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7日,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纳医药”)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174.06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8.5亿元。保荐机构为国金证券。
海纳医药是一家聚焦改良型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的一体化全流程医药研发企业。公司以关键技术为驱动、临床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研发水平,形成了“CXO+MAH”的业务模式。公司主要业务可分为医药研发服务、自持品种销售两大类。根据研发项目立项来源不同,医药研发服务分为受托研发服务、自主研发成果转化。
公司建立了医药研发一体化服务链,可为客户提供药学研究、工艺验证、临床试验、生物检测、注册申报、受托生产等全流程服务,为客户节省与多环节委托单位间的沟通成本,提升了研发效率,保障了研发质量,增强客户黏性。
以下是海纳医药近年来的财务数据:
时间 | 营业收入(亿元)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
2023-6-30 | 2.26 | 0.73 |
2022-12-31 | 2.71 | 0.68 |
2021-12-31 | 1.68 | 0.12 |
2020-12-31 | 0.57 | -0.29 |
本次上市,海纳医药计划使用募集资金如下: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募集资金使用金额(亿元) |
---|---|---|
研发项目 | 海纳医药CXO研发总部项目 | 6.00 |
流动资金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 2.50 |
合计 | 8.50 |
然而,投资者在考虑投资海纳医药时,也需要注意到其存在的风险。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未分配利润为负的风险总结 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4,233.63万元,主要由于公司前期持续亏损,尤其是在制剂研发项目和原料药项目上的大额投入。尽管近期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但弥补累计亏损仍需时间。如果未来行业增速放缓或公司技术成果产出减少,可能会对公司弥补累计亏损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向投资者的分红能力。
业绩无法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风险公司在2019年之前的研发费用较高,但营业收入规模较小,且子公司海纳制药的投资额较大,但上市品种生产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尽管公司近年来通过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发展,但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如果公司不能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有效开拓市场,可能会导致收入增速放缓、毛利率下降,从而带来业绩无法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风险。
合同资产无法收回的风险 公司的合同资产逐期增加,报告期末的合同资产账面价值为11,426.45万元。如果相关合同不能正常履约,公司可能面临合同资产无法正常收回的风险。
毛利率波动风险 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在报告期内总体呈增长趋势,但由于公司提供的药品研发服务为定制化服务,且研发成本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导致公司不同项目的毛利率存在差异,且不同年度的毛利率会有波动。此外,毛利率还受市场供求状况、公司议价能力、行业竞争情况、具体业务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公司面临着毛利率波动的风险。
实控人无法完全控制公司的风险总结 实际控制人邹巧根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40.06%的股权。本次发行后,其控制的股权比例将下降。如果其他股东或二级市场投资者通过增持股份谋求影响甚至控制公司,可能会对公司的控制权和生产经营的稳定性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