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四年规模缩水万亿 证券投资信托的“高光与没落”

环球老虎财经 2019-12-16 10:30:48
摘要
证券投资信托萌芽于2004年,2015年在牛市的“助力”下走向高光,伴随着去通道降杠杆的加强,证券投资信托规模开始不断下滑,不复以往荣光。而面对困局,信托公司开始“谋变”,加强投研能力,引进相关人才。

证券投资信托萌芽于2004年,2015年在牛市的“助力”下走向高光,伴随着去通道降杠杆的加强,证券投资信托规模开始不断下滑,不复以往荣光。而面对困局,信托公司开始“谋变”,加强投研能力,引进相关人才。

近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证券投资信托规模为2.04万亿元,占信托资产总规模仅9.27%。相比2015年二季度的3.02万亿元,减少了近1万亿元。

萌芽于2004年的证券投资信托,在2015年牛市的“推波助澜”下走向高光。由于证券投资信托的“野蛮”发展,引起监管注意。监管层颁布一系列规则,其中资管新规禁止信托公司扮演“通道角色”。自此,证券投资信托仅用了4年,从高光“走下”神坛。

然而,面对规模的不断下滑,信托公司开始“谋变”,通过加强投研团队来扭转这一局面。

从萌芽到遇挫

被业界称为“私募教父”的赵丹阳于2002年开始筹办“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2003年开始投资运作。对于彼时的中国资本市场而言,私募是一个舶来品,投资者并了解其运作的模式和逻辑,自然,募集资金便成了摆在面前的“坎”。

2004年,“赤子之心”与华润深国投合作推出“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标志着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开始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赤子之心”的推出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各路资本“玩家”纷纷效仿。2006年,证券类信托产品经历了爆发式增长,产品数量猛增至140个,比上一年增长了326%;证券类产品在全部信托产品中的占比大幅提升,2005年该比例仅为7.52%,2006年则增加至24.82%。

2007年,牛市的号角吹响,资本如同闻到血腥的鲨鱼一样蜂拥“进场”,证券类信托业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当年全国证券信托产品数量增加至450个,占全部信托产品的70.09%。

由于证券投资信托作为一个“新物种”,销售渠道不多,再加上信托计划50份的限制,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的发行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规模一直很难做大,大多产品成立规模在5000万元左右。

就在资本“玩家”沉浸在“盛宴”当中不知迷途时,风险已悄然而至。2008年,资本市场的牛熊转换严重冲击了证券类信托业务的发展。当年全国证券类信托产品仅发行了277个,比上一年减少了1/3。

虽然经历了熊市的洗礼,但是证券类信托产品经过几年发展,投资者对其运作模式、投资业绩、风险级别等都有了充分的了解。与此同时,私募基金业经历了牛熊转换的洗牌,一批明星私募基金脱颖而出,借助以往业绩效应和银行渠道优势,通过代销方式扩大了私募基金的发行规模,不再单纯依赖信托渠道。

牛市契机,从遇挫到高光

2009 年1月,银监会下发《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信托公司因受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类业务和银信合作业务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各家信托公司纷纷发力证券投资信托业务,自此证券信托业务由沉寂进入快车道。

2月,银监会发布《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对于持有人和单笔金额有了适度宽松。加之2009年股市行情的配合,私募机构顺势大量发行产品,扩张规模,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在发行和推出的数量上都稳步上升。

除了与信托公司合作,私募机构纷纷与私人银行部门携手,产品发行规模得以迅速扩大。2009年4月,从容投资与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合作发行从容稳健1期,5天发行3亿元。2009年9月,重阳投资发行重阳3期,通过招商银行进行全国代销,最终募集规模达10.5亿元。

短暂的“狂欢”之后,A股进入长达5年的低迷,彼时的证券投资信托整体规模增长放缓。不过2014年的牛市契机,再次“点燃”了萎靡的证券投资信托。

2014年,在牛市的“助力”下,不断增加的投资机会引发了信托公司争相发行证券类信托产品,证券投资类信托迎来爆发式增长。2015年二季度,证券投资信托余额迈入3万亿大关,到2015年末,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余额为3.30万亿,同比增长84.21%。证券投资信托业务规模占比从2011年的9.85%上升到2014年的14.18%,3年间仅提升了约4%,而2015年只用了1年的时间,该类业务占比提升超过6%,从2014年的14.18%提升到2015年的20.35%,超越金融机构信托和基础产业信托成为资金信托的第二大配置领域。

监管来临,“走下”神坛

2015年是证券投资类信托的一个分水岭,从6月开始,A股市场走弱,随着监管层对场外配资清理的推进,证券类信托产品的新增规模大幅萎缩。

2016年3月,银监会下发《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信托公司应合理控制结构化股票投资信托产品杠杆比例,优先受益人与劣后受益人投资资金配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最高不超过2:1,不得变相放大劣后级受益人的杠杆比例。打蛇打七寸,对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杠杆比例的限制,使得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产品由爆发式增长转向断崖式下跌。

2017年3月,银监会连续发布“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55号文”等文件,尤其是其中的“监管套利”、“不当创新”等内容直接影响证券投资类信托。

截至2017年底,证券投资信托余额为3.1万亿元,相比2016年同比增加9.57%。虽然有小幅增长张 ,但占资金信托比重降至14.15%,仅高于房地产信托10.42%的行业占比。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这对于证券投资信托是一记“重锤”。限通道、去杠杆、去嵌套等监管要求制约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发展。在强监管下,多家公司暂停通道类结构化证券投资业务。

受资管新规影响,2018年二季度末,证券投资信托存续余额为2.63万亿元,占资金信托比重降至12.94%,比2017年底减少0.47亿元,半年时间下降幅度达15.07%。

伴随通道业务和去杠杆的加强,证券投资信托存续余额持续萎靡。2019年三季度,证券投资信托规模为2.04万亿元,占信托资产总规模仅9.27%。相比2015年二季度的3.02万亿元,减少了近1万亿元。

加强投研,扭转证券投资信托规模继续下滑

在去通道和“资管新规”要求产品净值化转型的大趋势下,证券投资信托规模不断下滑,面对下滑,信托公司开始积极“谋变”,扭转证券投资信托规模下滑的困局,而解决这一困局的最好办法是加大投研能力,引进相关人才。

信托公司长期从事事务管理类业务,具备证券主动管理能力的信托公司仅为少数。对比来看,信托公司与基金公司、券商和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相比在专业性、投资经验、过往投资业绩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

民生信托、爱建信托、外贸信托等少数信托公司开始借鉴成熟证券市场投资参与者的发展经验,加强投研能力方面的投入,建立强大的投研团队,确保从需求分析到产品设计、投资交易、投后管理都建立在专业判断的基础上。

虽然从建制观之,信托部门正日益重建证券投资部,但人才仍然偏少。大部分专业人才都愿意就职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此外,大部分信托公司为国有,薪资结构僵化,无法匹配基金经理的绩效需求。

所以,虽然发展证券类信托是业内共识,但证券信托的发展,仍然路遥漫漫。

热搜

证券投资信托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