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农产品连涨:喜于牛市将至 忧于周期变动

国际金融报 2019-04-22 05:15:33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近期,沉静良久的农产品爆发了。先是猪肉价格节节攀升,再是白糖、棉花步步走高,而玉米价格更是迭创新高。市场声音传出:农产品的牛市周期要来了。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农产品板块行情火爆,一方面是宏观预期改善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受资金入场推动。另外,“熊市转牛市”的市场情绪颇高。从周期来看,目前农产品属于三年熊市末期,当下价格正处低位,后市有望进入牛市周期。

但是,有人也提出期间价格波动易演变为“周期病”的担忧,且不论“伤农”还是“贵农”,价格大起大落终归不利于行业整体健康发展。因此,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以及如“保险+期货”模式的风险管理功能,对于农产品行业的良性发展极有必要。

起飞的农产品

近日,农产品板块一飞冲天。先是猪肉价格上涨,后是白糖、棉花开启多日连涨的“阳线战略”引来众多关注。市场上频频有声音传出,农产品的牛市周期要来了。

猪周期指的是猪价因为供需不均衡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动。3月份以来,国内生猪价格快速上涨,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尤其是CPI数据发布后,关于猪肉价格对通胀压力开始显现的呼声渐起。

宝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非洲猪瘟疫情、生猪存栏量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新一轮猪周期开始“发酵”。而近期,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市的瘦肉猪期货大幅飙升,价格一度创下近5年新高,后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确定性是中国猪肉产量大概率会收缩。”

此外,作为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也迭创新高。近期,玉米期货连续上行,截至16日收盘,玉米及玉米淀粉期货主力合约已“五连阳”。方正中期期货相关研究指出,这主要是受外部因素影响,比如此前短期大量进口DDGS的预期未能兑现。而现货市场上,玉米流通环节挺价,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提价保量。

另外,白糖也具有周期轮回。据悉,甘蔗本身是一种易成活作物,除了第一年投入的生产成本外,后续两年生产成本非常低,蔗农也较少选择毁蔗而种植其他作物。因此,甘蔗种植面积每增加一次就会影响后续三年的产量,增产通常连续三年。因此,糖价变动周期通常为5-6年,呈现“涨两年,跌三年”格局。市场上,相当多的机构情绪乐观,普遍认为目前属于三年熊市末期,后市有望进入牛市周期。

新湖期货白糖分析师曹凯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国内白糖期货的上涨,一方面因为此前期货贴水现货带来上涨的动力,另一方面因为市场部分资金看好国内后期的糖价,带来的做多热情。”但他也指出,虽然短期白糖仍旧偏强,但上涨空间或已经不大。

弘业期货(港股03678)农产品分析师周競表示,糖市熊牛转换仍需要时日。目前白糖行情是资金主导的,其上涨的根基并不稳定,提前透支消费旺季的上涨幅度,对于目前的糖市未必是好事。目前套保盘已在高位入场,游资在炒作获利后也会撤离,投资者不宜在高位追高追涨。

除了吃,穿也是十分重要的。近期,棉花期货价格表现也非常“抢眼”。某棉花贸易商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近期棉花期价被突然拉升,估计是市场对宏观预期进行修复。”从棉花市场情况来看,棉花市场自身的套保已完成了大部分,而国储棉抛售完成后又意味着国内棉花供应必然有缺口存在,但此时在市场供应还比较充足,在港口保税库与内地仓库都胀库及下游需求不佳的情况下推拉期价,整体给人的感觉是行情发动时间过早了,市场时机还不够好。

牛市尚需时日

备受关注的是,未来农产品走势如何?新的牛市周期来了吗?

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农业品将会表现突出,但仍需要时日。今年以来,国家货币和财政政策频出,宏观和资金面宽裕,在股市持续上涨氛围的带动下,商品市场躁动起来。从估值的角度来看,投资者应该把重点放在农产品市场,特别是此前基本面最差、价格处在历史低位、未来供给端有可能出现大幅削减的农产品品种。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正常情况下,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是很稳定的,对价格走势的研判重点应该放在供给端,但在宏观面和资金面转好的情况下,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是有望超预期的,供给端稍不如预期,价格就易涨难跌,若供给端因为低收益或天灾因素大幅减少,那么该品种价格就有望率先开启牛市。

另外,农产品期货国际化备受期待。近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18年期货品种功能评估专家评审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已有3个工业品期货开展国际化试点,效果良好,中国因素对国际期货及现货价格的作用更加显现。下一步,农产品期货国际化要尽快提上日程,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提升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大宗商品全球定价能力。”

应对周期性变动

同时,也有人提出周期性价格波动演变为“周期病”的担忧,且不论“伤农”还是“贵农”,价格的大起大落终归是不利于行业整体健康发展。因此,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这对于农产品行业的良性发展极有必要。

华东一家中性农产品销售公司经理任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农产品作为典型的供给端驱动型品种,其周期性的价格波动直接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周期下行体现的是行业去产能过程,而造成农产品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的主要因素,很大程度上还是体现了养殖户决策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任强对此向记者进一步解释,目前国内农业和养殖业生产规模化程度偏低,农副产品生产者中多数为农民。一方面,部分农民文化水平有待提高,对市场信息了解滞后;另一方面,农副产品生产本身具有滞后性。可以说,农民其实是价格波动中的弱势群体。一旦游资的进入,农产品正常周期被打乱,这对农业生产将带来负面影响。且不论“伤农”还是“贵农”,价格大起大落都不利于行业的健康运行。因此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有利于农产品行业的良性发展。

就此,“保险+期货”模式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服务意义重大且深远。

信达期货上海营业部总经理黄国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的自然灾害天气不在少数,加上农产品收获有大年和小年之分,供需的影响比较大,当供过于求时农产品价格会比较低,农民收入得不到保障。2016年以来,大商所、郑商所、上期所先后开展了玉米、大豆、苹果,橡胶等品种‘保险+期货’试点的开展,不少‘三农’团体从试点工作中获得了利益和实惠。”

黄国强认为,目前“保险+期货”开展已有三年,模式已较为成熟,也得到了市场和监管的认可。同时,“保险+期货”的模式也可以适当在更多品种和区域上实施,让更多的农户得到实惠,真正做到服务实体经济。

热搜

牛市周期 农产品市场 国际金融报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