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中邮理财:养老金融新格局下银行理财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金融家 2023-01-06 08:36:01

  

  吴姚东 中邮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银行和理财公司仍需要抓住发展契机,主动融入和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养老金融业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提升产品、服务和投研水平,体现普惠性、专业性的定位,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事业发展。

  来源 |《当代金融家》杂志2022年第12期

  自2021年9月银保监会启动银行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以来,养老理财发展态势良好。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政策进一步落地,开启了养老理财发展的新篇章。我国个人养老金融前景广阔,银行理财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

  国家战略推动政策发力,养老金融揭开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养老金融服务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世界银行定义的养老金体系三支柱中,目前我国第一支柱即社会养老保险占比约67%,但财政负担压力已较为明显;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占比约32%,近年来提升较为缓慢;第三支柱为个人参与的养老金,目前占比不足1%,距离美国近40%的水平有很大差距。

  我国目前已有的第三支柱养老产品包括2018年开启试点的养老保险产品、养老目标基金等,但总体规模不大,品种较为单一。为丰富第三支柱养老体系,2021年9月银保监会正式开启银行养老理财产品试点。2022年2月,试点由“四地四机构”拓展至“十地十一机构”,整体试点规模上限提高到2700亿元。截至2022年11月,11家理财公司存续的养老理财产品共52只,规模合计995亿元,相比于2021年底增长近5倍。总体看,理财产品规模显著增长,业绩表现稳定,市场欢迎度高,取得了“开门红”。

  由于此前第三支柱养老金缺乏统一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支持,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至11月人社部、财政部等多部委进一步发布了关于个人养老金的四大政策文件,明确了账户制度、税收优惠、产品类别等内容,掀开了养老金融发展的新一页。随着参与比例的逐渐提高,个人养老金制度有望推动第三支柱养老金规模迅速扩大。在此情况下,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金融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应当抓紧时机发力布局,与个人养老金市场共同成长壮大。

  2

  发展个人养老金业务,银行理财优势得天独厚

  在参与个人养老金融方面,商业银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渠道广、客户积淀深、服务能力强,因而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是从政策设定看,商业银行具有“近水楼台”的优势。个人养老金账户具有唯一性,投资者只能选择一家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确定一个资金账户。而商业银行在账户管理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客户平台使用率高、代销产品齐全,同时可提供各类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供客户选择,有利于对投资者形成用户粘性。以邮储银行为例,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覆盖中国99%的县市,且70%的网点分布在县乡,服务个人客户达6亿户,60岁以上客群占比近30%,50岁以上客群占比近50%,30?50岁客群占比约36%。大量客户在邮储银行领取养老金,邮储银行在除西藏以外30个省份提供养老金代发服务,这些客户都有较大可能转化为个人养老金客户。

  二是商业银行具有客户覆盖面广、信任度高的优势。在银行、保险、基金行业相继试水养老金融产品的情况下,从《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1)》的用户调查来看,由于更加贴近客户的天然禀赋,银行理财在用户偏好上占据一定的优势。有61%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参加银行养老理财产品投资,占比最高。

  三是商业银行在个人金融业务和投资顾问方面具有团队和经验优势。政策规定,资金账户开户行可开办个人养老金咨询业务,为参加者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商业银行可以发挥在个人金融业务和投资顾问方面的团队与经验优势,通过客户画像、精准营销、智能推荐等提升客户触达率和客户体验,使个人养老金业务与商业银行现阶段的财富管理服务形成有效的衔接和补充。

  在投资方面,银行理财投资风格稳健,固收投资能力强,多资产配置范围广,能很好契合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需求。

  一是银行理财的低波稳健特色契合养老金融业务需求。理财净值化转型以来,银行理财逐步形成了以绝对收益为导向,追求低波稳健、有效控制回撤的投资理念和风格。2021年,全市场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最高3.97%、最低2.29%,波动相对平稳。

  二是银行理财在固收投资方面底蕴深厚。银行理财在债券市场的参与广泛性胜过其他资管机构。产品类型方面,2021年非保本理财存续余额29万亿元,固定收益类产品占绝对比重,规模26.78万亿元,占比已超过九成。截至2021年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33.5万亿元,银行理财债券投资占债券市场比例约为14.9%,占据主导地位。

  三是理财可以发挥全资产谱系投资能力,更好地进行多资产多策略配置。理财投资覆盖货币市场工具、债券、资产支持证券(AB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融资、股票、基金、衍生品等金融工具,投资范围更为丰富多样。在债券投资的优势基础上,理财近年来不断拓展同业合作,补充权益投资短板,同时可以协同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在另类资产方面拥有突出的优势,具备充分的手段通过丰富资产配置来提升组合收益。

