确的时候会是对冲产品,信号明显会变成百分之百指增产品,这个产品整体会有类似于中性产品的夏普率,收益上可能也可以跟这些指增产品进行媲美,可能会是好的投资选项。

由于时间的关系,也想请各位嘉宾简单总结一下投资的心得,作为我们本场圆桌的结束总结。

启林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王鸿勇:明年我觉得主要两方面,一方面会继续稳健扩充规模,另一方面持续不断的加大在投研上面的投入,不管是在人才还是在算力,包括数据方面的投入。投资理念的话,我做量化一直以来的投资理念就是不断创新、不断迭代,所以我觉得我们其实是一直会持续努力的找到市场上适应的新的有效策略。

致诚卓远副总经理马海源:拥抱变化、打造团队、持续投入、不断升级。

因诺资产副总裁罗元: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拥抱创新、保持开放。

申毅投资执行总监杨怀杰:我们在2015年曾经是管理规模很大的公司,但是当时其实抗风险能力不强,策略简单,没有团队、没有销售服务团队,现在这次我们迅速的往百亿规模回升中,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储备是足够的,比原来有更加稳健的策略组合,也有强大的服务团队,这次回升应该是要靠实力回去,不能靠运气,希望在这过程中,跟在座的大家加大合作,一起去更好的服务投资人,把科学的投资方式带给投资人。

黑翼资产总经理助理王磊:明年肯定继续保持投资稳健的风格,积极开发一些混合类策略的产品,这其实也是海外量化私募的趋势,后面大家策略会越来越丰富,最终呈现给投资者的其实是混合性的产品,我们也在这条路上努力。

龙旗科技副总裁王小傲(主持人):我总结一下龙旗科技对未来的规划,我们也非常强调稳健,一步一步走扎实,走得长。我们目前是55亿的管理规模,可能会在80亿或者100略微停下来,不是所谓的封盘,但是整体会做一些策略管理以及交易管理的优化,整体我们在策略层面也会持续的强调低相关性所有的开发包括基本面策略,中高频价量策略,高频择时策略和低频策略等,会不断优化迭代

我们也希望整体可以跟随量化大行业的发展,和其他优秀的量化行业管理人一起为这个行业添砖加瓦。也希望会有更多的投资人了解到量化,以更客观的方式去理解量化的策略。

热搜

私募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