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鼓励发展各类形式的养老金融产品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2020-01-15 08:50:38

近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GAMF)2020年首季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峰会的主题是“开放背景下的养老金投资体系建设”。来自养老金融领域专家、国内外金融机构代表等就养老金投资体系建设谈及观点。

利用养老金久期优势获得更好回报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理事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楼继伟表示,养老金的投资管理要从负债端和资产端两方面入手,负债端的结构指导了资产端的策略。第一支柱的阶段性结余用于投资,是主权养老金的投资策略。由于基金的流入、流出是可以测定的,用于投资的部分主要是助力全社会养老金整体代际补偿,投资策略是跨周期绝对回报,能够忍受短期波动,同时也要降低风险集中度。

楼继伟认为,整体上看,养老金的平均久期长于市场中的其他资金,主权养老金的久期可以跨越商业周期,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选择投资基准和配置周期时关注长期目标,从而获得更好的累计回报。

充分发挥第三支柱养老保障的作用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谈道,在当前形势下,研究第三支柱养老改革可谓恰逢其时。必须立足我国人口发展的现实国情、立足我国养老体系的现实状况,而且必须遵循养老金体系的运行规律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黄洪认为,谋划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可以分两步:一是根据现实情况着力补足养老金保障缺口,要充分发挥第三支柱作用。要大力发展“收益保障、长期锁定、终身领取、互助共济”的商业养老保险。二是根据更高要求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在我国养老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鼓励发展商业保险、理财、信托、基金等各类形式的养老金融产品,提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住房养老、商业养老等各种形式的养老安排,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

为更好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发展,黄洪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加强战略谋划,从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的高度谋划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发展。第二,完善政策支持,具体包括政府出台多种政策激励措施,鼓励个人增加养老金积累,促进第三支柱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规模。第三,深化改革开放,深化现有养老体制机制的改革,鼓励设立专业养老机构,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国际专业养老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充分发挥国际机构在风险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第四,加强能力建设,完善第三支柱养老基础设施,推动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标准化,夯实商业养老机构长远发展的根基。

防范养老保险“灰犀牛”风险的发生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就“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资金,未雨绸缪应对养老风险的‘灰犀牛’”这一话题谈到,受限于国情和历史原因,中国养老体系建设存在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较低、影响投资效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转轨产生代际失衡、当前养老金储备规模较小且结构失衡等问题,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面临重大挑战。可以预见,十几年以后,每年的养老金缺口将成为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必须要提前应对,未雨绸缪,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范养老保险“灰犀牛”风险发生。

陈文辉提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养老保障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按估值口径初步核算,2019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超过3000亿元,投资收益率约15.5%,具体财务数据以经审计年报披露为准。截至2019年末,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2.6万亿元,累计投资额1.25万亿元,年均投资率8.15%。

陈文辉表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既能弥补老人和“中人”未缴费或缴费不足、但退休后又需要足额给付所产生的历史欠账,又能缓解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导致的养老金收支缺口,实现养老保障的代际公平,还能进一步支持减税降费。增强经济发展的韧劲和活力,是一项惠及全民的重要政策,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对人口老龄化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截至目前,共有81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共计约1.33万亿元的国有资本启动划转程序,其中已有58家完成划转,划入社保基金的国有资本总额超过8000亿元。

热搜

久期 养老体系 专业养老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