  四是封闭式理财产品期限逐渐拉长,为养老金融业务奠定良好基础。新规以来,理财产品逐渐长期化,截至2021年底,全市场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从新规发布时的138天大幅增长至481天,1年以上的封闭式产品存续余额占全部封闭式产品的比例62.96%,较资管新规发布前提高54.80个百分点。长期稳定的资金为跨越大类资产市场周期,降低短期波动影响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中邮理财为例,坚持以固收类资产为主的稳健投资策略,合理选择资产种类、期限和仓位,同时注重加强动态风险预算管理,PR1?PR4各风险等级的产品最大回撤预警线分别为1%、2.50%、5%、8%,在给定风险预算后,确定各类资产的配置中枢,并在回撤强约束下,严格对大幅波动的持仓标的及时进行止盈或止损操作,也少量运用期货等衍生工具对冲系统性风险,在控制好回撤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2022年上半年市场大幅波动时期,中邮理财的固收、固收+、偏债混合型产品年化波动率中位数、最大回撤中位数相较于同类型公募基金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3

  顺应市场需求,银行理财产品策略运行良好

  从产品端看:养老理财具有稳健性、长期性、普惠性三大特点。

  稳健性方面,产品以中低风险、固收类为主,风格保持稳健。在现存产品中,封闭式产品规模占比87%,开放式占比13%;中低风险(PR2)占比96.7%,中等风险(PR3)占比3.3%;固收类占比90.3%,混合类占比9.6%。总体看,中低风险、固收类产品占大多数。为降低产品风险,设置了多层次风险保障机制。包括收益平滑基金、专项风险准备金、动态风险预算管理等机制。

  长期性方面,按照试点要求,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期限至少为五年,开放式产品按要求最短持有期为五年。而普通理财产品主要以中短期为主,虽然在净值化转型过程中期限逐步拉长,但目前新发行的封闭式产品平均期限仍只有一年半左右。养老理财的长期性有利于树立长期投资观念,有效避免追涨杀跌情况。此外,由于养老理财产品期限较长,专门设计了定期分红和提前赎回条款,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

  普惠性方面,一是费率优惠力度大,固定管理费一般为年化0.1%,托管费为0.015%?0.02%,销售服务费普遍减免至0,并且不设购买起点限制,不设置认购费、申购费和超额业绩报酬等其他费用;二是投资门槛较低,目前养老理财产品购买起点均为1元,以1元整数倍递增,有利于扩大投资客群。从目前客户人群分布看,30?40岁占比20%,40?50岁占比27%,50?60岁占比最高达28%。40岁以上投资者占比过半,对较年轻人群也有吸引力。

  从投资端看:投资范围上,养老理财产品秉承稳健投资理念,对投资范围有明确限制。主要投资于各类标准化债券和股票,特别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的领域。资产配置操作上,养老理财基本以固收类资产打底,为组合积累安全垫;重视和拓展REITS、优先股、高分红蓝筹股、优质非标项目类资产;在稳健前提下通过不同模式投资权益资产。投资策略上,目标是确保产品周期内客户承担风险较小、同时获得适度回报。目前养老理财投资策略主要以股债恒定比例、CPPI策略、目标风险策略为主,目标日期型策略也开始逐步尝试。

  中邮理财于2022年2月获得养老理财试点资格后,积极开展筹备工作,作为第二批试点机构首家发行养老理财产品。在养老理财产品的发行与运作管理上,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从流动性、收益率、波动率三个维度,构建不同的产品类型。对于低风险偏好客户,重点通过固收+策略,满足客户对于安全收益+流动性的需求;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通过提升权益和非标资产占比,提升产品收益率;对于处于领取期的养老金客户,通过纯债型产品,满足客户的短期流动性需求。在投资策略上,目前主要使用CPPI策略,结合目标风险和目标日期策略,动态调整优化组合中权益和固收资产的比重。首批推出的养老理财产品自产品成立以来净值走势较为稳定,业绩收益稳步提高,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4

  立足长远发展,银行理财仍需不断自我提升

  一是长期发展战略上,需要围绕银行财富管理和养老金融布局,依托银行综合化优势,打造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医疗、康养、旅游等养老服务条线,与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展开跨界合作,将养老理财与养老健康服务相衔接,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丰富养老理财内涵,最终实现从单纯产品销售向综合养老金融服务迈进。

  二是从产品端看,应当坚持“普惠性、稳健性、长期性”原则,加强差异化设计,针对不同年龄段、风险收益特征和流动性需求优化产品属性,推动养老理财向不同客群普及。针对养老理财的客户需求,在定投、分红、赎回等交易结构方面可以不断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当前养老产品体系仍较单一,主要以固收类、中低风险为主,需要积极开发混合类产品,满足中高风险客户需求。此外,可以参考国外养老金融市场发展经验,积极探索被动型产品,获取费率和成本优势,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三是从投资端看,银行理财应当大力提升投研能力,特别是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在做好固收资产基本盘的基础上,加强权益、另类和海外资产投资,通过多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和提升收益。要发挥养老理财投资期限长的特点,通过股票直投、FOF、MOM等多种途径参与权益投资,积极参与ETF市场。要探索另类业务模式,发挥银行在非标投资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稳定收益资产为产品垫定更好的基础。具体投资领域上,应当加大国家战略领域和行业配置,强化ESG理念,聚焦新能源、新基建、专精特新等领域,与国家经济同步成长。

  (作者为中邮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热搜

养老金融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