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95后、00后更喜欢消费国产品牌 中信资本周伟锋预测环保、家居等行业将“出圈”

金融界网 2021-01-08 09:30:20
摘要
中国制造业的GDP已经超过美国、日本、德国制造业GDP的总和,而且制造业的下游普遍在中国,大家看到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已经不是由汇率等简单因素决定,而是由产业集群、供应链、创新等因素决定。

  金融界网1月8日消息,周伟锋就估值结构分化下如何做价值投资作出回答。在他看来估值说明一切,龙头公司回到合理估值可以投,出圈的行业、公司未来大概率会掉出资本市场“热搜榜”。谈及寻找长期价值投资机会,周伟锋认为要特别关注那些受益于渠道变革或者拥抱渠道变革的细分行业头部品牌公司,同时,也要重视那些互联网替代不了的渠道和细分行业。

  周伟锋:中信资本投资联席首席投资官 12年投研经验,曾任国泰基金权益事业一部负责人、权益投委会委员、基金经理、社保基金经理、保险组合投资经理等

  经过2016年以来持续五年的核心资产洗礼,在当前投资环境下,大家基本已经形成共识,投资必言核心资产,股票必买龙头。一方面是市场教育了我们,另外一方面是大家找到了深信的理由,由于过去几年增量资金主要来自外资,导致A股加速国际化、港股化。

  然而岁末年初,估值结构分化已经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阶段,这种情况还能否持续,值得、思考。尤其过去两年指数连续上涨,以公募为代表的机构投资收益连续两年表现抢眼,这种情况下,客户、同行都在思考未来行情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周伟锋称中信资本从来不是预测大盘点位的高手,也没有把精力放在股票短期涨跌上,作为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他们提出三个问题:

  1.过去两年的上涨使得市场整体有没有显著泡沫?

  2.通过两年的上涨使得市场有没有显著结构性泡沫?

  3.按照价值投资的思路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是显然的,相信很多同行对于前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一致的。

  整体,显然没有明显泡沫,从几个指数的分位来看,还没到触发全面性泡沫的阶段。至于第二个问题,无论是否持有相关资产的同行们,对此总体不应该有分歧,但部分资产确实不便宜了,对于估值的合理性和持续性,会存在分歧。

  相关指数

  

  

  

  从图上看更直观,同样是成长股,大盘成长估值不断创造历史,这些股票里也包含了众所周知的白酒股。如果说成长股和价值股的估值裂开相对还好理解,但成长股因大小盘的不同而估值裂口这么大,值得深思

  大盘成长、中盘成长、小盘成长估值变化

  

  

  

  “出圈”龙头能否持续留在资本“热搜榜”

  中信资本一直坚定认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各行业集中度都在不断提升,头部公司受益。但可能市场对于龙头的定义有偏见,只有已经长大的龙头才是龙头?梳理所有二级行业,细分龙头可能有300多个,还不包括很多未容纳进来的更细分行业。

  最近两年流行一个网络词叫“出圈”,意思是某位明星、某个事件走红的热度跳出了自身所处的传播圈,被更多圈外人知晓。特别经典的是原来小众的脱口秀近两年实现了出圈。

  同样的,很多细分行业龙头也有固定的粉丝圈,包括行业深度研究者、行业从业者。但近几年,很多在细分行业表现优秀的公司出圈了,包括一直以来保持高热度的国酒,2020年大盘成长里的明星股宁德时代、比亚迪,资本市场热捧的免税龙头和调味品龙头等。出圈的公司大多在各自领域里行业地位占优,财务数据优秀,长期投资者也是基于此能够容忍这些公司足够高的估值。但是否只有出圈的龙头才叫优秀?它们能否持续留在资本市场“热搜榜”中?

