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政府“绝杀”英伟达H20:中国云服务厂商抢购潮起,半导体产业链重构提速
金融界 2025-04-17 07:45:22
北京时间4月16日凌晨,一则震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消息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文件流出:英伟达确认,其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特供版”AI芯片H20,已被美国政府纳入出口管制清单。根据通知,H20及性能相当的芯片向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需申请许可证,而“许可证要求将无限期有效”。这一决定不仅让英伟达面临超55亿美元的库存减值损失,更可能引发全球AI芯片供应链的结构性重构。
作为英伟达为绕开美国出口管制而设计的妥协产物,H20芯片自诞生起便承载着复杂使命。这款基于Hopper架构的AI芯片,虽在计算能力、互联速度上弱于旗舰产品H100和H800,但在推理计算领域仍具备显著优势,且定价策略极具侵略性——单卡售价1.2万-1.5万美元,较国产昇腾910B低约15%。2024年2月,英伟达启动H20预订,经销商推出的8卡服务器定价140万元,较两年前的H800服务器下降30%。
然而,这场精心策划的“中国攻略”最终折戟于地缘政治漩涡。英伟达透露,截至2025财年第一季度,公司将因H20出口管制减记55亿美元费用,相关库存及采购承诺损失或达数十亿美元。更严峻的是,中国作为英伟达第四大市场,2024自然年营收达171.08亿美元,同比增长66%。若H20断供持续,英伟达不仅将失去超百亿美元营收,更可能拱手让出中国AI芯片市场的战略高地。
H20出口管制的落地并非一蹴而就。自今年初以来,市场传言与情绪经历多次反转:
- 1月,DeepSeek推出算力突破模型后,特朗普政府内部传出对H20实施更严格限制的风声;
- 4月初,英伟达CEO黄仁勋与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晚宴会面,市场乐观预期出口管制将放宽;
- 4月16日,管制令最终落地,英伟达盘后股价暴跌超6%,AMD、台积电等产业链企业同步受挫。
这场政策博弈的拉锯战,直接引发中国市场的抢购潮。据分销商透露,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在DeepSeek事件后大幅追加H20订单,一台141GB显存的H20服务器价格从年初100万元飙升至140万元,甚至出现“一天一价”的疯狂行情。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多家档口暂停报价、关门歇业,从业者直言“封库存、观望为主,担心价格暴涨暴跌”。
H20的断供危机,意外成为国产AI芯片崛起的催化剂。据《金融时报》报道,字节跳动2025年计划采购约400亿元人民币AI芯片,其中国产供应商占比已达60%,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厂商成为主要受益者。这一趋势背后,是地缘政治风险下中国企业的主动选择:
- 性能差距缩小:国产AI芯片在推理计算、能效比等关键指标上已逼近英伟达同类产品;
- 生态体系完善:华为MindSpore、寒武纪Cambricon等框架加速适配,降低客户迁移成本;
- 政策强力支持:中国将半导体产业列为战略重点,2023年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34%,进口额下降10.8%。
国家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于燮康指出:“美国制裁短期内会加剧技术壁垒,但长期将倒逼中国半导体产业重构。如今中国已具备完整产业链生态,制裁反而会成为自主创新的加速器。”
英伟达的困境并非孤例。作为H20等高端芯片的主要代工厂商,台积电正面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建厂”双重施压:4月8日,特朗普警告若不在美建厂将征收100%关税,次日台积电股价暴跌3%,5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16%。AMD亦未能幸免,其MI308产品因出口管制面临8亿美元库存损失,公司虽计划申请许可证,但获批前景渺茫。
这场由美国主导的供应链“清洗”行动,正引发全球科技企业的连锁反应。超微半导体(AMD)、博通、应用材料等厂商股价同步下挫,费城半导体指数年内累计跌幅扩大至22.55%。分析人士警告,若管制持续升级,全球AI算力供给或将出现结构性短缺,云服务厂商资本支出计划面临调整。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中国官方已多次表态反对。商务部指出,美国滥用出口管制措施严重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而英伟达自身亦在管制新规出台时罕见发声,警告“控制AI GPU将迫使全球转向替代方案,损害美国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