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下的电子行业:关注苹果涨价带来的影响

券商研报精选 2025-04-08 07:34:05
10秒看完全文要点
看要点

来源:华泰睿思

核心观点

美国总统特朗普2025年4月3日宣布对全球实施“对等关税”,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我们认为,1)电子产品是中美之间主要贸易商品之一,本次关税对全球电子产业链有显著影响;2)“对等关税”或给每台在美销售的iPhone带来240美元的税务负担,如果全部转嫁给消费者,或推高北美地区售价上升24%;3)售价上升会抑制终端需求,我们测算24%价格上涨或导致北美市场出货量下降19.2%,或者全球出货量下降5.5%;4)中国推出的反制措施,可能导致Intel、美光、应用材料和TI等在华份额下降;5)手机、PC、汽车等终端产品消耗了全球75%以上的半导体,建议投资人留意终端需求放缓对存储器价格、半导体设备投资节奏的影响;6)预计各国和主要科技企业会和美国进行关税/赴美投资相关谈判,关注谈判结果对过去几年逐步重构的供应链格局的影响。

观点#1:电子是中美之间最大贸易商品之一,受“对等关税”冲击较为明显

据Trading economics和WSJ,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电子产品1270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国出口29%。主要品类包括PC和服务器(380亿美元),2)智能手机(550亿美元),3)电视机及显示器(68亿美元)。其中iPhone等苹果产品占比较大。另一方面,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电子产品153亿美元,占中国从美国进口11%,其中半导体器件和半导体设备占比较高。品牌中,占比较高的包括Intel CPU,美光的存储,TI的模拟芯片等产品。

观点#2:“对等关税”或推高苹果手机售价24%,关税负担约160亿美元

目前中国大陆仍是苹果手机主要生产基地。根据Barron’s,印度已能够实现包括iPhone 16 Pro在内主要机型的本地化生产,但产能仍然有限。据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中国大陆和印度分别承担54%和26%关税。即便假设中/印分别供应美国市场50%需求,这仍然会为苹果带来240美元/台关税负担,如果全部转嫁给消费者,或推高苹果手机北美地区售价24%,带来关税负担约160亿美元。

观点#3:北美价格上涨24%可能导致全球需求放缓5.5%

根据部分学术研究,假设苹果手机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PED,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在-0.8左右。即价格上升24%可能导致需求下降19.2%,或影响苹果约1270万台销量,相当于其全球销量的5.5%,对其它消费电子产品有类似效果。

观点#4:中国反制措施可能导致Intel、美光、TI和应用材料在华份额下降

目前美国企业在华销售的电子产品包括:Intel的CPU、美光的存储器、TI的模拟芯片和应用材料的半导体设备。由于各个产品在中国分别有替代品 CPU(AMD、海光),存储(三星、海力士、长存、长鑫),TI(圣邦),应用材料(北方华创、东京电子),我们认为如果高关税持续较长时间,可能会导致相关美国企业在华份额下降,相关中国和日韩企业份额上升。

观点#5:长期关注供应链“再平衡”的影响

过去几年,苹果等企业通过鼓励供应链企业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地扩产,来降低美国提高从中国直接进口关税的影响。但这次政策下,美国对越南(税率:46%)、泰国(36%)、印度(26%)等中国企业布局较多的国家施加了较高的关税。后续关注这些国家的应对策略,以及鸿海、立讯等主要电子制造业企业是否会再度调整供应链,以适应关税政策的变化。

风险提示:AI及技术落地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本研报中涉及到未上市公司或未覆盖个股内容,均系对其客观公开信息的整理,并不代表本研究团队对该公司、该股票的推荐或覆盖。

正文

美国“对等关税”对电子产业链影响初步分析

美国总统特朗普2025年4月3日宣布对全球实施“对等关税”,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我们认为,1)电子产品是中美之间主要贸易商品之一,本次关税对全球电子产业链有显著影响;2)“对等关税”或给每台在美销售的iPhone带来240美元的税务负担,如果全部转嫁给消费者,或推高北美地区售价上升24%;3)售价上升会会抑制终端需求,我们测算24%价格上涨或导致北美市场出货量下降19.2%,或者全球出货量下降5.5%;4)中国推出的反制措施,可能导致Intel、美光、应用材料和TI等在华份额下降;5)手机、PC、汽车等终端产品消耗了全球75%以上的半导体,建议投资人留意终端需求放缓对存储器价格、半导体设备投资节奏的影响;6)预计各国和主要科技企业会和美国进行关税/赴美投资相关谈判,关注谈判结果对过去几年逐步重构的供应链格局影响。