  估值合理的龙头可投

  事实上,现在看到的这些出圈龙头公司、行业,当年也是默默无闻坐了很长时间冷板凳。周伟锋以他们因为错过而经常反思的白酒行业为例。

  白酒行业估值历史

  

  他们在2016年年初重仓了白酒。当时白酒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三公消费”变成了“平民消费”,茅台零售价800多一瓶。与此同时行业洗牌也已完成,众多伪高端的地产酒公司已经失去了参与高端市场的机会。那个阶段白酒股估值低、市场预期也低,很多人质疑他们为什么重仓白酒,时至今日,当初质疑的人现在估计有不少是白酒的重仓者。

  后来中信资本错过了白酒“出圈”带来的更大赚贝塔钱的机会。2019年后白酒龙头的增速并没有大家预想中快,反而带来了白酒“小弟”们的崛起,变成了一个景气度推动的行业贝塔。这基本不太符合其长期投资的逻辑。反思过后,他们认为还是不能参与这样的行情。

  周伟锋顺便提了一下2016年买入白酒时做的研究。白酒在2017年之前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90后或者年轻人还喝不喝白酒。虽然白酒和“三公”无关,但和宴席、商务应酬消费场景必然相关,30-45岁是高消费人群,这个阶段也是人生事业的上升期。作为长期投资者,要考虑的不是90后或者年轻人是否喝白酒,而应该是90后人口数量和80后相比少多少的问题。未来我们可能面临越来越少的消费人群,那么很多涨价的高端白酒到底去哪了,2016年茅台随喝随买,五粮液、国窖却在控量保价,这几年真的是喝的人多了么?消费者人群基数的变化,应该是很多高估值稳定消费品投资中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想清楚了以上问题,中信资本认为,估值说明一切,龙头公司回到合理估值可以投,出圈的行业、公司未来大概率会掉出资本市场“热搜榜”。可能会留下很多年后我们还记得的明星,但大多数应该就像流星,能划多高,只是一个随机的游戏而已。

  注意长期投资中的投机者

  很多人会说,近几年外资持续净流入,让我们的市场越来越国际化,前段时间一张图也在同业间引起热议,A股中小市值的股票交易量占比持续下滑。然而,数据说明一切,事实上,在全球放水的2020年,外资流入步伐却有所趋缓。在此期间,恰巧是国内A股机构资金跃进的一年,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超过了周伟锋13年前进入公募的2007年,而且他们认为这种情况还会继续,虽然大的流动性边际收紧是必然,但银行理财、信托理财、房地产投资资金往股市配置的转向,2020年显然才刚开始。

  全球交易量市值占比

  

  

  数据来源:中信资本、国盛证券

  在外资流入放缓的2020年,是A股投资者教育了周伟锋,促成了大盘成长股估值历史新高和大小盘估值差高点。借用一句2017年比较火的电视剧《风筝》里的台词:“送你上路的,是你的同志。”过去五年(2016-2020)大盘行情中,有太多中短期趋势投机者加入了长期投资的队伍,一定要提醒自己,长期投资的路上多了很多内部敌人。真实降低投资收益预期、客户收益预期才是唯一选择。

  投资真成长,关注六方面机会

  在这种背景下,中信资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和寻找长期价值投资机会。

  首先要明确的是,投资风格一定是成长,但他们要的成长是有价值基础的成长,确定的成长,或者叫能力圈内的成长。中信资本的目标是寻找未来能做大成为核心资产的公司,正如他们过去几年投资的成长型公司一样。由于目前的结构分化,这些公司未来成长为翻倍股、五倍股、十倍股的进程可能会显著加快,正如香港市场一样,但A股市场中的成长型公司相对境外市场占比更大。

  中信资本认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各行业精耕细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提升社会环境、公司环境、效率的服务和产品需求会大大提升。大到提升政府与国企效率的对公产品集中采购、服务集中采购,各行业公司的产能优化、技术升级;小到个体的消费升级、优化等都存在着巨大的长期存量机会。这是中信资本过去几年专注研究,未来数年仍将重点研究的一些领域,我们认为这些领域存在着非常大的长期投资机会。

  具体来看:

  1.集中度提升。寻找长期大赛道里的已经走出雏形的龙头公司,这些行业可能没有像科技、一流消费那样盈利能力凸显,导致能迅速出圈,但时间的复利会告诉大家,在这些领域做出壁垒的公司,同样值得尊敬。这里面的优秀导师是福耀玻璃,它走过的制造业的路,可能是很多细分制造领域龙头正在走的路。

