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杨帆 遥远 危思安
在战略思路上,特朗普总体延续美国在中东战略收缩的趋势,重心从价值观外交转向经贸合作优先。在经贸议题上,特朗普新任期主要聚焦能源、军工及科技三大领域。其中,美国与中东的能源贸易长期基础或将出现松动,而军工及科技合作或进一步深化。在安全议题上,伊核问题、巴以冲突和沙以和解是特朗普三大优先事项。美伊核谈或为中东破局关键,6月及10月或为美方加强对伊朗施压的两个重要时点。在对华影响上,美国中东战略变局不改中国与中东经贸合作持续深化的趋势,双方在新老能源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尤其是中国与沙特、阿联酋等国在油气开发与贸易、光伏、风能、储能项目建设等领域的未来合作值得关注。
▍战略思路:特朗普政府总体延续美国在中东战略收缩的趋势,重心从价值观外交转向经贸合作优先。
从总体战略思路来看,特朗普延续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收缩的态势,明确反对干预主义。从战略重心来看,与拜登政府时期对中东国家开展价值观外交的战略截然不同,特朗普第二任期以“美国优先”、“经济优先”作为中东政策的核心抓手,无意介入阿拉伯国家的民主、人权等问题。上述转向背后反映出特朗普“美国优先”主导下的交易型外交思维。
▍经贸议题:美国优先思维下,特朗普新任期与中东经贸合作主要聚焦能源、军工及科技三大领域。其中,能源贸易基础出现松动,而军工及科技合作或进一步深化。
特朗普政府将经贸合作作为发展美国与中东关系的核心抓手,主要涉及能源、军工、科技三大领域,实质是“美国优先”主导下的交易型外交思维。
1)能源领域:特朗普推动下的美国与中东能源合作成果主要集中于强化双向投资。往后看,随着美国与中东在能源领域政策目标分歧与竞争性的加强,我们认为“石油-美元”体系的长期合作基础或将出现松动。
2)军工领域:以沙特为代表的海湾阿拉伯国家长期依赖美国提供的军事与安全保障。往后看,在中东地缘乱局难解、美国对中东直接军事介入减弱的背景下,美国与中东国家间的军事贸易与合作或将持续深化。
3)科技领域:随着特朗普上台,我们观察到美国对华科技政策思路正在发生调整,呈现出从“技术遏制”向“生态竞争”的转型趋势。往后看,随着美国与中东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逐渐起步,中东的人工智能产业或将迎来发展机遇期。
▍安全议题:伊核问题、巴以冲突和沙以和解是特朗普政府在中东的三大安全优先事项。美伊核谈或为中东破局关键,6月及10月或为美方加强对伊朗施压的两个重要时点。
1)巴以冲突:特朗普总体仍坚持“挺以反伊”的基本立场,但美国与以色列的利益分歧正日益凸显。往后看,当前巴以停火条件分歧较大,我们判断短期内或仍将维持烈度较高但范围有限的冲突态势。
2)沙以关系:巴勒斯坦问题已成为沙以关系正常化的一大阻碍。在巴以冲突难以彻底调停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沙以关系正常化仍需时间。
3)伊核问题:特朗普在恢复对伊朗“极限施压”的同时主动要求谈判。目前,美伊已完成五轮核谈,但由于在铀浓缩浓度等关键问题上意见不一,谈判进程总体缓慢。展望后续,美伊核谈或为当下中东破局的关键,需着重关注核谈进程,6月及10月或为美方加强对伊朗施压的两个重要时点。
▍对华影响:美国中东战略变局不改中国与中东经贸合作持续深化的趋势,中国与中东国家在新老能源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随着美国持续在中东地区战略收缩,中东国家对美国履行安全承诺出现信任裂痕。叠加近年来经济发展成为诸多中东国家优先议程以及新一代中东领导人的崛起,中东国家纷纷转向追求战略自主,经济上强调对外合作多元化,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分领域来看:一方面,未来中美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在中东地区的潜在竞争烈度可能上升。另一方面,在新老能源等中美竞争性较弱且契合中东国家长期发展需求的领域,未来合作前景或更加广阔。尤其是中国与沙特、阿联酋等国在油气开发与贸易、光伏、风能、储能项目建设等领域的未来合作值得关注。
▍风险因素:
中东地缘政治形势超预期恶化;美国中东政策超预期调整;全球地缘风险超预期上升。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6月5日发布的《海外政策专题(36)—特朗普的中东战略重构与中企出海影响》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