观点#1:电子是中美之间最大贸易商品之一,受“对等关税”冲击较为明显

据Trading economics和WSJ,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电子产品1270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国出口29%。主要品类包括1)PC和服务器(380亿美元),2)智能手机(550亿美元),3)电视机及显示器(68亿美元)。其中iPhone等苹果产品占比较大。另一方面,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电子产品153亿美元,占中国从美国进口11%,其中半导体器件和半导体设备占比较高。品牌中,占比较高的包括Intel CPU,美光存储,TI的模拟芯片等产品。

据IDC,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PC/服务器出货金额分别达到5355/2367/2442亿美元,其中美国出货金额分别占全球19%/28%/54%,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我们看到:1)中国仍然是智能手机、PC的主要生产地,建议关注品牌厂商是否会向组装及零部件供应商转嫁关税成本;2)墨西哥是美国服务器首要进口来源地,主要代工厂商均在墨西哥设立生产基地,服务器产业链或影响有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观点#2:“对等关税”或推高苹果手机售价24%,关税负担约160亿美元

目前中国大陆仍然是苹果手机的主要生产基地。根据Barron’s,印度已经能够实现包括iPhone 16 Pro在内主要机型的本地化生产,但目前产能仍然有限。根据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中国大陆和印度分别承担54%和26%关税。即便假设中/印分别供应美国市场50%需求,这仍然会为苹果带来240美元/台关税负担,如果全部转嫁给消费者,或推高苹果手机北美地区售价24%,带来关税负担约160亿美元。

图片

观点#3:北美价格上涨24%可能导致全球需求放缓5.5%

参考Fan, Y., & Yang,Z(2020)等学术研究框架,假设苹果手机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PED,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在-0.8左右。即价格上升24%可能导致需求下降19.2%,或影响苹果约1270万台销量,相当于其全球销量的5.5%,对其它消费电子产品有类似效果。

图片

观点#4:中国反制措施可能导致Intel、美光、TI和应用材料在华份额下降

4/4,中国表示,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目前美国企业在华销售的电子产品包括:Intel的CPU,美光的存储器,TI的模拟芯片和应用材料的半导体设备。由于各个产品在中国分别有替代品 CPU(AMD、海光),存储(三星、海力士、长存、长鑫),TI(圣邦),应用材料(北方华创、东京电子),我们认为如果高关税如果持续较长时间,可能会导致相关美国企业在华份额下降,相关中国和日韩企业份额上升。

国内公司方面,我们认为:1)模拟板块中美技术差距相对较小,加税后国产模拟芯片价格优势凸显,或加速模拟芯片进一步国产化;2)半导体设备板块美国收入相对较低,有望收益自主可控行情持续演绎;3)晶圆代工在地化生产趋势加速,建议关注晶圆代工板块机会。

图片

观点#5:长期关注供应链“再平衡”的影响

过去几年,苹果等企业通过鼓励供应链企业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地扩产,来降低美国提高从中国直接进口关税的影响。但这次的“对等关税”政策下,美国对越南(税率:46%)、泰国(36%)、印度(26%)等中国企业布局较多的国家施加了较高的关税。后续关注这些国家的应对策略,以及鸿海、立讯等主要电子制造业企业是否会再度调整供应链,以适应关税政策的变化。

图片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2025年4月6日发布的报告《特朗普"对等关税"下的电子行业:关注苹果涨价带来的影响》,分析师:黄乐平 SAC No.S0570521050001 | SFC No.AUZ066;陈旭东 SAC No.S0570521070004 | SFC No.BPH392;联系人:于可熠 SAC No. S0570122120079 |SFC No. BVF938;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诉
投资工具
每日热点资讯
5分钟了解今日热点资讯
全部评论
谈谈您的想法...
App内打开
打开App
推荐 要闻 7x24 理财 财 经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