  2.中国品牌提升。经济在每个发展阶段都会有一些共性特征,包括很多消费品的快速增长阶段,如汽车、奢侈品,它们的发展路径在美国、日本、韩国都经历过。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产品牌也一定会越来越有机会。很多人发现95后、00后开始更喜欢消费国产品牌,这其实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品牌成长带来的,我们寻找一些中国品牌可以替代国际品牌的行业机会,如过去的家电,正在发生的服装、文具等消费品。另外,中国品牌一定也会走向世界,目前走出去的品牌代表有手机、家电,未来还有很多消费品牌走出去,诸如服装、家居等,只是时间问题。当然,如果中国白酒能走向世界,就能打开成长空间。

  3.新制造、新材料。中信资本认为这个领域的成长空间非常大。经过十年发展和贸易战、疫情影响,相信目前中国制造业已经征服了所有的质疑者。中国制造业的GDP已经超过美国、日本、德国制造业GDP的总和,而且制造业的下游普遍在中国,大家看到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已经不是由汇率等简单因素决定,而是由产业集群、供应链、创新等因素决定。制造业升级的关键是产业链,美国、德国、日本制造业的发展,促成了先进制造、新型材料等科技产业的发展,这种情况已经发生,未来还会在更多领域发生,包括核心零部件、先进装备、新材料。正如我们几年前投资的一系列公司,在传统产业持续进步的情况下,借道新兴领域的研发反超原有领域的国际巨头。这些公司普遍出现在制造业里的电子、机械、电新等领域,也出现在一些金属材料、化工材料领域。

  4.特别关注“碳中和”给很多产业链带来的机会。这一次中国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对很多产业发展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会加速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另一方面,各行业对于能耗的要求长期看远大于当年实施的环保限产,很多行业未来长时间会有非常大的改变,尤其能耗比较大的行业,关注绿色环保产业。

  5.受益于人口结构变化的领域。未来中国劳动力人口会大幅减少,老龄化提升,与之对应的一些需求会持续上升,包括自动化、数字化、医药等等,尤其医药创新。中国老龄化已经开始,出生率下降、劳动力人口的减少,未来也一定会导致退休年龄的提升,真正的老龄化高峰是在80后变老,这意味着老龄人口持续增加的时间大概还有30年左右,老龄化带来的需求空间巨大。同时,对于消费升级以外的普通非老龄人口消费品,一定要做好长期下降的心理准备,对估值的永续增长率和永续增长阶段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6.最后,回到高成长的新兴领域。未来中国的投资机会有很多,即使过去一年估值已经推到了一定高度的新能源汽车部分核心资产,从整个行业来看,未来十五年还有三十到五十倍成长空间。很多当下的核心资产并不一定能长期都是核心资产,需要我们对行业有更深的认知和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另外,互联网化对很多行业的影响正在开始,包括未来渠道的变革会使消费品品牌出现较大的分化。优质品牌拥抱变化可以占领更大市场份额,但新品牌如果运作好,完全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反超传统品牌,叠加中国品牌提升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超越的速度会更快。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受益于渠道变革或者拥抱渠道变革的细分行业头部品牌公司,同时,我们也要重视那些互联网替代不了的渠道和细分行业,非常典型的是服务占比大、流程复杂的行业,比较典型的代表是房地产中介行业,服务要求高的药店以及非标准化的家装和家居领域。

  三四年前大家可能认为外资只会买消费品特别是中国特色的消费品,但回头看,中信资本过往投资的很多普通制造业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外资的香饽饽。如果我是一个做全球资产配置的基金经理,未来一定重仓中国,也一定会把全球制造业配置放在中国。随着很多细分行业龙头逐步成长壮大,一定会带来景气度的提升,会有更多细分行业龙头出圈,这些标的很多都藏在估值更低的中证500里,让我们拭目以待。回看标普500市值门槛,会发现中国很多机会不止出现在已经出圈的核心资产,我们更要寻找未来的中国“核心”资产。

  

  正如一位优秀的同行所说,现在的市场越来越像选美,更在意其他人怎么想,而忘记了投资本是一个发现美、陪伴美的过程。希望我们未来的投资更像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寻找能不断破圈的未来“核心”资产!

热搜

估值分化 价值投资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